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杨玄感不造反的话 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
- 中文名:杨广(569~618)
- 别名:杨英、阿麽
- 国籍:中国(隋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大兴(今西安)
- 出生日期:569年(己丑年)
- 逝世日期:618年4月11日
- 职业:亲王→太子→隋朝皇帝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统军灭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开科取士、修隋朝大运河、完善科举制度、开凿大运河、善属文;声名籍甚,冠于诸王、迁都洛阳,定中华正韵
- 代表作品:《春江花月夜》《饮马长城窟行》《江陵女歌》
- 谥号:炀皇帝、闵皇帝、明皇帝
- 庙号:世祖(杨侗尊)
- 葬处:江都宫西吴公台→雷塘
- 年号:大业:605年—618年3月
- 外貌:美姿仪
对如果没有杨玄感的造反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到隋朝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的王朝,和秦朝一样都给后来的强大的王朝做了嫁衣。提到隋朝的皇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杨坚反而是亡国之君杨广。杨广可期是比较“作”的一个皇帝,虽然是心怀大志,但是在位 14 年的时间里经建东都、开离运河,可谓是劳民伤财、搞得民怨沸腾,而隋顿灭亡的导火索却是杨广三征高句器。很多人对杨广三征高句丽表示疑问:如果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的时候没有杨么感的造反,还会失败吗?
我们都知道杨广虽然说是一个亡国之君,但是他也不乏是一个胸怀壮志的雄主,他看出来了高句丽的存在对隋朝以后存在的隐患,杨广本身也有开疆拓土之心。所以他才不遗余力的三征高句丽。第一次高句丽的时候杨广算是倾尽全力,调集了百万大军。本来想一战吞并高句丽的,没想到第一次却是轻敌冒进加上杨广不愿意放权。导致了百万大下惨败面归!而第二次东征高句丽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负责后助补给运输的杨去越突然贩变,杨广不得不班师还朝!而如果第二东征离句丽没有发生杨玄您的版及杨广必定能够拿下高句丽!
因为第二次东征高句丽的时候虽然在河北、山东发生了民变,但是并没有成气候,只是小打小闹的,况且第二次征高句丽的时候,杨广已经汲取了上一次惨败的教训了,命令诸将可以便宜行事,分道攻城,这一次没有了杨广的掣时,杨义臣、宁文述、来护儿也放开了手脚,水路、陆路、两路夹击,。连打了好几个胜仗,直逼平壤城之下,在隋车的八轮楼车攻击下,眼看就使收进平壤城了,没想到随朝后院起火,发生了杨玄感的造反的消息,在高句丽的随军被指断了补给。如果没有发生杨玄感的造反的事情。杨广就能彻底的攻下平壤城,攻下了高句丽的国都也等于是胜利了!
从以上分析来看,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的时候如果没有发生持玄趣的适反的这一件事,杨广必定能够拿下平墙城,这将是一个决定性的胜利,第二次征高句丽就不好无功而返,必将取得胜利!你们认为呢?
-
隋炀帝为何赐死外甥女宇文娥英? 2023-12-10
-
杨昭:隋炀帝杨广嫡长子,生性谦和谨重,有君人之量 2024-04-04
-
高开道降唐又叛唐是因为什么?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2024-05-06
-
秦叔宝和尉迟恭为什么会成为门神?原因是什么 2024-02-03
-
杨瓒:隋武元帝杨忠第三子,曾数次阴谋图害隋文帝 2024-04-05
-
他是杀尽前朝皇室的开国皇帝,历史上评价如何? 2024-01-3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