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早期不论是依附谁都会受到尊敬,是因为什么?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刘备在早期不论是依附谁都会受到尊敬,是因为什么?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刘备在赤壁大战之前,确实依附过很多势力,原因当然是他出身寒微,在世家横行的东汉末年,出身不好实力又差的势力很难获得世家的承认。
没有世家的承认和帮助,就无法获得稳固的根据地,没有根据地就不算是诸侯,对别人没有威胁,另外,刘备早期在北方打拼时,曹操、袁绍这样实力强劲的诸侯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只能先依附他人,从而获得生存机会,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徐州,还分别先后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当时的刘备估计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有苦说不出。
不过,刘备也因为实力不强的缘故,才能让众多诸侯们放下对他的警惕心,诸侯们或许认同刘备会带来一些小麻烦,但大多不认为无世家支持、无地盘、无地位的三无刘备能对自己争霸天下的布局有威胁。
而且,刘备能到处吃香的最重要原因不光是他吹嘘的汉室宗亲身份,而是刘备在混迹北方时,北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
诸侯们各自为战,为了最终的胜利,必须要显示出自己的肚量,尽量优待和尊重有着汉室宗亲身份的刘备,会给收留他的诸侯带来名声上的好处,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投奔。诸侯争霸,名声很重要,人才也很重要,谁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者,谁的胜算就更大。
反之,杀掉刘备却没有任何好处,或许还会背上一个嫉贤妒能的坏名声,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无论真假,都对他到处就食产生了积极作用,姓刘的没有合适的理由,不好杀。
刘备因为势力弱,只能配合其余诸侯,帮助公孙瓒打袁绍,帮助陶谦打曹操,帮助曹操打吕布,帮助袁绍打曹操,既能给依附的诸侯帮助,又因为势力弱不受猜忌。
刘备谁都打过,可谁都能暂时容忍他,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本事,而且刘备善于利用时势,比如,他早先依附在同学公孙瓒麾下时,曾在青州配合公孙瓒牵制死敌袁绍,可当他被曹操从徐州赶跑后,去投奔袁绍时,袁绍居然前出两百里地迎接他,史载:
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
为啥?此一时彼一时也,此时的刘备已经摆明了车马和袁绍的死敌曹操敌对,还得到了汉献帝的认可,获得了东汉朝廷赐予的左将军的职位,能给袁绍带来政治上莫大的好处,且熟知曹军虚实,袁绍当然要给刘备面子,也就不计较曾经敌对过的往事了。
刘备一生最危险的时候,是在和曹操共同击败吕布后,和曹操一起回到许昌,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可不好过,曹丞相杀人可不眨眼的。
可当时的曹操也因为北方没有统一,有袁绍这个大敌,不得不善待主动投奔过来的刘备,宁愿用煮酒论英雄的方式来刺激刘备,也不方便直接对刘备动手。
换到煮酒论英雄的八年之后,已经统一北方的曹操可就没那么好脾气,孔融名气大不大?敢骂我?直接杀掉,司马懿不愿意来效力?直接发话不来就抓。
而没有统一北方之前,孔融骂他,忍,司马懿屡召不来,也忍。这个时候,刘备如果还在曹操那待着,十个刘备也被曹操杀了,这同样是时势,曹操没有击败袁绍之前,底气不足,还不敢乱杀人。
刘备崛起前的最后一站是荆州,因为名声好,刘表开始猜忌他,史载:“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可刘备能帮助刘表拦住曹操南下。
即使拦不住,也能做个合格的炮灰,对荆州有利用价值,何况,刘表也要顾忌名声,大家都是姓刘的亲戚,赶跑或杀掉刘备都不好对天下人交代,刘备因此得以在荆州对北方的前线新野站住脚。
所以,刘备虽然在赤壁大战之前到处寄人篱下,可危险还真说不上,诸侯们乱战时,能有一些助力是求之不得的事,刘备兵马不多,无根据地,没有大威胁,还多少能打一打。又大嘴巴到处宣扬自己是汉室宗亲,政治上能给所依附的诸侯带去不少好处,故而到哪都能获得一定的尊重。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2023-12-12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2024-04-20
-
刘备为什么打不过曹操?原因是什么 2024-01-13
-
吕布为什么会被成为三国第一?原因是什么 2024-01-13
-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 为什么会被刻画如此仁德伟岸 2024-02-25
-
贾诩是怎么让汉室灭亡的?他做了什么 2024-02-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