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亦称张忠定、张乖崖,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不知道没关系,历史名人小编告诉你。
明代文学史家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讲到了一件事:“张乖崖守成都,兵火之余,人怀反侧。一日大阅,始出,众遂嵩呼者三……”
这里的张乖崖,就是宋朝开国初期的大臣张咏。
宋朝建国以后,四川很不平定,爆发了多场动乱。规模最大的莫过于王小波、李顺起义了。这场起义席卷了四川的多个州府。朝廷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终于平定下来。在平定这一连串的动乱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当时担任益州(四川成都府)知州的张咏。
冯梦龙记载的,就是张咏在四川成都平乱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
那一天,张咏真在成都检阅部队。突然,士兵们都齐齐跪在地上,对着张咏不断磕头,三呼“万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宋朝建国之前,四川的政权是后蜀。后蜀主孟昶虽然有些行事荒唐,但他对老百姓还是很不错的。由于他很少发动对外战争,因此在他的治理下,四川的老百姓能够做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当宋朝军队打到成都,俘获孟昶,并把孟昶押送到宋朝都城开封的时候,史料记载,沿途老百姓痛哭成一片。再加上宋军在打四川的时候,干过许多烧杀抢劫的事情。因此,四川的老百姓,当时对宋朝其实是非常不满的。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四川连续不断发生了多起农民起义。先是王小波起义。王小波被张咏统帅的官兵杀掉以后,众人又推李顺为首领发动起义。李顺起义声势浩大,占领成都。宋太宗不得不派亲信太监王继恩率军协助张咏,终于击败李顺,攻克成都。此后,张余又率军起义。张余被官兵俘虏后,刘旰又率众起义。
这连续不断的多起起义,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当时的老百姓确实不服从宋朝的统治。同时,也是起义领袖个人威信不足,力量不强,因此才会被相继剿灭。如果能够找到一位能征善战又非常有威信的人来统冶四川,四川就能够实现独立。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四川的士兵们认为,张咏是一个非常恰当的人选。所以才合计好,在张咏检阅部队的时候,纷纷跪下来,三呼万岁。
士兵们做的这件事情,其用心是非常深的。为什么说士兵们的用心很深呢?
我们知道,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当年本身是后周的大将。他就是在一众士兵们发生哗变,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并跪在地上对他三呼万岁,然后他被拥戴起来的。
赵匡胤建国以后,对这种事情非常忌惮,非常害怕军队里的士兵,也像拥戴他一样,把其他大将拥戴起来当皇帝。所以他做出了“杯酒释兵权”的举动,送给那些有兵权的大将们很多金银珠宝和土地,让他们回去当富家翁,从而把他们手中的兵权换出来。
赵匡胤这样做,对宋朝军队的战斗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从此以后,将领在军队里就没有了足够的威信。将领没有威信,打仗就非常困难。
就算是这样,赵匡胤依然要做“杯酒释兵权”的事情。由此可见,赵匡胤对将领被拥戴这事,有多么的忌惮。
四川的士兵们,正是掌握了宋朝皇帝的这种心理,所以才有样学样地把张咏推上风口浪尖。他们就是想要让张咏骑虎难下,不得不答应。
那么,张咏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冯梦龙接着是这样介绍的:“乖崖亦下马,东北望而三呼,复揽辔而行。众不敢讙。”
也就是说,张咏当时的脑袋转得非常快,他也跟着下马来,跪在地上,对着东北方向三呼万岁。东北方向是哪里呢?也就是开封,宋朝的首都。我们不得不佩服张咏有很大的灵活性。当他做了这件事以后,那些士兵们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那么是不是因为张咏做了这件事以后,宋太宗就不再怀疑他了呢。张咏当然知道是不可能的。因此平定了四川后,他就请求外调,脱离四川这个环境。
而宋太宗也非常高兴,把他调到杭州,接着一路高升,调到了中央。
-
王伦为什么不愿意收留林冲?原因是什么 2024-01-30
-
宋庠:北宋大臣、文学家,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 2024-05-17
-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2024-05-17
-
牛皋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被毒死 2024-01-07
-
赵元佐是赵光义最喜欢的儿子,为什么会被圈禁? 2024-02-02
-
从皇帝变成阶下囚,宋恭帝赵㬎经历了什么? 2024-03-1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