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令妃生的女儿 姐姐和妹妹级别为何一高一低
- 中文名:爱新觉罗·弘历
- 别名:乾隆帝、清高宗
- 国籍:中国(清朝)
- 民族:满族
- 出生地:北京雍亲王府(雍和宫)
- 出生日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 逝世日期: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 职业:皇帝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定大小和卓、灭准噶尔汗国
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
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汉学
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
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 - 代表作品:《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等
- 前任: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 后任: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 庙号:高宗
- 谥号:纯皇帝
- 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皇后:孝贤纯、纯帝继、孝仪纯
- 在位:60年
- 轶事典故:十八般兵器、乾隆帝南巡
- 前期主要大臣:张廷玉、鄂尔泰、傅恒
- 后期主要大臣:纪昀、刘墉、阿桂
- 相关重要武臣:岳钟琪、福康安、海兰察
- 逝世地:北京故宫养心殿
- 封爵:和硕宝亲王(1736年以前)
- 陵寝:清裕陵
还不知道:乾隆七公主和九公主都是令妃所生,为何姐姐却比妹妹高一个品级?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历史总是比故事还要有趣得多,历史上令妃确实是个奇女子,出身低微,汉人血统,她却能成为乾隆最宠爱的女人,权力冠绝后宫。令妃一生有四子两女,后嘉庆皇帝就是她的儿子,她所生的两女儿分别是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与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
从礼制上看,公主有两个级别,封固伦公主一般是嫡女,也就是皇后所出的女儿才有资格用的封号。按理说,七公主和九公主都是令妃所生,地位等级应该是同等的,但姐姐却有“固伦公主”的头衔,妹妹只是“和硕公主”的头衔,比姐姐低一等级,那么姐妹二人,为何地位相差那么多呢?
头衔有多大,承担责任就多有大
记得在《如懿传》剧中,富察皇后曾对和敬公主说过一句话:“你是公主,既然受了公主的荣华富贵,就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和硕”是一方之意,代表的是地区。而“固伦”是“天下”之意,代表着整个国家。也就说固伦公主更加尊贵,所以固伦公主享受的俸禄和待遇自然要比和硕公主高,但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乾隆有许多女儿,但他最爱的两个并不是来自令妃所生的七公主和九公主:他最爱的是富察皇后留下唯一的血脉和敬公主,和敬公主嫁给蒙古贵族,却依旧有特权在京城建宅安家。另一个则是皇十女,因为是老来得子,她出嫁时,乾隆除了给百万金的嫁妆,在和孝回娘家的时候,乾隆还另给了30万两白银。
论喜爱,这一长一小,更是牢牢占据着乾隆的榜首。而实际上,固伦和静公主当时并不受乾隆的喜爱,固伦二字,虽代表王冠,饭票,但在她出嫁时,乾隆只赏了9万两白银,和硕和恪公主待遇也只是伙食标准,跟和敬公主与和孝公主相差十万八千里。
显然,皇七女真正受封“固伦公主”的,不是乾隆有多宠爱,而是另有其他原因。根据史载,皇七女被封固伦和静公主得六个月后就下嫁拉旺多尔济了,显然,七公主所谓的固伦爵位有可能与他下嫁的夫君有关。
那么拉旺多尔济究竟是何人?会被乾隆如此重视,甚至为他还晋升了和静公主的地位呢?
