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 中文名:安禄山(703年-757年)
- 字号:字轧荦山
- 国籍:唐朝
- 民族:粟特
- 出生地: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
- 出生日期:703年1月22日
- 逝世日期:757年1月29日
- 职业:三镇节度使、大燕皇帝
- 地位:柳城郡公→东平郡王→大燕皇帝
- 谥号:光烈皇帝
还不知道:安禄山造反后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还打了8年?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那是因为安史之乱和安禄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4个人打的一场战争。
谁能想到的事儿,安禄山造反也就是一年左右,可是真正的安史之乱却在安禄山死了之后,反而更加精彩。
第1点,当时的具体情况。
唐朝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执政方针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唐朝政府本身就存在了某些控制力度不到位的情况。
而且当时的唐朝是有很多的敌人的,当然这些敌人从后面来看压根就不叫个事,常常轻轻松松就能够把这些人摆平。
但是你要摆平就得有兵力,想要建立大唐盛世你就要有10全武功,所以当时的唐朝把权力下放到了节度使手中,节度使是可以拥有自己士兵的,而且这些士兵也知道自己跟着哪位大人讨饭吃。
我们以唐玄宗时期为例,当时唐玄宗时期,整个北方以及东北方向有三个节度使,当中有一个节度使叫做安禄山。
安禄山这个人无耻至极。他为了向唐玄宗表明忠心,甚至在唐玄宗面前亲自跳着各种各样的令人尴尬的舞蹈,还和杨贵妃据说有一腿的关系。
但对于唐玄宗来说无所谓,你和谁有一腿都行,只要你能够对我保证忠心,而安禄山表面上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但背地里安禄山却造起了谋反的勾当。
当时的安禄山已经让唐玄宗非常放心了,有传言说当安禄山造反的时候,唐玄宗还认为这是谣言,唐玄宗给安禄山多大的权利呢?根据文献记载,安禄山手中有15万士兵。
同时从唐朝这边来看唐玄宗这件事做得也不地道,因为安禄山本身就心怀不轨,给予了他如此多的重兵,更重要的是唐玄宗在哪里掌控权限呢?在河北地区。
当时的河北地区可不是现阶段的河北地区,是围绕着京津冀打造一体化,那个时候的河北地区,刚刚经历了五胡乱华,属于各种民族矛盾集中爆发的阶段。
民族矛盾严重到什么程度?几乎就是差一根火苗子一点就着。
唐玄宗原本应该认命一个对于大唐王朝非常忠心的人,而且应该以怀柔的政策来处理当地的问题。
但是唐玄宗不知道哪个脑子抽筋了,竟然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安禄山,这为安禄山起兵造反埋下了伏笔。
第2点,安禄山造反的具体情况。
随着自身实力越来越大,安禄山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安禄山身子骨可能已经不太好了。
本着向天再借五百年,准备搏一搏的思想和觉悟,安禄山毅然决然地决定起兵造反。
而安禄山造反是有名义的,当时的名义就是讨伐杨国忠,杨国忠为什么叫杨国忠呢?
如果我们告诉大家有另外一个人物叫杨贵妃的时候,好的咱们不多讲了,到此为止,再多延伸的话就讲不完了。
在755年12月16日,安洛山以这个名义发动叛乱,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攻克了洛阳唐朝。
这边虽然内部已经矛盾非常的大而且腐朽不堪,但是唐朝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仍然在。
当时唐朝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将军直接在潼关和安禄山对峙,这次对峙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安禄山为后面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唐玄宗和杨贵妃,对于该错误指挥拥有着无法替代的责任,这两个人物来回一折腾,直接导致前线的战线全面崩盘,安禄山抓住这个大好时机,一举进攻到了长安。
这可是一个军事行动不明显,但政治意义非常明显的行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唐盛世自此开始已经腐朽不堪了,意味着大唐盛世也不过如此。
一个小小的安禄山都可以攻破长安,那我作为路人甲乙丙丁是不是也能攻破长安。
当然这种想法他们没有必要做过多的揣测,但这对于整个大唐政府来说是致命一击。
谁能想到皇帝当得好好的,首都没了,唐玄宗带着杨国忠以及杨贵妃这些人全都跑掉了,当然杨贵妃的确比较惨。
有人说正是因为杨贵妃蛊惑唐玄宗,所以导致大唐王朝由盛转衰。
对于这种情况也没有必要较真,扯一下就行,毕竟杨贵妃只是一个女子而已,真正执掌朝政的那还是唐玄宗,唐玄宗定力不行,那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第3点,安庆绪造反的具体情况。
