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 中文名:曹丕(187~226)
- 别名:魏文帝,曹子桓
- 国籍:三国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谯县(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87年冬(丁卯年)
- 逝世日期:226年(丙午年)6月29日
- 主要成就:代汉称帝,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繁荣建安文学,开文学批评风气
- 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寡妇诗》、《答临淄侯植诏》
- 谥号:文皇帝
- 庙号:高祖、世祖
- 年号:黄初
- 在位时间:220年12月10日——226年6月29日
- 陵墓:首阳陵
曹丕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比起他父亲曹操来说,不管是在文韬武略上,还是在用人和气度上,都差远了,曹丕心胸狭窄,除了害死五子良将于禁,还害死了哪位大将?
先看曹丕害死于禁的经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在襄樊战役中,被曹操派去救援曹仁,因为遇到一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倒霉了,所督七军全军覆没,被关羽生擒,与其说于禁败给了关羽,不如说于禁是败给了秋雨。谁也没想到,这场秋雨会下那么大,汉水暴涨几丈高?
《三国志 于禁传》记载: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这场秋雨,换成谁来救援曹仁,都会败,因为,谁来都会下雨,秋雨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只是,偏偏被于禁赶上了。于禁全军覆没,被迫投降关羽。
关羽没有杀降,把于禁押在荆州大牢里,后来,关羽被孙权偷袭荆州,败亡后,于禁到了吴国,孙权因为向曹丕称臣,把于禁送回了魏国,于禁回去之后,曹操已死,表面上,曹丕安慰于禁,并封于禁为安远将军,但是,背地里又出损招,害死了于禁。
曹丕准备派于禁出使吴国,让于禁先去曹操陵墓拜谒,暗中派人在陵墓里画关羽战胜,庞德不屈,于禁投降的画像,于禁到了之后,看见画像,羞愤而死。
《三国志 于禁传》记载: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鄴谒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
曹丕的阴险就在这里,杀人不见血,偷偷摸摸,不敢光明正大。不过,这也说明曹丕心胸狭窄。
你明明都原谅了于禁,为何背地里还下毒手呢?再说了,于禁就算投降,晚节不保,你厌恶他,但你可以杀了他,为何还要羞辱他?士可杀而不可辱,这一点,比他爹曹操差远了。
另外,俗话说,将功补过,于禁为曹魏立了那么多功劳,难道就不能对他网开一面吗?
除了害死于禁,曹丕还害死了曹彰。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曹彰手握兵权,曹丕害怕曹彰夺位,于是,暗地里削去了曹彰的兵权,然后,下毒害死了曹彰。
正史中记载,曹彰是暴病而死,其实,这死很蹊跷。
《三国志 任城王传》记载: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第一,曹彰作为武将,身体那么好,为何三十五岁就死了?
第二,曹彰为何在朝见曹丕的时候死?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见了曹丕就死了,这不是很可疑吗?
有其他史料记载,就是曹丕下毒,毒死了曹彰。
害曹植就不用多说了,七步诗,如果曹植七步之内写不出诗,曹丕肯定就杀了曹植,幸亏曹植写了出来,幸免一死,但是,也是被曹丕压制,郁郁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
还有,曹丕差点害死了曹洪。
曹丕年轻的时候,曾找曹洪借钱,曹洪不借,因此,得罪了曹丕,曹丕怀恨在心,等到他当了皇帝,秋后算账,找了个借口,要杀曹洪,幸亏卞太后给曹洪求情,不然,曹洪就死了。
《三国志 曹洪传》记载: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於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
曹洪作为大将,跟随曹操,立下很多战功,而且,在危难时刻,多次救了曹操,功劳很大,不说别的,就凭这一点,曹丕也不能杀曹洪,毕竟救过他老爹,但是,曹丕翻脸不认人,不念旧情。
曹洪虽然被免死,但是曹丕还是没放过曹洪,将曹洪免职了,所有官职,一撸到底,可见曹丕的无情无义。
-
曹操明明知道刺杀董卓不会成功 曹操为什么还要去刺杀董卓 2024-01-16
-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大败却没有人支援他,是为何? 2024-03-30
-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2024-05-05
-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2024-05-01
-
司马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举荐过哪些人? 2024-04-19
-
曹操杀死荀彧之后 造反的后果到底是什么样的 2024-04-2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