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还不知道:刘备拿下成都后,坐拥美女无数,为何偏偏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刘备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在公元214年5月占领成都,取代刘璋成为了新的益州之主。我们在看《三国志蜀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成都美女如云,刘备为何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日后更是立她为皇后呢?难道刘备也是如曹操一样喜欢有夫之妇?我们接着往下看
刘备的夫人们
《三国志二主妃子传》里面记载刘备在北方的时候“数丧嫡室”,在徐州小沛的时候娶了皮肤如美玉一样的玉美人甘夫人,被吕布夺取徐州,逃亡海西时,刘备又娶了糜竺的妹妹(正史未记载后来的下落)。赤壁之战后,甘夫人病逝在南郡,刘备随后迎娶了东吴孙权之妹孙尚香。
刘备前面几位娶的都是年轻貌美的待嫁少女,可知刘备并没有曹操那喜欢“人妻”的癖好,结果却在入主益州后,却偏偏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呢?
这个吴氏其实并不简单
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兄吴壹,少孤,壹父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瑁死,后寡居。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於是纳后为夫人。见《三国志二主妃子传》
从这段记载我们来分析下刘备迎娶吴氏的动机。
其一、吴氏有大富大贵的面相。古代人是很相信这个相面之说的,由此也诞生了相面士、三国时期更有解说图谶一类的能人,比如袁术就相信“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是这么解释的,他自己表字公路,涂即途也,路和途是一个意思,所以代汉者,肯定是他袁公路了,我们现在看来很可笑,但古时候很信奉这东西。
当时汉末占据益州的刘焉听闻吴氏有大富大贵的面相,就为自己的儿子刘瑁求娶了吴氏,结果刘瑁没过几年就死了,吴氏从此成为寡妇。女子大富大贵之象,一般代指能当上皇后,刘备是一个有雄心的人,从刘备后来称王、称帝的举动可以看出,有了吴氏这一传言,迎娶吴氏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其二、迎娶吴氏有助于拉拢益州大族豪强。吴氏的父亲与刘焉是故交,哥哥吴壹是刘璋的旧将,她自己又是刘焉的儿媳妇,当刘备听说群臣劝他娶刘瑁的老婆时,一时很为难,因为他觉得与刘瑁是同宗,有违礼法。
法正认为晋文公尚且可以娶亲侄之妻而未遭到礼法的抨击,何况于刘备与刘瑁之间还不是亲戚关系,对于法正的话刘备一向是言听计从的,所以说刘备迎娶吴氏既可以收拢一大批人脉,更有助于自己在益州站稳脚跟。
其三、安抚益州的各个派系。刘备虽然入主益州,但益州的派系林立,有刘焉、刘璋时期重用的“东洲派”(主要是从三辅、南阳流落的过来的流民和跟随刘焉入川的亲戚故旧),有益州的本地势力派,加上刘备入川带来的荆州派和元老派。
作为刚入主益州的刘备,安抚好各个派系,稳固益州的人心是第一要务,吴氏既与东洲派有关联,也与前两任益州牧刘焉父子有亲戚关系。刘备迎娶吴氏就是与益州派系的一次联姻,让他们安心自己的利益能得到保障,孙权与陆逊联姻也是同样的道理。
结尾:刘备拿下成都后,坐拥美女无数,却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并不是因为与曹操有一样的癖好,而是看中了吴氏有大富大贵之面相,还有就是要拉拢益州的大族豪强,得到他们的支持,这样刘备既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收复益州人心,又能在益州很快站稳脚跟。
-
关于北伐中原,蒋琬提出过什么样的计谋? 2024-03-15
-
邬思道为什么会帮助年羹尧平定叛军?真相是什么 2024-01-12
-
曹魏政权中的五子良将,分别都是什么官职? 2024-04-19
-
从歌女到大佬夫人,历史上的卞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2023-12-28
-
韩馥到底有多窝囊?被袁绍吓得跑进茅房自杀 2024-01-29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 2024-04-2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