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是什么人?他选择归顺唐朝的原因是什么
- 中文名:屈突通(557~628)
- 字号:字坦豆拔
- 国籍:隋朝→唐朝
- 民族:鲜卑族(先世为库莫奚种人)
-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西安)
- 出生时间:557年
- 逝世时间:628年
- 主要成就:从平杨玄感、平定王世充、功居第一
- 官职:左骁卫大将军 兵(工)部尚书 洛州都督
- 封爵:蒋国公
- 追赠:尚书左仆射,司空
- 地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谥号:忠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今天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屈突通(557~628年),复姓屈突,北周到唐朝时期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儿子。屈突通出生于长安刚毅武略,善于骑射。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民谚有曰:
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民谚内容形容的就是屈突通两兄弟在当时的狠辣名气。什么人能吃进三斗大葱?正常人吃过之后,肯定是辣得浑身难受翻白眼了,可是人们宁肯承受这些痛苦,都不想让跟屈突通接触,可以想象屈突通的“威力”了。
这里着重说一些屈突通。屈突通原为隋朝名将,但为何后来变成了唐朝的开国将领了呢,按理说屈突通这样的硬汉性格,又怎么会选择归顺李渊呢?
一、为国尽忠职守的屈突通
蒋国忠公屈突通是隋朝著名将领,历经隋文帝和隋炀帝两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是一位忠心耿耿、讲气节的大臣,人们也非常爱戴他,深得隋炀帝垂青。屈突通自幼耿直,性格刚烈,擅长骑射。入仕以后,直言进谏,平定叛乱,一直以来战功赫赫。
隋炀帝南巡期间,屈突通被派兵镇守长安,时逢高祖李渊起兵来犯,随后屈突通接连在饮马泉和潼关兵败,战事一度陷入僵持阶段。期间,前来劝降者众多,其中也包括李渊的使者,但屈突通都一一回绝。
隋朝末年,朝廷腐败不堪,天下大乱,屈突通虽然镇压了反隋势力,但是天下的反隋势力却越来越多。屈突通虽然试图守城,但一是兵力悬殊,二是没有支援,此时手下劝他投降。
当时长安在李渊手中,屈突通的家人也被俘虏。屈突通于是准备去洛阳投越王杨栋,让桑宪和镇守潼关。但屈突通一走,桑献河把潼关献给了李渊的大军。随后唐军派人追击屈突通,同时唐军让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劝屈突通投降。但屈突通对儿子说:"我们曾是你的父亲和你的儿子,但现在我们是你的敌人。"于是他命令人们用箭射他的儿子。但就在这时,桑显和对屈突通等人说:"都城已经陷落,你们和关西人民,你们想去哪里?"屈突通等人听后,扔掉武器,向唐军投降。
二、识英雄重英雄,唐王对屈突通礼让三分,硬汉诚心归降
"我无愧于陛下,无愧于天地之神。"
屈突通放下武器的那一刻,他的情绪彻底失控。屈突通知道大势已去,仍然不忘面朝南方,对着隋炀帝喊出了心底的怒号。
可想而知,一个刚正不阿,甚至是大义灭亲的硬汉人设,彻底崩塌,更为重要的是,隋朝在他的见证下,彻底结束了,一个崭新的王朝也即将到来,而自己也彻头彻尾变成了“二臣贼子”。
屈突通被押到长安后,李渊说:"相见恨晚!"屈突通说:"屈突通不能尽臣子之责,被迫而来,是自己王朝的耻辱,他羞于代王。"李渊并不生气,又说:"隋朝的忠臣也是忠臣。"屈便被封为兵部尚书、姜国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是屈突通投降了大唐,而是大唐向屈突通“服软”了。因为李渊被屈突通的气节所折服,有感于屈突通的忠,所以李渊才几度劝降,不忍杀之。
三、屈突通得以善终,位列凌烟阁二十四臣之一
李渊即位以后,屈突通得到重用,他随着李世民平定四方。在王世充平定洛阳的时候,屈突通的功劳很大,没过多久屈突通就被任命为陕西大东银行右仆射,镇守洛阳。在斗争的岁月里,屈突通跟李世民之间不光有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黄袍加身,这其中就有屈突通的功劳。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担心洛阳会造反,就让曾经镇守洛阳的屈突通去了洛阳。李渊见李建成,李元吉已死,李世民已掌权,李渊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即位为帝,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即位后,开始加封有功之臣,屈突通也因有功受到嘉奖。72岁的时候,屈突通因病去世,被追封为忠。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位功臣,屈突通位列14位,唐高宗时,屈突通被追封为司空。
-
薛举是什么人?唯一完胜李世民的名将 2024-02-03
-
玄武门之事后,李世民要怎么去堵住悠悠众口? 2024-01-12
-
李存孝为什么会被五马分尸?真相是什么 2024-01-23
-
唐朝第一美女公主,毒杀父亲最后下场怎么样? 2024-01-02
-
为何说唐朝科举作弊成风?背后有何原因 2024-03-13
-
前半生是小混混,后半生成著名诗人,揭秘韦应物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2024-02-0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