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在被曹操借时 其他诸侯在做什么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 姓名:刘协(公元181~公元234)
- 别名:汉献帝、山阳公、刘伯和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洛阳
- 出生日期:181年4月2日(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4月21日
- 职业:汉朝皇帝、山阳公
- 谥号:孝献皇帝(魏)、孝愍皇帝(蜀汉)
- 在位:189年9月28日—220年11月25日
- 陵墓:禅陵
曹操迎汉献帝时,其他诸侯为何无动于衷,都在干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中的曹操的势力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的这么迅速,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的手中控制着汉献帝刘协,这让他能够名正言顺的去扩大自己的地盘。曹操的实力也正是在他迎奉汉献帝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为曹魏的建立了打下了基础。或许人们心中那会产生一个疑问,汉献帝为何是被曹操接走的,那时候应该还有很多其他的诸侯,他们为何没有任何动作,都干什么去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汉献帝逃离长安时,袁绍的实力应该是在曹操之上的,但是那是他正忙着和公孙瓒打仗。还有就是在袁绍看来刘协是在董卓的扶持上皇位的,那么他也可以想董卓一样扶植一个新皇帝。袁绍与汉献帝的关系不是很好,迎回汉献帝就是是手里拿着一块烫手的山芋,尽管他手下的谋士给他分析利弊,多次劝他将汉献帝迎回,可袁绍就是听不进去。
袁术一直想要自己当皇帝,听说汉献帝逃出了长安,便觉得自己称帝的时机到了了,还召集所有下属商议自立为王的事,奈何手下将领对此很反对,就只好将称帝的计划延迟了。袁绍本人有称帝的心思,又岂会再迎奉汉献帝。
吕布曾经在为董卓效力,与汉献帝也算是相识已久,他是诸侯中与汉献帝关系最好的一个。汉献帝逃出来后,曾经让人告诉吕布接驾。但是吕布军队缺粮,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又哪有多余能力去管汉献帝呢?只能派人向汉献帝请罪,汉献帝见吕布境况如此窘迫,只好不在寄希望于他,还给吕布重新封了官职。
刘表当时占据着荆州,得知汉献帝落难,还派人给他送过物资,但是当时刘表已经加盟了袁绍的阵营,袁绍都不愿迎奉汉献帝,刘表也就不在想了。那时刘表手下有个叫邓羲的劝刘表迎回汉献帝,可是刘表拒绝了它的提议。此后邓羲辞去官职离开了,再也没有为刘表效力过。
大家都知道刘备算是能够与曹操相较的人,他倒是想让汉献帝到他这来。可是在汉献帝被迎进许都的前一段时间,他所占领的徐州被吕布给抢去了。当初吕布落难还是刘备收留的他呢,忘恩负义的小人抢走了刘备的地盘,逼得刘备只能寄人篱下驻扎在小沛。刘备自身都难保了,自然也就再也无力去管刘协了。
众多诸侯,有实力的不想迎奉汉献帝,想迎奉汉献帝的没有能力,因此汉献帝最终才落到了曹操的手中,如果当时实力强大的袁绍能够有曹操的远见,将汉献帝给迎回去,估计曹操就成不了这么大的气候,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国鼎立了,搞不好就袁绍一家独大了。
-
韩信死后彭越被流放,彭越的结局是什么? 2024-03-10
-
曹氏是什么人?她又是什么结局 2024-01-28
-
董卓当初出身那么普通 董卓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权倾朝野的 2024-03-16
-
王龚:东汉中期名臣,任职严肃谨慎,痛恨宦官掌权 2024-05-08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2024-04-20
-
刘邦和虞姬到底是什么关系 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 2024-04-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