拉旺多尔济的来头不小,身份显赫,人品贵重,与当年孝庄太后娘家同出一个黄金家族,姓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吉思汗嫡裔,也就是曾经蒙古的皇族。
拉旺多尔济的祖父和硕亲王博尔济吉特·策棱,曾在清朝中立下赫赫战功,封号超勇。其父亲成衮扎布,著名的蒙古将领。拉旺多尔济也是“扎萨克亲王”爵位的继承者。
蒙古科尔沁一直与大清朝交好,皇太极时期,满族为了获得蒙古人的支持,一直都与蒙古人进行联姻,皇帝不但娶蒙古族的女人,同时也会把女儿嫁给蒙古的皇族。大清朝的多数皇后都出自于蒙古族人,且都出自于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鼎鼎大名的孝庄太后就是一例子。
满蒙关系素来交好,满蒙和亲更是国策。当然到康熙年间国家已基本大定,此时蒙古已不是清朝的对手,所以皇帝很少再娶蒙古族的女人,但依然有公主下嫁给蒙古皇族或贵族。比如康熙的皇三女就嫁给了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
众所周知,满人只有数百万兵,汉人有上亿,虽提倡“满汉一家亲”,但清朝上下都是十分忌惮汉人,担心汉人再次团结起来对满人不利,曾经不可一世“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兵,此时已经保护不了清朝了。
那么八旗兵保不住,也不敢靠汉人,唯一只有靠蒙古了,要想与蒙古保持交好,只能使命的与蒙古联婚,为了表示对于蒙古部落的重视,保持双方联姻的平等,蒙古额驸的级别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也决定了,要远嫁过去的清朝皇室公主的级别和地位。
而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作为外蒙古部落,超勇亲王祖孙三代一直担任定边将军,威望极高,节制漠北数千里,为清朝北域的安宁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所以乾隆对他极为重视。
爵位背后有着不小的政治因素
看到这里,就不难理解,乾隆为什么对蒙古一个亲王的世子如此重视了。可以说,清朝能统治整个中国绝对离不开蒙古人的支持的。在乾隆时期,虽说平定了准噶尔汗国,但蒙古的大小金川动荡的苗头依然还存在。所以此时乾隆更需要稳定住蒙古,那要想稳定住蒙古,就需要先稳定住蒙古的皇族。
拉旺多尔济一家地位显赫,是蒙古的皇族,喀尔喀蒙古和硕亲王府的世子,又是扎萨克和硕亲王的继承者,亦是喀尔喀的首领,是难得的人物,乾隆重视他也是正常的。
为了彰显乾隆对他们的重视,七公主要以固伦公主的最高爵位身份下嫁拉旺多尔济,即代表清朝对蒙古诚意和尊重。因为皇七女不是代表她个人,而是代表着整个国家。
有人好奇,乾隆有那么多女儿,为何偏偏选令妃所生的皇七女?
因为在此之前,乾隆的唯一一个嫡女,乃是原配富察皇后所生的女儿和敬公主,早已下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而纯惠皇贵妃苏佳氏所生的皇四女也乾隆二十五年下嫁给了福隆安。
所以到乾隆三十五年,此时乾隆的女儿当中,符合条件的也只剩下令妃所生的皇七女和皇九女了,为了边关的和平,于是乾隆便将皇七女提前晋升为“固伦和静公主”,然后再下嫁拉旺多尔济,给足了拉旺多尔济家的面子。
可以说,皇七女获得“固伦和静公主”爵位的背后,其实有着不小的政治因素。
相较而言,皇九女则没有皇七女那般幸运了,皇七女嫁的是蒙古的皇族,皇九女嫁的满人乌雅·札兰泰。乌雅·札兰泰属于爱新觉罗家族麾下,即是落寂家族,又是奴才,无论地位还是背后价值,都要逊色不少。
如果九公主也被封固伦公主,那么蒙古黄金家族迎娶和敬公主和和静公主的又该做如何感想?
所以乾隆将自己的公主许给奴才,也算是一种眷顾了,想迎娶以“固伦”的封号的公主几乎是不可能,毕竟像和珅这样的无几。
结语
说白了,固伦和静公主的称号,归咎到底还是因为夫家的缘故。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仍然十分强大,皇帝为了加强同蒙古部落的联系,平衡朝廷势力、巩固自己统治根基,所以延续保持与蒙古联婚,固伦和静公主的婚姻,就是典型的满蒙联婚。而和硕和恪公主,是下嫁满人札兰泰,在乾隆麾下,论身份地位按照正常册封为和硕和恪公主已足匹配。所以九皇女自然要比姐姐低一级。虽说两人封号不同,但二人命运殊途同归,都是英年早逝!
-
胤禄是什么来历?身为康熙之子的他却被过继是为何? 2024-03-29
-
噶尔丹:康熙一生中最大的敌人,他最后结局如何? 2024-03-02
-
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2024-04-01
-
清军能入关是因为吴三桂冲冠一怒吗 真相是不是和传闻的那样 2024-02-13
-
和珅在乾隆死前为什么不跟嘉庆帝示好?原因是什么 2024-01-19
-
骑射尚武的清朝皇帝 2023-12-1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