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最后为什么会输?是那些原因导致的?
- 本名:黄巢
- 别名:黄王、冲天大将军
- 所处时代:唐末
- 出生地:山东菏泽
- 出生日期:元和十五年(820年)
- 逝世日期: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
- 主要作品:《题菊花》、《咏菊》
- 主要成就:建立大齐政权、首创高层换届制度和四相制、拉开了唐朝覆灭的大幕
- 政权:大齐
- 年号:金统
在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中,黄巢是个不一样的存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提起黄巢,你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要说起一首诗,你肯定知道: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没错,这首《不第后赋菊》就是黄巢写的。黄巢(820年~884年),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黄巢也算是一名富二代,出身于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虽然很是很有才情的一个帅哥,但就是屡次科考不中,而这首诗,就是他几次名落孙山之后写下的诗句。
虽然黄巢出身于商贾之家,也很懂得经商之道,但为何后来他手下的兵却养不活又带不好呢?下面就来说说,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这段历史。
一、从黄巢起义说起
小时候有才,并不代表长大了就能金榜高中,黄巢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黄巢在几次科考不中的情况下,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后便离开了长安,后继承家产祖业,成为盐帮首领。
乾符元年(874年),全国各地连年发生水旱灾,河南最为严重,朝廷疲于应付,又无良策,最终致使“百姓流殍,无处控诉”。于是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等聚众数千人,于长垣县揭竿而起。后来,黄巢率众积极响应,支持王仙芝,草军声势日渐浩大。
黄巢率兵作战有一大特点:避实就虚,流动作战。此战术后为我党采用过。黄巢从山东老家打到河南遇到阻力,所幸南下江淮,接着转战江浙地区,然后攻取福建,继续南下夺取广州。要知道唐朝时越往南可是越偏僻,唐军防御力量也相对越薄弱。所以黄巢一路势如破竹,一路发展壮大,然后挥师北伐,照样所向披靡。一路从广东到湖南,再到湖北又向东到了江浙,在广袤的南国大地上按顺时针画了一个大圆圈,把唐王朝打得七零八落。
二、身为“齐王”,黄巢都干了什么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汉高祖刘邦进城时有约法三章,但黄巢作为后起之秀,却忽略了这一点。初进长安,黄巢大军深受欢迎,而且起义军还是比较规矩的,但时间一长,就慢慢的露出了流寇的劣根性,而黄巢却疏于管理,最后导致管理失控,草军开始了生杀予夺,一时间,富庶的长安由人间天堂变成了人间地狱。
《新唐书·逆臣下》:“甫数日,因大掠,缚棰居人索财,号‘淘物’。富家皆跣而驱,贼酋阅甲第以处,争取人妻女乱之,捕得官吏悉斩之,火庐舍不可赀,宗室侯王屠之无类矣。”
历史上对于黄巢有很多争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巢曾经实行的捣人而食。在缺乏军粮的的时候,把城里的一些老弱活人碾成肉J做军粮,这等行径令人发指。有人否认这个说法, 但是史书确实是有记载的。
正如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所言:“秦朝时候天下大乱,出身亭长的汉高祖气量大,能容人,又不滥杀人,所以很快就统一了天下。将军(朱元璋)能学习汉高祖,定当成就大业。”朱元璋照做,果然成功;而黄巢、李自成却没有如此,最后导致失败。这里其实蕴含了一个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三、黄巢起义的历史局限性
在自立为王之前,黄巢为了报复此前的广州军民,他竟然做出了“屠城”的恐怖行径。《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死于屠刀下的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便多达12万人。10世纪阿拉伯学者马素第的《黄金草原》一书则称遇难的外国人数量是20万人。也许这些数字有夸大的成分,但黄巢屠城是不争的事实。
黄巢在洗劫财物的同时,还对原唐朝的官员重新洗牌,凡是三品以上的全部不用,只有四品以下的才可以官复原职。这使得唐朝很多旧官不愿归附。对此,黄巢开始“亮剑”,缉拿唐朝高官,并且规定:凡是私藏唐朝曾经的高阶官员者一律格杀勿论。结果导致宰相、左右仆射和太子少师等人都被黄巢屠戮殆尽。黄巢作为起义军的首领,不能施以仁德,这是他根基不稳的致命因素。
在“齐王”宝座上,黄巢在宫廷里淫乱无度,宫廷外,黄巢军队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黄巢起义夹杂着很多的历史局限性,显而易见。首先,作为农民起义军,这支起义军在理论上缺乏先进的思想认识和优秀的指挥策略;其次,没有笼络人心,没有建立精英团体,没有优秀的人才;第三,杀伐太重,背离人心,得不到后续支持;第四,根基不稳,起义军转战大半个国家,没有建立自己的根据地,难以设立屏障;第五,军纪不严,与匪寇无异,从进入长安后的表现可见一斑。
四、失败后的决绝
公元883年,唐朝将军李克用对黄巢义军进行了大决战,结果李克用大获全胜,黄巢只好率领15万士兵从长安城落荒而逃。可是,在逃跑前,黄巢再做惊人举:将长安城付之一炬……在流亡途中,黄巢依然对河南、山东地区的平民百姓进行杀害。
纵观黄巢起义的失败,虽然自己曾经富甲一方,但作为起义军的首领,他根本不懂得与民休息,不具备一国之君的能力和胸襟,也没有做出具有威慑力的举措来治理自己打下的江山。认识的狭隘和片面性,最求享乐与安逸,加上手段残忍,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想想看,这样的政权用民间俗语来说就是: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
-
为什么说李治是个懦弱无能的皇帝?却使帝国疆域达到鼎盛 2024-01-15
-
来俊臣:唐朝第一酷史,他最后结局怎么样? 2024-02-29
-
李世民下令放400死囚回家探亲,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2024-02-22
-
顾命大臣是什么?历史上能善终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2024-01-14
-
李渊选择主动退位是因为什么? 2024-04-28
-
李世民都没有对功臣下手 朱元璋为何没有学习效仿 2024-04-2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