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吕后为何没在自己权倾天下的时候称帝?
- 姓名:吕雉(前241年~前180年)
- 别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
- 字号:娥姁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 出生日期:前241年(辛酉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80年8月18日
- 宗教信仰:黄老之学
- 主要成就:与刘邦共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谥号:高皇后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封建社会,女性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男性在社会上以及家庭当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凡事总有例外,古代也有不少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做到了男子难以完成之事,甚至拥有比男子还高的权力,最出名的当数吕雉,武则天,慈禧。
武则天,中国首位正统女皇帝,慈禧,实为晚清最高统治者,而吕后在刘邦死后,也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吕后之子刘盈虽有皇帝之名,但却根本无皇帝之实。既然如此,当时的吕雉为何不选择篡位,像后来的武则天一样自己直接当皇帝呢?
一、西汉初建伊始,刘邦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集权
汉高祖刘邦开国以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结合大汉以前的政治形势,相继设立郡县制和分封制。
在自己的中央集权区域内,实行郡县制。郡县制是任免制,不是世袭性质。在中央集权以外,刘邦又实行分封制,分封制是世袭性质。按照刘邦的初衷,是两手准备,如果自己中央区域内出现反叛,那么分封制的诸侯大臣,就会勤王。二者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形态。
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
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吕雉想谋朝篡位,就要过了这些分封诸侯大臣这一关。很明显,吕后在当时,根本没有这个实力,何况吕后家族也不足以跟这些分封王树敌,所以吕雉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二、吕后之子刘盈已经被册封为太子
熟悉“人彘”事件的都知道,吕后是一个突破道德人伦底线的女人,对戚夫人的报复惨无人道,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刘邦易储一事。
在戚姬生刘如意之前,刘盈已经是太子,偏偏这位戚夫人跟吕后对着干,经常在刘邦耳边吹枕边风,让刘邦废了太子刘盈而改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只可惜,戚姬的如意算盘还是打错了,最终母子两人都被吕后残害。
刘盈既然已经是太子,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汉家江山已经收入囊中,吕雉她完全没有必要去篡位。吕雉再强大也只是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孩子必然是百般呵护,这是女人的天性,即使是武则天杀子,那也只是野史中记载的,不足为信。所以在吕后的儿子刘盈当上皇帝以后,吕后最多也是垂帘听政,而且当时已经权倾朝野,没必要跟自己的儿子抢夺江山。
三、吕后心有忌惮
刘邦死后,表面上看,所有的大臣都对吕雉臣服,甚至就连吕雉杀死刘邦的宠妃、儿子,也没有任何人敢反抗,但吕雉心里明白,这一切只是没有触及到大臣们心中的底线,而这个底线便是篡位。
我们知道,刘邦昔日为了提防吕氏家族,进一步巩固汉室江山,曾立下了白马之盟,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击之。”吕雉在掌权后,就曾挑衅过这个盟约,立了吕氏家族的人为诸侯王,果然遭到了一大批大臣的反对,其中便有陈平以及周勃。虽然吕后最后坚持了自己的做法,但她心里清楚,这充其量只能是一次试试探,试探大臣们的底线到底是什么。
吕雉发现,立外姓诸侯王已经足以让陈平这个听她话的大臣怒而出言,那就更不用提篡位了,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而且封建王朝始终是男权社会,女人当皇帝这看起来是不可理喻的事情,吕雉真的要篡位,怕是会弄得人心惶惶,天底下所有百姓骂声不断,到时候弄得人心离散,吕雉孤家寡人,即使做上了皇位又有何用处。对比日后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她可以坐上皇位,是因为唐朝跟汉朝初期比,民风还是相对比较开放的,女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大的历史背景,也不允许吕后这么去做。
不久,随着吕雉的离世,各诸侯王连同朝中重臣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诛吕”运动,曾经盛极一时的吕家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
-
最贤良淑德的妃子――班婕妤 2023-12-23
-
刘邦为什么会把刘长封为淮南王?原因是什么 2024-01-26
-
吕雉连戚夫人都下手了 薄姬为何能够厚待 2024-04-08
-
周亚夫作为名臣下场为何那么惨 只能说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2024-04-02
-
汉武帝刘彻被封为胶东王时戏鞠作月老的故事 2023-12-13
-
她是汉武帝的一生最爱,卫子夫最后为何自杀? 2024-02-1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