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 姓名: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
- 别称:刘彘、汉武帝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皇宫
- 出生日期: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87年(武帝后元二年)
- 宗教信仰:儒家之学
- 主要成就:开创汉王朝军事最鼎盛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开丝路,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鲜
- 代表作品:《秋风辞》《瓠子歌》《天马歌》《悼李夫人赋》
- 谥号:孝武皇帝
- 庙号:世宗
- 陵墓:茂陵
- 中文名: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
- 别称:汉景帝
- 国籍: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代地中都
- 出生日期:公元前188年1月17日
- 逝世日期:公元前141年正月
- 职业:汉朝皇帝
- 主要成就:文景之治,承前启后平定七国之乱,维护统一
- 谥号:孝景皇帝
- 陵寝:阳陵
还不知道:汉景帝共有14个儿子,汉武帝为何能继承大统,其他儿子结果怎样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
汉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后历时四百余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事迹广为传颂,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在古代奉行嫡长子继承大统的原则下,武帝作为景帝的第十子却依然能登上皇位,这其中的渊源后人或许无法得知,但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史料依然可以推测一二。
历史的长河无穷无尽,两千多年前的血雨腥风今人已无法感知,但是那些尘封的记忆里,埋藏着的过往将随着星辰大海的永恒而亘古不变。
宫廷秘史,帝王家的风云变幻
自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后,经历千辛万苦,最终建立了大汉四百年基业,在这历史流淌的岁月里,无数风流英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身影。高祖死后,政权旁落到吕氏一族手中,刘氏血脉危在旦夕,汉文帝刘恒最终在部分朝臣的扶持下登上帝王宝座。
然而,他身边的一位女子,此后将影响汉家天下几十载,此人便是窦漪房,行事风格颇有吕后之风,她为刘恒生下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便是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
文景二帝是名垂千古的明君,在景帝时期,名臣辈出,然而外戚的权力也日益增长,此时,已经升为太后的窦漪房非常希望景帝之后可以传位于梁王刘武,但是景帝却不愿如此。
为了断掉窦太后的念想,景帝决定立储,当时的朝堂风云诡谲,各种势力犬牙交错,在储君一事上,若稍有差池,则大汉朝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因此,景帝对立太子一事慎之又慎,他必须权衡各方意见,并且在一个合适的理由下选定新的储君。
景帝共有十四位皇子,按照封建社会的嫡长子继承制,本来此事可以名正言顺的选定一位继承人,然而景帝却无嫡长子,只有庶长子刘荣,因此,景帝立刘荣为太子。
刘荣背后的势力不可小觑,他坐拥两大势力的支持,分别是窦氏家族和以名将周亚夫为首的朝臣集团。然而伴君如伴虎,帝王之心最是深不可测,刘荣的背景使得景帝深深忌惮,他需要一个完美的借口废掉刘荣。
争权夺利,只为九五之尊
景帝的后宫其实也颇不太平,生下刘荣的栗姬一直深受景帝的宠爱,但是栗姬的政治眼光太过短浅,而且嫉妒心颇重。当时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经常为景帝选贡各地的美女,此事被栗姬看在眼里,恨在心上。
从谋求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放下个人恩怨,与馆陶公主联手,待景帝百年之后,栗姬将是如吕后、窦太后般的强人存在于朝堂之上,可惜栗姬并非深谋远虑之人,并最终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馆陶公主向来工于心计、善于权谋,她见刘荣被立为太子,因此极力巴结刘荣的母亲栗姬,希望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荣。但是馆陶公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栗姬一口回绝了她的要求,丝毫不顾及帝王家的脸面。
馆陶公主
