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能够和诸葛亮分掌军政大军 李严到底是什么人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李严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让他跟诸葛亮分掌军政大权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李严是东汉末年南阳人,少时便以才干闻名于世,先后在刘表和刘璋手下任职,后在刘备进攻益州时,看出刘璋大势已去的他转投在刘备帐下,逐步受到刘备重用,一直到其临终托孤。要李严同诸葛亮一起分掌蜀国军政大权,是为了避免出现权倾朝野的权臣和平衡朝廷内部势力,确保其后人对蜀汉的统治 。
李严,汉末南阳人,少时以才干闻名于世
李严最开始是在刘表帐下任职,并且仕途还比较顺利,做到秭归县令,一直到镇守荆州的刘表去世后,因为不愿投降曹操而辗转来到益州拜在刘璋麾下。在益州时,他也算是得到了刘璋的重用,因为刘璋直接让其担任成都县令,而成都也正是刘璋的治所,时间晃过,来到了刘备羽翼渐渐丰满,手中有兵力开始打上了益州的主意,于是派兵攻打益州,此时,看出益州大势已去的李严转而投在刘备帐下,开始了他为蜀国效力的一生。
最初拜在刘备麾下时,李严也因为种种的原因没有得到重用,一直到建安二十三年,马秦、高胜等人趁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后方空虚而发动叛乱时,李严临危不惧,不待援军到来,率本郡五千余人平定了高、秦之乱,才让刘备真正的认识到他身上才能,因此封其为辅汉将军。
刘备要李严同诸葛亮一起分掌蜀国军政大权,是为了避免出现权倾朝野的权臣
在国家权力机构的平衡方面,刘备作为蜀国统治者自然要从大局、从整个国家出发,虽然诸葛亮是他的军事,对于整个蜀汉的建立也有莫大的功劳,但即便是这样,刘备也必须得考虑朝廷权力架构的问题,他不能让权力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因此,出于对国家权力架构的平衡,以及避免让权倾朝野的权臣出现等等方面的考量,他选择了一个较为妥善的办法,那就是让李严作为平衡点,分掌蜀国的军政大权。
分掌君权能够平衡朝廷内部势力,确保其后人对蜀汉的统治
刘备在位时,其手下基本可以分为四个派系,一是张飞、关羽、赵云等为主的嫡系派,二是以诸葛亮,马良黄忠等为主的荆州派,三是以马忠,张翼等益州将士为主的益州派,第四则是李严,法正等为主的东州派,对于手下的这四个派系,刘备在时倒是能够将他们治理的服服帖帖,但他死后其后人能不能治理就不好说了。
再加上在夷陵之战刘备大败,益州集团也失掉之后,蜀汉王朝中的四个派系已经开始出现失衡,因此刘备在临终之际只能选择拉拢以李严为首的东州集团,并且将军权交于李严手中,虽然是一个虚职,但是既将李严禁锢在了永安,也让诸葛亮没有直接的领兵权,需要领兵就必须通过后主刘禅,从而达到让朝廷内部权力的平衡重要作用和让刘备后人有统治整个国家的权力。
总之,刘备让李严与诸葛亮分掌军政大权,是为了平衡整个朝廷内部权力架构,也是为了让其后人更好的对蜀汉王朝进行统治。
-
汉末三国时期,都出现过哪些世家大族? 2024-04-22
-
司马昭不杀刘禅真的是因为乐不思蜀吗? 2024-02-13
-
三国时期马忠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2024-03-20
-
曹丕并不是曹操最优秀的儿子 曹丕最后为什么能做皇帝 2024-04-29
-
诸葛亮活着是蜀汉如果统一了天下 诸葛亮最后会被杀吗 2024-05-05
-
襄樊之战关羽如果想活着,应该怎么做? 2024-04-1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