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戏:蜀汉时期官员,性情简略,但对故友忠实诚恳
杨戏(?-261年),字文然,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期担任督军从事、相府主簿。受到大将军蒋琬的器重,历任护军、监军、建宁梓潼二郡太守、射声校尉。为人疏阔简略,忠诚宽厚。酒后对姜维有傲弄之言,坐罪罢免。景耀四年,去世,著有《季汉辅臣赞》。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杨戏,字文然,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杨戏年少时与巴西人程祁、巴郡人杨汰、蜀郡人张表一同知名于世。杨戏常常举荐程祁,并称程祁的才能为众人第一 ,因此杨戏得到了丞相诸葛亮赏识。
建兴初年,杨戏二十多岁,从州书佐升任为督军从事,负责管理刑罚,执法办案解决疑难,人称处办公平恰当。后来辅汉将军张裔向诸葛亮推荐杨戏,杨戏被征召为丞相府主簿。
小与巴西程祁公弘、巴郡杨汰季儒、蜀郡张表伯达并知名。戏每推祁以为冠首,丞相亮深识之。戏年二十余,从州书佐为督军从事,职典刑狱,论法决疑,号为平当,府辟为属主簿。亮卒,为尚书右选部郎,刺史蒋琬请为治中从事史。琬以大将军开府,又辟为东曹掾,迁南中郎参军,副贰庲降都督,领建宁太守。以疾征还成都,拜护军、监军,出领梓潼太守,入为射声校尉,所在清约不烦。延熙二十年,随大将军姜维出军至芒水。戏素心不服维,酒后言笑,每有傲弄之辞。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后景耀四年卒。戏性虽简隋省略,未常以甘言加入、过情接物,书符指事,杀有盈纸;然笃于旧故,居诚存厚。与巴西韩俨、黎韬童幼相亲厚,后俨痼疾废顿,韬无行见捐。戏经纪振恤,恩好如初。又时人谓谯周无当世才,少归敬者,唯戏重之,常称曰:"吾等后世,终自不如此长儿也。"有识以此贵戏。
戏以延熙四的著《季汉辅臣赞》。其所颂述,今多载于《蜀书》,是以记之于左。自此之后卒者,则不追谥,故或有应见称纪而不在乎篇者也。其戏之所赞而今不作传者,余皆注疏本末于其辞下,可以觕知其仿佛云尔。
素性简略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丞相诸葛亮去世,杨戏担任尚书右选部郎。同年,益州刺史蒋琬请他担任治中从事史。
公元238年(延熙元年),蒋琬以大将军之职开府治事,征召杨戏担任大将军东曹掾。
杨戏一直以来性格疏阔简略,从不无故赞美别人,对他人很少有名不副实的的赞美,也很少与人交往。他的书信、指令,很少有写满一张纸的时候。
蒋琬和杨戏交谈时,杨戏时常静默不答。有人想挑拨杨戏与蒋琬的关系,对蒋琬说:“您向杨戏问话,杨戏却默不作答。杨戏对您如此傲慢,这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却回答道:“人的思想各不相同,就好像人们的面孔不同一样。不要当面顺从,背后又说否定他人的话语,这是古人所提出的告诫。杨戏本想要赞誉我,但这并非他本意,他的本意是要反对我所说的话,但又考虑到不应揭露我的不足之处,因此沉默不语,这是杨戏为人坦诚的表现。”
虽然杨戏性情简略,但他对待故友十分忠实、诚恳、宽厚。
他与巴西人韩俨、黎韬自幼关系就十分友善,后来韩俨因疾病不被任用,黎韬因品行不端而被免职,杨戏便经常照顾、救济体恤韩俨和黎韬,和他们的友情就像当初一样。当时人们认为谯周没有才华,所以很少有人敬重他,只有杨戏对谯周十分重视,曾经赞赏谯周说:“我们这些年纪小的,终不如这位年长的人。”因此有见识的人都因为这件事而尊重杨戏。
历职内外
公元241年(延熙四年),杨戏作《季汉辅臣赞》。
延熙年间,杨戏由大将军东曹掾被提拔为南中郎参军。不久后担任副贰庲降都督,兼任建宁太守。后来因病被召回成都,被任命为护军、监军。
此后杨戏先以监军兼任梓潼太守,后来又被调回成都担任射声校尉。杨戏先后所在的职位,都能做到政事清明约简而不烦苛。
傲慢被免
公元257年(延熙二十年),杨戏跟随大将军姜维行军到芒水。杨戏心里一直不服姜维,并在酒后谈笑时常对姜维有傲慢嘲弄的言语。姜维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恨,又难以忍受杨戏的所做所为。军队返回后,有关官员得到姜维的命令,向朝廷奏报杨戏的事,于是杨戏被罢免官职,成为庶人。
公元261年(景耀四年),杨戏去世。
-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2024-05-11
-
诸葛亮活着是蜀汉如果统一了天下 诸葛亮最后会被杀吗 2024-05-05
-
传说赵云单骑救主是真的吗? 2024-04-09
-
诸葛亮真的是徒有虚名吗 现代人为何对诸葛亮评价越来越低 2024-04-13
-
蜀汉灭亡和姜维有关系吗 姜维对此负什么责任 2024-03-31
-
吴班:蜀汉时期外戚、将领,在蜀汉将领中有较高地位 2024-05-0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