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 姓名:项籍(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 别名:项羽,项王,西楚霸王
- 字号:字羽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2年(庚子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02年
- 职业:西楚霸王、军事家
- 主要成就: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建立西楚政权
- 代表作品:《垓下歌》
- 三大战役:巨鹿之战,彭城大战,垓下之战
- 相关事件:鸿门宴,会稽起义,霸王别姬
- 故都:彭城(今徐州)
项羽自刎乌江记叙的是项羽一生中的最后阶段,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很多人至今为项羽痛惜不已。因为项羽一生无敌,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一次失败,也就是垓下之战。而垓下之战,虽然刘邦军团(包括韩信、彭越、英布及刘邦自身的军队)用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的十万大军,其实,如果项羽与刘邦军团拼死一战,本来百战百胜的项羽,未必没有胜算。最终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项羽中了韩信的“四面楚歌”的计策,以为刘邦军团已经占领了他的营地,并且他的士兵也大都逃了。所以慌乱之中,自己带着一帮人突围,最终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项羽之所以失败,更多的是因为他一时慌张,自乱阵脚。
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如果项羽来到乌江边,听从船夫的话,渡过乌江。凭项羽百战百胜的实力,他一定能够卷土重来,重新打败刘邦,夺取天下。
那么,项羽真正渡过乌江后,有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对项羽过乌江的情况进行一番畅想。
假如项羽听了船夫的话,上了船。这时候,刘邦的人,一定会立刻就向船射箭。因为刘邦的人就站在项羽旁边,从项羽上船到船启动,肯定有一段时间。古代都是人工摇船,由于惯性,船启动的时间会很长。因此,刘邦的士兵们向项羽射箭是肯定的。很可能,那时候就已经把项羽射成了马蜂窝。项羽不用去江东,他也就死掉了。
假如项羽运气非常好,躲过了那些密如飞蝗的箭,顺利地渡过乌江。是不是他就没事了呢?显然不会。刘邦一定会立刻就派人过乌江去寻找他。如果那时候全国还不是归刘邦所有,项羽还是有机会的。但那时候,全国各地的诸侯,基本上都已经投奔了刘邦(包括原本属于项羽部下的彭越、英布都已经投降了刘邦),天下都归刘邦所有了。刘邦绝对不会容忍这样一个心腹大患的存在。一定会想办法把他找出来杀掉。
这样一来,项羽将开始东躲西藏的岁月。项羽打起来很厉害,但他也就是带着军队打起来很厉害。当他独身一人的时候,怎么打得过刘邦的那些搜查部队呢?所以,就算他顺利渡过河去,被搜查出来,他依然只能是死。
更何况,项羽是一个相当骄傲的人,他可不是刘邦,为了保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也不是张良,可以依靠智慧躲过秦军的搜查。当刘邦的军队反复不断搜查的时候,他一定不愿意过那种“鼹鼠”一样躲藏的生活。所以,被搜到,是非常容易的。
假如项羽能够忍气吞声,躲过刘邦的搜查。那么,项羽要重新起事,必然需要一支追随他的军队,这支军队,能不能组建起来呢?
我们不怀疑肯定有人会追随项羽,毕竟项羽天下英雄,身上魅力无限,而且他还曾经是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但是,要组建军队,可不是几个人跟在项羽屁股后面,就能够完成的。
当初项羽为什么能够组建军队?那是因为,其一,项羽反抗暴秦,符合天下人的心愿。其二,项羽打着为楚国复仇的旗号,符合楚国遗民的心愿。其三,项羽是名门之后,具有很多的号召力。
但是,他打下江山,又把江山给丢掉以后,他还有什么借口聚集民心呢?当时秦朝早就灭亡了,没有什么暴秦了。楚国的仇已经报了,不用再报了。同时,江山是他自己丢掉了,这个怪不得别人。最重要的一点,秦末的战争,已经把所有的人都打得身心疲倦,谁也不愿意再打仗了。因此,项羽根本就把人招募不起来。
当然了,也不是说项羽完全没有机会。因为后来刘邦诛杀功臣,让很多功臣们不满意,都想要造反。由于功臣们的主心骨韩信预先给刘邦拿下了,因此,那些诸侯们就算造反,也没有什么用处。
但如果项羽能够一直活到那时候,他还是有机会的。肯定很多人会借他的名义起事,毕竟借他的名义起事,是最好的理由。他们或者找到他一起干,或者就只是借他的名义。
但是,就算找到项羽,和他一起干,项羽最多也只是被当做傀儡,就像当初项羽把熊心当做傀儡一样。如果项羽不愿意当傀儡,他肯定会被杀掉;如果项羽甘愿当傀儡,造反成功以后,他依然会被杀掉。
总之,属于项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项羽到江东,依然不会有什么作为。
-
吕雉当初被项羽抓了三年之间 吕雉最后还是清白之身吗 2024-04-09
-
李斯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斯是被赵高害死的吗 2023-12-21
-
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吗?真相是什么 2024-01-22
-
胡亥是个怎样的皇帝 为什么是胡亥当皇帝而不是扶苏 2023-12-20
-
秦始皇死前遗诏是让谁继承皇位? 2023-12-09
-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 秦始皇为什么不自称天子而是皇帝 2024-01-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