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 中文名:夫差
- 国籍:吴国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日期:约前528年
- 逝世日期:前473年
- 职业:国君
- 主要成就:破越败齐,称霸一时筑邗城、开凿邗沟、发展长江下游
- 在位时间:前495年—前473年
- 前任:阖闾
- 所处时代:春秋末期
- 中文名:伍子胥(公元前559~公元前484年)
- 别 名:伍子胥、申胥
- 国 籍:楚国→吴国
- 出生地:楚国椒邑(今安徽阜南)
- 逝世日期:前484年
- 职 业:吴国大夫、谋略家、军事家
- 主要成就:率吴军大破楚国;营造姑苏城
- 封 爵:相国公
- 典 故:一夜白发、倒行逆施
- 结 局:被逼自杀
伍子胥是春秋后期吴国大夫,他一生经历也是颇具传奇性质,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春秋时期,两朝元老伍子胥,对于吴国来说,可谓是居功至伟。在他的辅佐下,公子光夺取了国王之位,改名阖闾,打败了宿敌楚国,并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极力拥戴夫差为吴国太子,夫差即位后,伍子胥辅佐他打败了越国,报了阖闾被射杀的“一箭之仇”。但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功臣最终却不得善终,吴王夫差赐给他一把宝剑,名字叫做“属镂”,并派出使者监督他自杀。那么,这样一位历史功臣,夫差为何要赐死于他呢?归结起来,主要原因是,吴王夫差偏听偏信而且怕伍子胥拥兵自重,所以才杀了伍子胥。
一、两朝元老伍子胥
历史上对伍子胥的评价是奇才。伍子胥不但善于军事指挥,而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上,都为吴国解决了诸多问题,例如他率众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首建姑苏城,另外,他大兴水利建设,对吴国生产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谓老臣忧国、兴国之典范。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但其父因楚太子被费无忌所诬陷而遭受牵连,结果父兄被杀,伍子胥为了避难,只身逃亡吴国。伍子胥对楚平王也恨之入骨,也为伍子胥后来“掘墓鞭尸”埋下伏笔。由于伍子胥的功高盖世,深得吴王阖闾和后来即位的吴王夫差的喜爱,也为这位老臣的作为深感欣慰。
二、功高震主伍子胥
伍子胥在吴国,深受吴王阖闾倚重,曾多次带兵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自古以来,文臣武将在朝堂上的表现,君王都会时刻关注,怕文臣密谋合议,怕武将拥兵自重,作为一国之君,不得不在权力制衡上“费心思”。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周朝实行的分封制,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故意削弱和分散王公大臣的权力。所以对于功高盖主的王公大臣,这些皇帝们不得不考虑这些人带给皇室的安全隐患。如果他们振臂一呼、起兵造反,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君王有时候也不得不擦亮眼睛看清金銮殿下每位臣子的内心世界。
那么,伍子胥会是这样拥兵自重、起兵造反之人吗,在夫差看来,也不得不防,必要时不得不除也不一定。但翻开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伍子胥根本没有拥兵自重的意思,说到底还是吴王听信小人谗言而致。
三、偏听偏信的吴王夫差
在夫差即位以后,伍子胥一开始受到重用,夫差也像对待长辈一样对待伍子胥。两人在对待越国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越国被打败以后,通过太宰伯噽向吴国讲和,伍子胥却劝夫差占有越国。最终,夫差听从了伯噽的话赦免了越国。过了五年,夫差听说齐国的景公死了,大臣们争权夺利,新立的国君软弱,就想出兵北上。伍子胥却认为,越国的存在就是吴国的心头之患,越国不除,吴国就不能放心北上。两人的政治分歧进一步扩大。夫差并没有听伍子胥的话,还是北上攻打齐国。结果吴国在艾陵打败了齐国,顺带着震慑了邹国和鲁国。这样,伍子胥在夫差心中的地位就显得不再重要了。
要说在攻打齐国的问题上,还不足以引起夫差的猜疑,但另外一件事,可以说是伍子胥在“自掘坟墓”,由于自己的做法欠妥当,最终给自己酿成惨剧。
前文有述,伍子胥是从母国楚国逃难到吴国,在奸佞小人伯噽的谗言下,吴王偏听偏信,认为伍子胥就是一个不忠于君父的耻辱之人,这样的人始终是个祸患,不除掉就会对自己这个君主不利。这就是伯噽的奸计能够得逞的原因所在。而且伍子胥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齐国鲍氏处,尽管他并不是想背叛吴国,可是他的这种行为却给人落下了口实,成为他人谗言攻击的靶子。伍子胥的这种做法尽管是对未来退路着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算不上是明智之举,只能给后人留下借鉴的教训。
-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子产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2024-03-05
-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号称“人屠”的白起是怎么死的? 2023-12-14
-
匡章拥有显著贡献,为什么存在感不及战国四大名将呢? 2024-04-21
-
孔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2023-12-22
-
历史上魏惠王与齐威王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故事 2024-04-11
-
孙膑被庞涓剔去膝盖骨,他后来是怎么报复的? 2024-01-1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