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原本可以效仿武则天称帝 刘娥为何没有那么做
- 中文名:武曌(公元624.2.17~公元705.12.16)
-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武后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利州,另有长安、洛阳等说
- 出生日期: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 职业:唐朝皇帝、政治家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神宫大乐》等
- 谥 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 年 号: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 陵 墓:乾陵
你真的了解刘娥离女皇仅一步之遥,为何没效仿武则天称帝吗?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古代的性别意识比较强烈,通常男主外女主内,重要的朝堂政务由男人负责,后宫是皇室女人主要的活动场所。为了防止外戚干政江山易姓,很多皇帝会明令禁止后宫女人干涉政务。可还是有不少位高权重的太后或皇后独掌大权后垂帘听政,由于根基不稳没办法名正言顺的称帝。女人临朝听政时须隔着一层帘,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
01近在咫尺的皇位
站的位置越高想要得到的就更多,垂帘听政的最后都难逃取独裁专政的命运。皇后刘娥一生中垂帘听政长达11年之久,自始至终都不曾取而代之。宋真宗晚年时卧病在床,病情严重到没办法下床处理朝政,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宋真宗只好将重任委以刘皇后。刘娥临危受命刚工作两年,宋真宗就驾崩了,留下了年仅11岁的太子赵祯。
皇位顺理成章落在了照针头上,可新帝尚且年幼,没能力处理国家政务,受先帝所托刘娥只好继续垂帘听政。刘娥将朝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早在赵祯成年前就已经具备顺势取而代之的能力。况且刘娥在位时为国家大事兢兢业业,她的才华和头脑有目共睹。宋真宗生前刘娥是他最爱最信任的皇后,去世后又为宋朝辛苦操劳。
随着赵真的年龄越来越大,众臣皆知,新帝临近成年就是他继承皇位的时候。于是就有机灵的大臣背地里给刘娥献了一幅名叫《武后临朝图》的画,还委婉的说了一大番耐人寻味的话。话里话外都在提醒刘娥,赵祯马上成年,现在正是效仿武则天当女皇的最佳时期。可刘娥还是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放弃了登基的机会。
02刘娥不效仿武则天的原因
1、心态
要说刘娥没有野心是不可能的,毕竟位居高位多多少少都有欲望,只是她似乎对皇位没那么渴望。离皇位最近的一次是她临终前,穿着天子的衣服去太庙祭祀,回来后没过多久就病逝了。若刘娥真的有心取而代之,年幼的赵祯根本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更别提顺利继承皇位了。但贤后刘娥心地善良,她毕竟不是心狠手辣的武则天,做不到对身边人痛下杀手。
虽然和赵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身为养母她所做的一切都仁至义尽了。她没有辜负宋真宗生前对她的宠爱和托付,辛辛苦苦把赵祯抚养长大,监督他日日刻苦读书,把完整甚至更好的大宋交到赵祯手里。或许相比起皇权和地位,刘娥更注重自己的名声,她不想成为被世人诟病的千古罪人。
2、政治环境
刚开始处理朝政时,宋真宗身体羸弱不堪,连太医都说他命不久矣。而彼时太子赵祯是唯一正统的顺位继承人,可他尚且年幼,重任就落在了刘娥的身上。两年后随着宋真宗病逝,新登基的赵祯无权无势,就仿佛是刘娥的傀儡皇帝。不过当时确实没有更好的人选,更何况还是受先帝所托,大臣就算有异议也说不出口。
然而随着刘娥掌权的时间越来越长,朝野上下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不少人猜测刘娥可能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宋朝时女子不得干涉前朝政务,刘娥代替赵祯处理政务已然越界。虽然手中有宋真宗的诏书,有名正言顺辅佐幼帝和处理朝政的职责和权利,但还是难以打消此起彼伏的猜忌,这也为刘娥的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
说白了就是女人参政不足以服众,毕竟太后一直垂帘听政也不是长久之计。皇太后专政受到许多朝廷大臣的反对,虽然刘娥一直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可没有老臣的支持就很难名正言顺的登基。若刘娥取而代之当了女皇,必然会在朝廷中掀起一番腥风血雨。稳定国家局势已然不易,刘娥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处理动乱问题。
总结
晚年时刘娥身染重病,广寻天下名医却无功而返,即便当了女皇也时日不多,还可能因谋权篡位而遗臭万年,辛辛苦苦一辈子最终落个坏名声得不偿失。虽然皇位的诱惑很大,但刘娥足够理智足够精明,综合考虑后决定让位。江山必定是赵家的,赵祯继位才是众望所归,刘娥也才能功成身退。
-
作为南宋最后一位皇后,全玖的结局是什么? 2024-05-07
-
柴进为什么会一事无成?真相是什么 2024-01-14
-
郭逵:从底层士兵到左武卫大将军,为北宋立下汗马功劳 2024-02-07
-
赵构为什么不愿意救回二圣 究竟是打不过金军还是另有私心 2024-01-20
-
宋徽宗被抓到金国后还生了十四个孩子 宋徽宗是怎么做到的 2024-04-09
-
赤老温是什么人?蒙古著名战将,成吉思汗麾下四骏之一 2023-12-2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