公主却不是一个执着之人,她见刘荣不可指望,便观察其余的皇子,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选中了皇十子刘彻,从而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了他,此事便是著名的“金屋藏娇”。
历史的发展总是出人预料的,却又有迹可循,如果栗姬并非心胸狭隘之徒,她与馆陶公主联手,那么最终的结果或许是刘荣继承大统,毕竟刘荣背后有着外戚以及周亚夫等人的支持。况且,后来的窦太后也已认同刘荣继承皇位,而不再强求景帝传位于梁王。
这样,景帝即便想废掉刘荣,也寻找不到任何借口,一切看起来都已水到渠成,却最终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这其中,并非是栗姬的过错,关键之人乃是景帝,最终,在馆陶公主的谗言下,景帝顺水推舟,实现了个人计划。
岁月荏苒,荒冢一堆草没了
馆陶公主与刘彻的母亲王美人联姻之后,她们不断的宣扬王美人梦日入怀生下刘彻,从而神化刘彻,之后又在景帝面前盛赞刘彻之才。
这些所作所为正合景帝心意,况且景帝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比较,确实觉得刘彻要比刘荣更适合继承皇位。因此,景帝废黜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从而开创了大汉的盛世巅峰。
刘彻的继位,似乎满足了各方的意愿,对于景帝而言,刘彻机敏聪慧,能担大任,对窦太后而言,经过馆陶公主的不断公关,最终认可刘彻,而朝臣们,早已被景帝治理的相当服帖,自然没有意见。
窦太后
废太子刘荣最终因占用宗庙土地修建宫室而被问罪,最后自杀。皇二子刘德与刘荣为同母弟,但是他一生对政治权谋不感兴趣,醉心于古籍文化,最终病逝。皇三子刘阏于被封为临江王,在位仅三年便去世。
皇四子刘余喜好音乐,曾为了扩建自己的宫殿去拆孔子的宅第,却获得了古文经,最终安然去世。皇五子为人豪迈,他多次想要带兵北击匈奴,却不被汉武帝允许,最终病逝。皇六子刘发本人虽然资质平庸,可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后代,那便是光武帝刘秀。
皇七子刘彭祖是一个奸诈凶险之人,经常带兵在自己的封国内到处巡查,引人怨恨,后来病逝。皇八子刘端是一个脾气暴躁、荒唐无道之人,但是却活的极其长久。皇九子刘胜虽然籍籍无名,他有个后代却名满天下,那便是蜀汉昭烈帝刘备。
昭烈帝
皇十一子刘越史料不多,后病逝。皇十二子刘寄曾密谋起事,响应淮南王,后来被人告发,病逝。皇十三子刘乘死后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皇十四子刘舜荒淫无道,后病逝。
历史的车轮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其中既有命运的捉弄又有时代的理所当然。刘彻之所以能够继位,不仅仅因其个人能力突出,也与他的个人命运有关。
当年馆陶公主与栗姬联姻失败,她遍观景帝的皇子,觉得都是无用之人,只有刘彻,才让她觉得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这难道不是刘彻的个人命运使然吗?
如若栗姬答应联姻,想必景帝依然可以找到理由废黜刘荣,因为刘彻是天选之子,无论历史如何重演,那座九五至尊的皇位都属于他。
汉武帝
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奠定了良好的治国基础,在岁月无情的变迁中,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一切都是按照命运的安排。
历史的车轮看似随机的运转,却又按照固定的道路砥砺前行,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一切本就属于刘彻,或许,当他母亲王美人梦日入怀的那一刻,一切就已经被上苍决定了。
出生于皇家,如今看来也并非美事,其他皇子的命运已不再重要,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着一定的规律,任谁也无法逃出这个规律,顺其自然即可。
古人以笔墨为光阴着色,通过书画刻下历史这只庞然大物的足迹,让后人对流走的时代与世事有可追寻。但这些描摹的足迹中交杂着作者的个人观点与目之所及的有限认知,完整的、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模样,需要更宏大的视野才能窥度。
-
杀死自己亲儿子的金日磾,为何得到汉武帝重用? 2024-03-16
-
为什么刘邦和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要大开杀戒?他们跟历代帝王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2024-02-28
-
卫子夫是谁 卫子夫凭什么能够当上皇后 2023-12-14
-
盘点历史上著名的九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2024-01-30
-
垓下之战最后的结果如何?韩信是如何取胜的? 2024-04-03
-
他是项羽最得意的将领 却惨死在初出茅庐的韩信手里 2024-02-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