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雍正就是否定自己 乾隆为什么还要退给自己的叔叔平反
- 中文名:爱新觉罗·弘历
- 别名:乾隆帝、清高宗
- 国籍:中国(清朝)
- 民族:满族
- 出生地:北京雍亲王府(雍和宫)
- 出生日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 逝世日期: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 职业:皇帝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定大小和卓、灭准噶尔汗国
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
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汉学
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
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 - 代表作品:《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等
- 前任: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 后任: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 庙号:高宗
- 谥号:纯皇帝
- 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皇后:孝贤纯、纯帝继、孝仪纯
- 在位:60年
- 轶事典故:十八般兵器、乾隆帝南巡
- 前期主要大臣:张廷玉、鄂尔泰、傅恒
- 后期主要大臣:纪昀、刘墉、阿桂
- 相关重要武臣:岳钟琪、福康安、海兰察
- 逝世地:北京故宫养心殿
- 封爵:和硕宝亲王(1736年以前)
- 陵寝:清裕陵
- 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 出生时间:1678年12月13日
- 去世时间:1735年10月8日
- 主要作品:《雍邸集》
- 主要成就: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推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改革,设立军机处
- 庙号:世宗
- 年号:雍正
- 谥号:宪皇帝
- 陵寝:清泰陵
- 前任: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 后任: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 在位时间:1722年—1735年
否定雍正,就是动摇自己皇位基础,为何乾隆还要给叔叔们平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乾隆皇帝给八叔胤禩,以及那些和他爹雍正争夺过皇位的叔叔们平反这件事,确实有些让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乾隆是雍正的儿子,如果给胤禩等人平反,就意味着胤禩等人没错。既然胤禩等人没错,那就是雍正错了。既然雍正错了,也就是说雍正不该继承皇位。既然雍正不该继承皇位,就意味这乾隆的皇位得来不当。总之,乾隆否定他爹的做法,也就是否定他自己。明这样做相当于否定自己,乾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乾隆画像)
再说了,按照孔子的说法,如果父亲偷羊,当儿子的应该替他掩藏,这才是“孝道”的体现。乾隆算得上是清朝前期皇帝中,最注重汉化,最提倡儒家信条的人。他为什么却又带头违背儒家信条呢?
我觉得这件事,先要厘清乾隆否定雍正,会不会对他的皇位产生影响。
照一般的情形来理解,显然是会有影响的。但是在乾隆看来,一点儿影响也没有。不但没有,反而还会更加巩固自己的皇位。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乾隆在当了皇帝以后,多次表示,当年他的爷爷康熙之所以迟迟不能确定皇位继承人,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在康熙的儿子中,实在找不出恰当的继承人。包括他的父亲雍正,也并不是最恰当的。最后之所以把皇位给了雍正,其实并不是看上了雍正,而是看上了他乾隆。
那一天,康熙到雍正的颐和园里玩,也就是在这里,康熙第一次见到了乾隆。见到乾隆后,就被乾隆(弘历)的气度、礼仪及学识所折服,立刻就把乾隆带进皇宫之中,自己亲自教育抚养。也就是说,从那时候开始,康熙就有了把乾隆培养成皇位继承人的打算。
(康熙画像)
不过,要想把皇位传给乾隆,也不能直接这么做。于是就通过传位给雍正,让雍正再传给乾隆的方式来完成传位。
这种方式,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司马炎当初之所以传位给一个白痴儿子司马衷,就是因为他看上了司马衷有个聪明的儿子司马遹,想通过司马衷传位给司马遹。包括朱元璋传位、窝阔台传位,都是这样的。
换句话说,雍正之所以能获得皇位,全靠乾隆。
这样一来,否定雍正,乾隆就不是否定自己,反而是抬高他乾隆的地位。想想啊,就算雍正不行康熙都要传位给他,那不是更能说明乾隆很厉害吗?
(雍正画像)
除此外,乾隆否定雍正,给叔叔们平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乾隆想做一个完人。
当乾隆给胤禩平反的时候,乾隆已经当皇帝差不多半个世纪。如此漫长的时间,几十年前因为皇位继承的那场争执,早已烟消云散。那些曾参与争夺皇位的皇族以及他们的后代,早已偃旗息鼓,起不了任何浪子。也就是说,乾隆就算给这些叔叔们平反,也不会有任何风险,不会因此引发争议,从而给他的皇位带来影响。
不但不会给乾隆的皇位带来影响,而且还很有好处,让天下人觉得,乾隆这个人很大气,很宽厚,有宽广的胸怀,完全是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度。这样一来,乾隆的皇位反而更稳固了许多。而且,他立志要成为“十全老人”的形象,又光辉了很多。
总之,乾隆在这时候做的这件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参考资料:《清史稿》)
-
和珅被嘉庆处死之后 纪晓岚和刘墉的结局如何 2024-05-13
-
乾隆评价古代帝王:崇祯继位时“国事已不可为” 2023-12-11
-
令妃的第一位儿媳,后来什么结局? 2024-04-10
-
为什么说孝献皇后是清朝最特别的皇后?可惜英年早逝 2024-01-01
-
康熙为什么会让胤禛选大将军王?真相是什么 2024-01-17
-
历史上真正的夏雨荷当贵妃了吗? 2024-04-1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