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能够善待诸多功臣 刘邦为什么还要弄死韩信
- 中文名: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淮阴(今江苏淮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1年(辛丑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96年
- 职业:大将军、左丞相
- 主要成就: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
- 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 封爵:齐王→楚王→淮阴侯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刘邦称帝后,厚待了那么多功臣,为何偏偏要处死大功臣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刘邦为何要诛杀功臣韩信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兔死狗烹”这个词,意思是兔子死了,抓住兔子的猎狗便被煮来吃了,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统治阶级效力的人,最后反被原先主公所杀。
历史上刘邦和项羽就给我们上演了一场兔死狗烹的戏码,刘邦最初的力量非常薄弱,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他就如同小兔子一般,无法逃脱项羽的手掌心。
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后,刘邦和他的十万大军被困在巴蜀出不来,倘若没有韩信领兵杀出,刘邦苦心计划的霸业将会就此止步。
韩信带领着刘邦的军队一路披荆斩棘,将项羽的人马杀得最后只剩下一个车夫,不得不说,刘邦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韩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片:刘邦的人马困在巴蜀剧照
项羽死后,刘邦成为天下唯一的统治者,不过他却十分忌惮韩信,他将韩信的“齐王”头衔换成“楚王”,让韩信和他之前带领的士兵渐渐疏远,最后,萧何与吕后合伙设下陷阱将韩信杀死。
纵观事情发展的经过,大多数人一定觉得刘邦是一个刻薄寡恩、忘恩负义的人,因为如果没有韩信的帮助,刘邦根本没办法登上皇帝的宝座。照这样看来,刘邦是愧对于韩信的,那么事实的真相真是这样吗?
如果只看最后的结果就直接全盘否定刘邦,是不公平的,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都要全面地观察和对待,跟随刘邦打拼的将士不止韩信一人,为何刘邦厚待其他人,偏偏要杀死韩信一干人等呢?这和韩信的所作所为有关。
在刘邦和项羽的战事焦灼时期,韩信占据了齐国,并趁机要挟刘邦,想要在齐国称王,单单这一件事就足以治韩信死罪,只是当时刘邦还在与项羽周旋,没有办法来处理韩信,不过他已经在心里给韩信判了死刑。
想当初韩信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将领赏识的无名小辈,是刘邦不嫌弃他,给了让他施展抱负的平台和机会,但他却妄想取刘邦而代之。
就好比一个公司的大老板,给了一个员工最好的资源和机会,让他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拥有很高的职位和薪酬,但这个员工却远远不满足,私下和其他员工串通,意图将老板的公司据为己有,这不仅是违背了法制,也无视了道德。
图片:刘邦给韩信施展抱负的平台和机会剧照
等到刘邦除掉项羽后,开始清除自己身边的势力时,他曾多次警告韩信,还将他抓了起来,就是没有杀掉他,其实就是为了给韩信机会,如果他不再搞独立搞反抗,就能保住一条命。
而韩信非但不领情,还一次次口出狂言,骂刘邦不如自己,败坏刘邦的名声,最后还密谋着造反。总之,韩信的结局是很惨的,但是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不难理解为何刘邦要诛杀这位功臣了。
二、彭城之战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特别的战役——彭城之战,来看看为何韩信会被刘邦剥夺指挥权?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刘邦过于狂妄自信,小看了敌军的实力
刘邦出了关中后,马上就和很多诸侯结盟,联结他们的力量一起来对抗项羽,项羽在刚开始分封时,让其他诸侯王觉得不公平,导致这些王更加同心协力,一致反抗项羽。
当时,刘邦手中握着六十万大军,他认为打倒项羽是绰绰有余的事,且对自己非常有信心,而在这场战役中,韩信的指挥权被剥夺,他没有办法指挥这场战役,这是为什么呢?
假设韩信认为这场战役一定能够获胜,那么他必然会去争取指挥权,而他这次无动于衷,这就说明韩信断定这场战役一定会失败。
因为这些大小王虽然都站在项羽的对立面,但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只为自己打算,不听从上级的命令,也不好控制,对大局没有多大的帮助,他们不仅不能促成战事的胜利,还很有可能会坏事。
图片:刘邦与诸侯王们剧照
韩信之所以觉得这场战役得不到成功,很大原因在于他看清了汉楚两军之间的实力悬殊,他清楚地明白,以目前汉军的实力还远远不是楚军的对手。
因此,这次他选择默默地在背后,慢慢观望战事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他先让这些诸侯王去消耗楚军的实力,也顺便看看这些王的真正实力和水平。
韩信早早做了严密的作战计划,他也设想好如何挖坑,以及如何让项羽掉到他的坑里去,这些王其实就跟炮灰差不多,现在被利用对抗项羽,以后迟早要被灭掉。
刘邦带领这些王将彭城占领之后,就开始沾沾自喜起来,甚至在彭城过上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完全没把项羽放在眼里。
此时的项羽正在和齐军交战,听说刘邦占领了自己的地盘,还听说心爱的虞姬已经危在旦夕,就留下大部分军马与齐军作战,自己则率领一些将领赶回彭城与刘邦交战。
图片:项羽率军赶往彭城剧照
2:项羽自负又清高,寡不敌众又不愿低头
项羽是霸王,他从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尤其是经过巨鹿之战后,他更是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厉害的主儿,没有什么难事是他克服不了的。
因此,纵使刘邦手上有五、六十万兵力,自己只率领了三万精兵,他也丝毫不觉得低人一等。不过,项羽千算万算还是不能算得面面俱到。
项羽本人是当时举世无双的大英雄,他的身体素质以及武功都是极强的,如果要单人pk,估计没人是他的对手。不过,他手下的将领远远赶不上他,他们只是普通人,而项羽却是人中龙凤。
由于项羽此人清高自傲,总认为手下都和自己一样厉害,所以在历史上,他终究是刘邦的手下败将。不过,在彭城之战中,项羽本人对那些大小王还是有威慑力的,虽然项羽只有三万兵马,但光是项羽一人,就抵得上汉军的几十万兵马。
这就使得那些王被吓得纷纷投降,而项羽在心里也越发瞧不起刘邦,彭城之战的结果是项羽赢了,但他也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太过于轻视敌人的人,往往不容易获得最终的成功。
图片:彭城之战刘邦败逃剧照
3:韩信得意,我只是捡了一个便宜
楚汉两军交战结束后,韩信就开始捡漏,打败了项羽的追兵,在所有诸侯王的军队中,汉军是最强的,虽然人数在所有军队中不占优势,但只要指挥妥当,就能像项羽的三万精兵一样创造奇迹。
就这样,韩信靠着汉军剩下的败军也打赢了楚军,项羽如果能在这件事后打起精神来,估计最后也不会落得自刎的下场,可项羽依旧没把韩信放眼里,如此轻敌,这仿佛是项羽自己挖了个坑让自己跳下去了。
-
卫青如何娶到平阳公主? 2023-12-23
-
陈平是什么人?他为什么没被刘邦除掉? 2023-12-31
-
汉景帝刘启死后 他的子孙后代为什么没有给他庙号 2024-03-16
-
王粲:东汉末年官员、文学家,深受曹操父子信赖 2024-05-08
-
西汉丞相之一,曹参对刘邦来说有多重要? 2024-02-27
-
恃宠而骄坏事做尽的西汉外戚,田蚡下场如何? 2024-01-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