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襄樊之战于禁回到曹魏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 中文名:于禁(?~221年)
- 别 名:于文则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
- 逝世日期:公元221年
- 主要成就:讨伐黄巾余党,于张绣叛乱中坚守营垒
- 官 职:左将军、安远将军
- 封 爵:益寿亭侯
- 谥 号:厉侯
于禁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率兵攻打樊城,曹操派于禁救援,因为一场秋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好几丈,于禁所督七军全军覆没,关羽乘船进攻,于禁因走投无路,被关羽俘虏,随即投降。
后来,孙权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孙权向曹丕称臣之后,遣返于禁回到魏国,曹丕表面上安慰于禁,封为安远将军,背地里出阴招,派人在曹操陵墓画像,关羽战胜,庞德不屈,于禁屈膝,故意让于禁去曹操陵墓拜谒,把于禁羞辱致死。
试想,如果曹操当时活着,于禁回去,曹操会杀于禁吗?他会怎么对待于禁呢?
于禁是曹操最器重的大将之一,也是当时外姓武将中地位最高的一位,左将军,假节钺,五子良将之首,但是,就是因为这一场秋雨,于禁身败名裂。
如果于禁回到魏国,见到曹操,首先可以肯定,曹操是不会杀于禁的,因为,于禁对曹操来说,太重要了,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就算于禁投降,背叛了他,曹操也会网开一面,因为,曹操的胸襟非常宽广。
曾经有三个人背叛曹操,但是,到了曹操阵营,曹操都没杀他们,只是其中有一位一心求死,曹操出于无奈才下令杀了。
第一位,魏种。
曹操曾说过,无论谁背叛我,魏种都不会背叛我,但是,偏偏魏种就背叛了曹操,曹操气得发誓说,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抓住了,我也要杀了魏种。后来,曹操抓住魏种,并没有杀他,反而重用魏种。
证据在《三国志 武帝纪》记载:初,公举种孝廉。兗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曹操的胸怀,无比宽大,换做别人,早就把魏种杀了,留着干什么?
第二位,张绣。
宛城之战,张绣本来投降了曹操,但是,因为曹操收编了张绣的婶子,张绣感觉受辱,突然反叛曹操,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曹操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不仅自己差点死了,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战死了,爱将典韦也战死了,但是,后来,张绣再次投降曹操的时候,曹操并没杀张绣,反而厚待张绣,给张绣的封赏比任何人都多。
证据在《三国志 张绣传》记载:太祖拒袁绍於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语在诩传。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
换成别人,杀了自己的儿子、侄子和爱将,肯定要秋后算账,杀了张绣的,但是,曹操没有那么做,很大度。
只是,曹丕小肚鸡肠,一直怀恨在心,后来害死了张绣。曹丕比他老爹曹操的胸怀差远了。
第三位,陈宫。
陈宫背叛曹操,投奔了吕布打曹操,后来被曹操生擒,曹操不想杀陈宫。问陈宫,你死了你家人怎么办?曹操这么问,就是想给陈宫一条活路。
证据在《三国志 吕布传》记载:太祖之禽宫也,问宫欲活老母及女不?宫对曰:“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宫也。”太祖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
但是,陈宫一心求死,曹操最终无奈,只得杀了陈宫,如果陈宫不想死,曹操绝不会杀了他。
所以说,曹操的胸怀还是很宽广的。
于禁背叛他,他也不会杀于禁的,毕竟,三十年的情义在那里摆着。
那么,曹操会怎么对待于禁呢?
曹操虽然不会再重用于禁,但是,也会安慰于禁一番,给于禁封一个爵位,让他安度晚年,好好养老,绝不会像曹丕那样,玩阴的,杀人不见血。
-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2024-05-13
-
石亭之战是怎么回事?曹休为何会在此战后惭恨离世? 2024-03-11
-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出自什么地方 张鲁真的厌恶刘备吗 2024-02-12
-
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4-05-11
-
三国时期刘晔是什么身份?他的才谋能力如何? 2024-03-27
-
曹丕继位之后为什么会如此短命 这和他做的两件事情有关 2024-02-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