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传奇皇帝李世民死前究竟把皇位给了谁?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李世民是唐朝的传奇皇帝!那么关于他到底传位给哪个皇子你知道吗?下面跟历史名人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李世民一生为国为民,在唐朝建立起后并没有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带兵出征塞外,那时候李世民还未是唐朝的王帝,在四方征战那几场,战役中。李世民都是亲身参与的,在这四场战役中,李世民为唐朝铲除了来自西方的威胁,巩固了唐朝的北方统治。还一举歼灭了中原的两大势力,世德,唐朝取得了华北地方区的统治权,就连著名的太原起兵也是李世民的谋略。像这样的有谋有勇的李世民,果真是一代贤君啊。
要说起李世民最大的成就是什么,那当属贞观之治了。贞观之治的开始为开元盛世的出现,打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所以奠定了唐朝两百多年的百年基业。李世民特别注重史治的清明,所以曾经还命李靖等人,去考察全国各地的风评,又亲自选派地方官员,将功过,写在宫内的屏风上,以作为升降奖罚的依据。
又查访民间疾苦和政治的得与失,朝廷上百位官员各经其能,所以直接提高了唐朝政府的管理效益。李世民不光在政治上做的非常的好,而且在军事上,李世民也毫不逊色。在唐朝,面对突厥的冒犯后,市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了,突厥,随之,在把高昌,龟兹,吐谷浑等地方评定之后,唐朝名声大,噪声望远播,四方都为之敬服,不敢造次。
唐朝经过23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安康乐业,经济发展得到了稳定。那时唐朝的人口竟达到了380万,多人。所以为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年间的大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个结实的基础。所以说李世民是多么厉害,所以不亏为一代明君。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打为以后的大唐盛世,打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如果不是李世民的管理,可能以后都没有大唐盛世的出现,李世民真是一代贤君。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在那个“嫡长子继承制”的年代,下一任的皇帝应当是正房皇后的儿子。李世民的正房长孙皇后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常山王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
常山王李承乾是正房皇后的长子,唐太宗李世民起初将他立为太子是天经地义、无人可辩驳的事情,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李承乾将成为下一任皇帝,只可惜“意外”还是来了。这位李承乾太子因为有腿疾,形象不是很好,加之平日里性情不稳重,爱胡闹,后来甚至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动下密谋造反,事情败露后,李世民非常生气,废掉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将他贬为庶人,发配到了黔州。
原太子被废除了,总要有新太子即位,而这个新太子,又必须要有在未来能够继承皇帝之位的能力,这时候,相貌俊朗、才华横溢、肃穆沉稳的魏王李泰,逐渐得到了李世民的重视。
李世民开始宠信李泰,想要立他为太子,并且认为以李泰的能力和想法,未来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可是李世民这么想,他的大臣却有不一样的看法。李世民的心腹大臣褚遂良跟李世民细细地分析了一番,说如果立了魏王李泰,以他的性格,在成为皇帝之后,必然不会放过曾经的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说不好还会对他们两个动了杀心。如果皇上想要立李泰为太子,就很有必要先安排好李承乾和李治的安全问题,尤其是李治。但是李治的性格温文尔雅,是个公认的“糯米团子”,如果能将他立为太子的话,那李世民就不用担心另外两个儿子的安危了。
李世民听完觉得很是发愁,因为他自知立李泰为太子后,他是保证不了晋王李治的安全问题的。
于是,在第二天,李世民召开了群臣大会后,留下了几个心腹,商讨立太子这一要事。李世民说着说着开始痛哭,实在是不知道立谁好,越想越苦恼,一头就要往床上撞,被长孙无忌拦下。李世民拔出了腰间佩刀,不想让别人靠近他,褚遂良见机冲上前一把抢过了他的佩刀,交到了李治的手中。
至此,李世民也不多说什么了,命李治为太子,众群臣俯首拥立,太子风波瞬间平息。
