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发动北伐之后司马懿的表现怎么样?
- 中文名:司马懿(公元179年~公元251年)
- 别 名:仲达
- 国 籍:三国曹魏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
- 出生日期:公元179年
- 逝世日期:公元251年
- 职 业:政治家,军事家
- 主要成就:抵抗诸葛亮北伐,屯田水利,平定辽东
- 屯田水利,灭公孙渊
- 官 职:太尉、太傅
- 谥 号:(文贞)→宣文→宣王→宣皇帝
- 庙 号:高祖
- 封 爵:舞阳侯
- 享 年:73岁
- 葬 处:首阳山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他为了刘备的事业出谋划策,鞠躬尽瘁。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诸葛亮北伐中原,五次对魏国用兵,虽然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但是,却以弱小的力量将强大的魏国打的几乎没有招架之力,比如,斩王双,杀张郃等。在北伐中,魏国统帅司马懿,被诸葛亮打的非常惨,多次狼狈败走。
奇怪的是,司马懿多次败给诸葛亮,为何魏国皇帝没有惩罚司马懿呢?皇帝为何不治司马懿的罪?
诸葛亮将司马懿打的有多惨?诸葛亮曾派魏延、高翔、吴班等人,击败魏军,斩首三千多敌军,缴获弓弩三千多张,大获全胜,司马懿退回营寨,不敢出来。
这件事在《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记载: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司马懿被人讥笑,害怕诸葛亮就像害怕老虎一样,司马懿明明受辱,但是,却依然不出战,甘愿受辱,好像脸面对自己来说,都不重要了。
《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
司马懿战败,损兵折将,也给魏国丢了脸,按理来说,魏国皇帝应该惩罚司马懿才对,俗话说,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如果战败不罚,这不是赏罚不明,难以服众吗?以后的仗还怎么打?
魏国皇帝不但不惩罚司马懿,不治司马懿战败的罪,相反,还下圣旨,明确告诉司马懿,不要与诸葛亮交战,只坚守,也就是说,皇帝让司马懿不出战。
《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记载: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固请战。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
有人说,诸葛亮根本打不过司马懿,司马懿这是策略,要利用诸葛亮军粮不足,运粮困难的短板,慢慢拖死诸葛亮,司马懿并不是害怕诸葛亮。
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诸葛亮说过,司马懿要是有把握能打败我,为什么还会千里迢迢去向魏国皇帝请战呢?他直接把我打败,不是更好吗?
《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於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诸葛亮说的很有道理,你司马懿如果有信心能把我打趴下,为何不行动?难道司马懿打了胜仗,皇帝会惩罚司马懿?司马懿千里迢迢向皇帝请战,不是多此一举吗?
现在,回到正题,司马懿被诸葛亮打的惨败,魏国皇帝为何不惩罚司马懿?
这是因为,其一,诸葛亮确实有本事,很会用兵,魏国的大将,没有人是诸葛亮的对手,换成谁都会败给诸葛亮。
其二,如果惩罚了司马懿,魏国就没有人能抵挡诸葛亮了,司马懿是唯一能撑得住魏国台面的人,换了谁都不行。
其三,司马懿战败,不惩罚司马懿,让司马懿感恩戴德,心存感激,为魏国更加卖命。
-
文武双全的程昱在赤壁之战后为何就销声匿迹了? 2023-12-26
-
三国时期最好色的大臣是谁?75岁还生了个儿子 2023-12-28
-
许褚曾被张飞刺中,侥幸逃脱后结局如何? 2024-02-07
-
曹丕本来可以消灭蜀国 曹丕为什么却坚持进攻东吴 2024-01-14
-
为什么后世很多人对田豫不熟悉?他为曹魏做了哪些贡献? 2023-12-25
-
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 正史上的关羽很厉害吗 2024-04-2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