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聪明绝顶都被曹操杀了 曹操为何没有杀司马懿
- 中文名:杨修
- 别 名: 杨德祖
- 国 籍:东汉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东)
- 出生日期 :175年
- 逝世日期: 219年
- 官职: 主簿
- 主要作品:《答临淄侯笺》、《节游赋》、《神女赋》
- 典故:杨修捷对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 中文名:司马懿(公元179年~公元251年)
- 别 名:仲达
- 国 籍:三国曹魏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
- 出生日期:公元179年
- 逝世日期:公元251年
- 职 业:政治家,军事家
- 主要成就:抵抗诸葛亮北伐,屯田水利,平定辽东
- 屯田水利,灭公孙渊
- 官 职:太尉、太傅
- 谥 号:(文贞)→宣文→宣王→宣皇帝
- 庙 号:高祖
- 封 爵:舞阳侯
- 享 年:73岁
- 葬 处:首阳山
对曹操为何斩杀聪明绝顶的杨修,却不杀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曹操出兵汉中时,命人抓住主簿杨修,手起刀落,砍掉了他的脑袋,并将头颅挂于军营门外。杨修被杀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只“鸡肋”,不过背后还有两个真正的原因。
杨修的罪名是“扰乱军心”。
曹操此次出兵是为了征讨刘备,可是却陷入了困境,主动攻打不能胜利,撤退又怕被人嘲笑。
这一日,夏侯惇来请示夜间军令口号。曹操正在吃鸡,随口说:“鸡肋!”
这个口号虽然让夏侯惇非常迷惑,但是他依然遵循军令,将口号通知到各位将领。
杨修听到后,立即吩咐随行军士收拾行囊,准备撤退。
夏侯惇很惊讶,立即来请示杨修。
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明天一定会下令班师回朝。”
夏侯惇佩服得五体投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整个军中都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回家。
曹操得知后,大怒。以造谣生事,动乱军心为由,令刀斧手把杨修就地斩杀,并将其头颅挂于辕门之外。
杨修临死前,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就是说我知道我已经死得太晚了,我早就该死了。
杨修之死,让许多人心中凛然。
司马懿更是窃喜中混杂着后怕,如果自己稍有行差踏错,死的就是自己。
他知道,曹操对他更为忌惮,曾经说过他有狼顾之相。
可是,曹操为什么没有杀司马懿,反而杀了杨修呢?
杨修到底做错了什么?
司马懿与杨修,曾经都得到过曹操的欢心
曹操非常爱惜人才,四处招贤纳士。
只要他认为是能人,都会想方设法,不惜软硬兼施,笼络到手下,为己所用。
司马懿就是曹操费尽心机招揽的人才。
最初司马懿嫌弃曹操名声不好,见他把汉室已经架空,必遭后世唾弃。
他不看好曹操,也不想跟着他被天下人辱骂,因此一直装病不去做官。
司马懿假称患了麻痹症,突然瘫痪,不能行动,生活无法自理。
多疑的曹操并不相信司马懿的说辞,派杀手假装刺杀司马懿,想让他露馅。
没想到司马懿的心理素质超常,面对就要刺到心口的刀尖,赌上性命,一动不动。
曹操无计可施,不得不相信司马懿是真的瘫了。
《晋书·宣帝纪》中记载: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
就这样装病装了七年,司马懿还是拗不过曹操,被逼出山了。
由此可见,司马懿的隐忍功夫是相当的了得!
曹操花了七年多的功夫,才将司马懿请出山,对司马懿的才华是相当的欣赏。
司马懿心机深沉,既然不得不辅佐曹操,就摸准了曹操的脾气,掩盖起所有野心,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终于骗得了曹操的信任,对他委以大任,一路升级到宰相。
相比之下,杨修的出仕就相对平淡得多。
杨修出身汉魏名门弘农杨氏,父亲是太尉杨彪。
顺其自然,杨修21岁就被推举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任丞相府曹操的主簿。
最初杨修的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欢心,曹操对他也很器重。
《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中这样记载:“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杨修的职务相当于曹操身边的机要秘书,曹操将府内的大小事务一应交给杨修负责,可见曹操也曾经非常赏识他。
那么,同样有旷世奇才的两个人,为什么结局会如此不同?
杨修身死的两个原因
1】杨修恃才放旷,不断扯下曹操的遮羞布
杨修确实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只是他不揣摩上意,也不懂得收敛,屡次让曹操难堪,曹操对他积怨颇深。
曹操多疑善妒,喜欢保持神秘感,什么事情都只说一半,不愿意说得太透彻。
情商高的下属,往往懂得看破不说破,在上级面前藏拙,等着领导来解读。
可是杨修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屡次得罪曹操。
阔门:
曹操曾经叫人建造了一座花园,完工后曹操亲自验收,他没有提什么意见,只是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字“活”。
众人不解其意,杨修看了,说:“门内一个活字,是阔。”
于是,杨修没有请示曹操,私自命人将门改小了。
一合酥:
西凉刺史马腾进献曹操一盒酥,曹操提笔在上面写了“一合酥”三个字。
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都分着吃了。
众人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杨修回答道:“盒上写明‘一盒酥’,那意思分明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丞相的命令,我们怎敢违反?”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无关紧要的小事,曹操虽然心里不喜,但还不至于动了杀心。
可是,杨修屡次揭露了曹操隐秘的内心,让曹操大为反感。
梦中杀人:
曹操怕有人暗杀他,因此吩咐侍卫说:“我梦中好杀人,我睡着的时候,不要靠近我。”
有一次曹操白天在睡觉,被子掉落到地上。侍卫紧忙将被子拾起来,盖在他身上。
曹操跳起来拔剑杀死了侍卫,然后继续睡觉。
后来他醒来的时候,假装吃惊地问:“谁杀了我的侍卫?”