安禄山有个儿子,儿子叫安庆绪,按照当时第一长子继承制来说,安禄山死了,安庆绪就可以当皇帝。
当时安禄山有点特殊情况,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再加上左脚还是右脚来着,已经出现了困难,眼部也有眼疾,他的体重非常的重,个头却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当代年轻人提了个教训,该减肥还是得减肥的。
安禄山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寿命也越来越短,更重要的是安禄山开始想念自己的小儿子了,准备把整个帝王的权限交给小儿子,一下子引起了安庆绪的不满。
安庆绪当时明白,如果自己连帝王之位都没有了,同时还手握兵权对于整个安禄山集团军来说是一个重大威胁,那自己肯定活不过明天啊。
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安庆绪决定对自己的老子下手,所以在安庆绪几乎是连夜做,准备在公元757年正月初五谋杀了安禄山,此时安庆绪自己成立。
但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蛋儿怂蛋,安庆绪也就那么回事。
他跟他爹相比,那简直就是大象看蚂蚁,压根没有在一个档次上。
安禄山可以控制自己手中的所有部队,但是安庆绪不行。
当大家都知道安庆绪当上皇帝之后,汉军压根就没有了主心骨,完全变成了土匪,流寇到了一个地方抢一包东西,然后抢完这些东西就跑。
以至于在公元757年的时候,唐军大败安庆绪,此时的安庆绪带着1300个人龟缩到一个城市里面。
按理来说,就这样一场战争,接下来就没有什么悬念了,随随便便拿捏一下,就能够把安庆绪所有的人口全部灭掉。
第4点,唐肃宗又出现了问题。
但是这一场战争在一年之后打,而这一场战争延期那么长时间,又给大唐帝国带来了无数变故。
为什么这场战争执意要在一年之后打呢?因为当时唐玄宗已经没有权利了,唐肃宗成为了正儿八经的皇帝,唐玄宗成为了太上皇,唐肃宗必须在第一时间把所有的权力进行再分配。
关键因素在于此时的唐肃宗已经不信任任何的节度使,他认为这些地方官员和地方的军政大臣不能够为朝廷所用。
所以唐肃宗一心一意地发展副业,发展自己身边的太监,可是太监这个东西他没有根啊,短期之内培养不成才,真正培养成才了,那也得三年5年或者30年50年了,形势不等人,所以这场战争就这么耽搁下去了。
但即便这场战争这么耽搁下去了,在没有军草两响的准备之下,唐朝仍然爆发出来了惊人的战斗力,竟然真的把安庆绪给击溃了。
当时的安庆绪对外发表声明,告诉史思明你来救我吧,救完我之后皇帝我不当了,让给你这个史思明就是安史之乱的第三重重要人物。
可是人家史思明怎么想的,我就不救你,你都得死,死了之后地位都要传给我,我干嘛要救你呢?
但是史思明决定做个样子,当然史思明做的这个样子让人心寒,直接把安庆绪叫了过来,然后趁没人注意噼里啪啦就把它给灭了,灭了口之后史思明当上了皇帝。
当时的史思明和唐肃宗两个人进行对抗,但史思明也犯了一个老毛病的错误,什么错误呢?他在选嫡长子继位的过程当中也犹豫纠结了,最终又被自己的儿子给灭了口。
再之后安史之乱就停停打打,打打停停,一直折腾到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唐肃宗去世。
唐肃宗去世之后,唐太宗当了皇帝,该说不说唐太宗在当皇帝最开始那一段时间里面,的确爆发出来了惊人的智慧。
关于这个皇帝如何以及如何对皇帝做点评,咱就不多说了,后续我会单独出一期文章来重点讲他。
这位老人家刚当上皇帝,就直接命令启用一些有知名度且有能力的人为统帅。
而且还联合了少数民族的部队,双方之间合力直接把叛军击败了,击败地点就在洛阳。
打败了安史之乱当中的大部分的叛军以及主要援军。
而且唐太宗这个人非常有政治智慧,他在打败完这场战争之后,明面上就说了,之前的叛将如果能为朝廷所用,那就为朝廷所用,不会赶尽杀绝。
这一招下来直接来了一个太极,有形化无形为唐代宗,赢得了巨大的朝廷政治威望。
就这么一场战争打了7年多的时间总归算是结束了,而这场战争诡异的是从第2年开始,就已经和安禄山没什么关系了。
主要矛盾爆发点有两点,一点是唐朝的政治力量迭代引发的自己人内部冲突,另外一点则是安史之乱的内部领军人物的权利迭代。
小伙伴们,你们如果看待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但安史之乱却打了8年?
-
李渊掌百万雄兵,尉迟敬德逼宫时为什么会投降? 2024-01-08
-
李世民当初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是被逼的吗 2024-04-03
-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是个什么样的人?实力如何 2024-04-03
-
一代名将王君廓,带13人打败上万人敌军 2024-01-19
-
杨国忠和杨玉环是什么关系,杨国忠的老婆是谁? 2023-12-17
-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原因是什么? 2024-03-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