在李世民死后没有多久,朝廷势力最大的是长孙无忌。作为一个皇帝,看到臣子拥有很大的权利,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会想着把权利拿回来。李治不仅这样想了,同时还采取了行动,他运用了很多的办法,最终把长孙无忌赶出了京城,重新把权利给夺回来了,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李治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李治也是一个虚心请教、知错就改的皇帝,年轻时候的李治身体还是不错的,有一次他外出游玩,刚好碰上了下雨,然后他就问臣子穿什么衣服可以在下雨的时候去外面游玩,同时也不会弄湿衣服。这也是一位耿直的大臣,他直接跟李治说,下雨的时候并不适合出来游玩,皇上可以挑一个阳光明媚日子出来游玩。一般的皇帝听到这样的回答,肯定是要治臣子的罪。让人没想到的是李治没有怪罪这位臣子,还听取了他的建议,从此就再也没在下雨的时候出来游玩过。
李治在处理民生问题上,也是有很大的功绩的。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要像农民百姓收取赋税,有的皇帝收取赋税特别多,就导致民不聊生,最后还推翻了皇帝的统治。像李治在收取赋税这一方面,也是听了臣子的建议,减少了农民百姓的赋税,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幸福的事情。所以在李治当皇帝的期间,普通老百姓的人数也是增加了许多,只有收入增加了,才会去生更多的孩子,才养的活更多的人。
年纪大一点的李治身体就不太好,需要经常看御医,古代皇帝很多人都觉得吃丹药可以得道升仙,长命百岁。李治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他不会去吃什么丹药,也不会去山上请什么道士来皇宫,一切听从御医的安排。这说明李治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在这一点上是很多皇帝比不上的,毕竟古代历史上吃丹药死的皇帝有很多,不在少数。
在军事上李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以说还超越了他的父亲李世民。李世民一直把当时的高句丽当成心腹大患,而且李世民还自己率领军队去跟高句丽打过仗,不过结果不太理想,在死之前一直是李世民的心病。李治也知道李世民的想法,所以李治在当政期间多次派大将攻打高句丽,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把高句丽给灭掉了,让唐朝的地域板块又增加了许多。如果让李治去领兵打仗的话,肯定是没有他父亲厉害,但是他在选举人才方面还是特别有眼光的,高句丽的事件就说明了他的眼光非常好。
我们回到李治跟武则天的话题,大家都知道,武则天还是李治的小妈的时候,这两个人就在一起了。武则天是一个很强势的人,这样就称的李治比较弱势了,但是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我们能知道李治并不是一个弱势的人。李治跟武则天一共生了六个孩子,作为一个皇帝,能和同一个女人生这么多孩子,如果没有很深厚的感情是做不到的,更何况武则天还比李治大,皇帝一般都喜欢年纪比较小很多的女人。李治的孩子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他和武则天生的,这也可以看出来李治是非常宠爱武则天的。
李治在他的统治后期,处理朝政事情上面有很多武则天都是参与的,李治是最了解武则天的一个人,他不知道武则天会有当皇帝的想法吗?他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并没有去打压武则天,是因为他能力不够吗?像他处理长孙无忌以及攻打高句丽的事件来看,李治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并不是一个纸糊的皇帝。他会这样百般纵容武则天首先他也是相信武则天的能力,第二个应该还是他非常的宠爱武则天,这种宠爱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皇帝与皇后之间的感情,这也是成就了武则天的重要原因。不过我觉得李治也是猜中了开头没有猜中结尾,他知道武则天最终会成为统治者,但是没想到武则天还会养小白脸,如果他知道这些还会成就武则天的霸业吗?这个就不知道了,只有李治知道。
最后来说说李治为什么会被后世说的如此不堪?主要还是因为大家不喜欢女的做皇帝,讨厌武则天。
-
同样是大权在握,为何吕雉不敢像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帝? 2024-03-19
-
唐朝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他的一生都有哪些作为? 2024-03-17
-
长孙无忌为何他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他是不是奸臣 2023-12-17
-
唐朝“救时宰相”姚崇辅佐了哪几任皇帝 2023-12-20
-
李渊去世以后,他后宫那些妃子最后怎么样? 2024-02-03
-
唐朝宰相韩休是个怎样的人?总爱和皇帝顶撞 2024-03-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