大家以实相告,曹操痛哭,说自己梦中杀人,实际上自己并不知道。
大家都信以为真。只有杨修叹息说:“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你们在梦中!”
曹操听说后,感觉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对杨修非常愤恨。
更让曹操憎恨的是,杨修做事没有分寸。往往将小聪明用于军国大事,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鸡肋”事件中,杨修如果只是将自己的猜测在周围两三人中炫耀一番,与以往的事件也差不多。
可是,他只根据一句“鸡肋”口令就让随行军士收拾行囊,从而影响了整个军队,架空了最高统帅。
如果此时有紧急军情发生,军心已经涣散,最高统帅该如何处理呢?
曹操用“扰乱军心”来治罪杨修,其实也并不为过。
不过,毕竟当时没有什么紧急军情,杨修的影响有限。如果没有以往的积怨和更深层次的而原因,曹操可能不至于将杨修处死。
面对曹操,司马懿的手段显然老辣圆滑得多。
三马食槽:
曹操晚年时,做过一个梦。
梦中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曹操觉得这个梦很奇怪,“槽”谐音曹。
他认为,三马食槽就暗示着三位与马有关的人要吞并曹魏政权。
于是,曹操先是找借口杀掉了马腾,随后,他又想到了司马懿。
面对曹操的威逼,司马懿做了三件事:
尽心竭力为曹操做事,态度谦卑。
更加卖力地讨好赏识自己的曹丕,让他去说服曹操,消除曹操的戒心。
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解除了关羽发动的樊城之战的危机。证明了自己是个能力超强的人才。
曹操既舍不得杀了司马懿,也碍于曹丕的面子,不能杀了司马懿,司马懿得以逃过一劫。
司马懿和杨修都是聪明人,一个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降低姿态,讨好曹操。一个放浪形骸,随心所欲,惹曹操反感。
性格决定命运,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更深层次的原因,杨修站错了队
杨修的才能曾经得到曹操的看重,也引起曹丕和曹植的拉拢。
最初杨修和两兄弟都维持着不远不近的关系,后来他选择了投靠曹植。
按理说,以杨修这样聪慧的人,应该能够看出曹丕更有成为帝王的潜能,他为什么会选择曹植呢?
最主要的是,杨修恃才放旷,曹植狂放不羁,两人都是文人脾气,颇有些知己之感。
杨修愿意辅佐曹植,有些“士为知己者死”的意味。
曹植和曹丕各有优势,曹操在扶植曹丕还是曹植这个问题上纠结了许多年。
为了选拔满意的继承人,曹操喜欢出些问题来考兄弟俩。
刚开始,曹植的回到总是让曹操非常满意。
可是时间久了,曹操发现情况不对,曹植的回答太迅速了,好像事先做过准备一样。
经过一番追问,曹操才明白背后的猫腻。
原来是杨修利用自己对曹操的了解,揣度曹操的意图,准备了很多曹操可能会问的问题。事先准备好各种回复答辞,让曹植背好。
等到曹操来问话时,曹植就按照资料,做出相应的回答。
杨修还公然干涉曹操对两个儿子的选拔测试。
有一次,曹操叫两个儿子出城门,却命令守城人不要放人出外,看他们谁有急变和智谋。
杨修教曹植,如有人敢阻挡,便斩杀他。
曹植虽然成功出城,却不是因为自己的才智,而是依仗杨修的主意。
如此种种,杨修利用自己的聪慧,帮助曹植作弊。破坏了曹操选拔世子的游戏规则,让曹操的策略无法顺畅实行下去。
当曹操选择了曹丕作为继承人后,就无法容忍杨修了。
他认为,曹植对杨修言听计从,很容易让杨修左右。杨修一定会帮着曹植给曹丕制造麻烦,可能会引起政权动荡。
因此,杨修必死无疑。
而司马懿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一向以利益最大化作为人生准则。
以他察言观色的能力,不难看出曹操更心悦曹丕。
司马懿在曹丕面前,谦卑恭顺,又显示出卓越的能力,这样的人,谁能不喜欢呢?
其实以司马懿见风使舵的能力,万一曹操选择了曹植,他也一定会立即转而投靠曹植。
总之,司马懿是不会像杨修一样感情用事,他为自己选择的靠山一定更为稳妥。
写在最后
曹操聪明一世,却没有想到,曹丕早死,后来篡夺曹魏天下的,正是司马家族。
如果他当时选择曹植作为继承人,以杨修的性格和节操,应该不会做出抢夺曹魏政权之事。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纵使绞尽脑汁筹谋,终究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
-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 2024-05-09
-
历史上史涣的本事怎么样?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2024-04-26
-
程普:东吴一代老将,他最后结局怎么样? 2024-02-23
-
韩馥是什么结局?三国中死得最窝囊的武将 2024-02-13
-
刘备出征为什么从来不带上诸葛亮?原因是什么 2024-01-12
-
诸葛亮和刘备关系是什么样的?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吗 2023-12-3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