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五次北伐两次大胜 为什么还说诸葛亮北伐失败了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对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两次取得大胜,为何很多人却说他北伐失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之中,有武力之人颇多,有智谋之人也不在少数,但最为有名的莫过于诸葛亮。《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可谓是神一般的人物,他不仅料事如神,而且谋略过人,猜测人心的能力更是无人能及。
中国古代有一幅对联,十分透彻的概述了诸葛亮的一生,上联为:“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为:“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虽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然而他的五次北伐中,有两次大胜,但很多人都说诸葛亮的北伐很失败,这是为何呢?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发生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天,以疑兵之计攻打魏国,并且是有成效的。然而,诸葛亮却因马谡“失街亭”而被迫退兵,陇西三郡,得而复失。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发生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天,他与东吴联合攻打魏军,但是在陈仓久攻不下,最终不得已粮尽退兵。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发生在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这一次战争之中,诸葛亮派遣将士陈式攻占武都、阴平二郡,魏国大将郭淮带兵援救也被其打败,最终蜀国得到了两郡,此战可谓是大胜。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发生在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此战之中,诸葛亮发明了木牛运车,并且包围了祁山,歼灭司马懿主力,斩杀了张郃,本来胜利指日可待,却由于李严运粮不继,导致军中粮绝不得不退兵。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发生在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此战之中,诸葛亮发明了流马运粮,从斜谷发兵,占领了武功五丈原,但却因为没有占领北原,而与司马懿相持百来天,最终因为粮草问题退兵。
多次因为粮草的问题,而错失良机的诸葛亮十分受挫,便计划在魏国领土范围内分兵屯田,希望能在下一次的战争中,取得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天有不测风云, 诸葛亮没有等到这一天便病逝了。
由此不难看出,在诸葛亮五次北伐过程之中,只有第三次和第四次可以说是胜利的。第三次诸葛亮获得了土地,第四次击杀了魏军主力,挫伤了敌方士气。
虽然如此,蜀国之中,却无人称赞此事,也许是因为有人看出了诸葛亮多次征战,劳民伤财,也可能是因为朝中许多人对诸葛亮的嫉妒之心,也有可能是因为看到,诸葛亮并没有将胜利的果实带给蜀国。但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想法,都注定了诸葛亮的北伐之战,并不能受到人们的称赞。
参考文献:《三国志》、《蜀记》
-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作战勇猛,性格孤傲 2024-05-27
-
马抗:马超的弟弟,他真的自己创立了一个国家吗? 2024-02-23
-
刘备为什么要传位给刘禅 刘备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 2024-05-27
-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仅仅是因为开颅手术吗 2024-01-10
-
刘理:三国时期蜀汉宗室,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2024-05-01
-
刘备与曹操为什么都说周瑜会割据荆州自立? 2023-12-2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