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马谡死因是什么 马谡真的是被诸葛亮挥泪所杀吗
- 中文名:马谡
- 别名:幼常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
- 出生日期:190年
- 逝世日期:228年
- 职业:官员、将领
- 主要成就:协助诸葛亮平定南蛮
- 相关事件: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失守街亭
- 官职:越嶲太守、丞相参军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马谡这个人物,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名著知道的。他因骄傲自大,导致街亭失守,为了安抚人心,诸葛亮忍痛将他斩首。
马谡镇守街亭之前,诸葛亮特意立了军令状。虽说只是一次战役,但诸葛亮十分看重。因为诸葛亮看重的不只是街亭这个重要位置,还有马谡这个人。
街亭于蜀魏而言,都至关重要,街亭失守,那蜀国就相当危险了。偏偏这次领军的人是马谡,而马谡却又是诸葛亮十分器重的人。
马谡是湖北襄阳人,早前他跟在刘备身边行事,之后被诸葛亮发掘,起了爱才之心。
《三国志》记载,刘备认为马谡本人的能力并没有如外界传说的那么强,是不堪大用之人。但在诸葛亮眼里,马谡才智过人,于军事一事有很高的的造诣和能力。
虽然刘备死前曾经劝诫诸葛亮不可重用马谡,但诸葛亮并没有在意,甚至对马谡委以重任,一度将他当作自己的接班人培养。
所以即使在守街亭这件事上众将竭力反对,但诸葛亮仍然一意孤行,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马谡。一是认为他素有才能,二是希望他能够立下战功,为他之后的前途铺路。
只是很可惜,马谡没能抓住这个机会,枉费了诸葛亮的一番苦心和培养。
马谡接到的任务是据守街亭,在要道布防抵挡曹军。不过骄傲自大的他,改变了诸葛亮的策略,他选择大军驻扎到山上,企图凭借天堑来抵抗曹魏军队。
结果曹军首领张郃切断水源,蜀军阵脚大乱,还哪来的心思抵御曹军,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失败。
马谡作为战事失利的直接责任人,应按照早前立下的军令状,接受自己被处死的结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上说,街亭失守以后,马谡回营负荆请罪,被诸葛亮挥泪处死于营门。
那么正史又是怎么记载马谡结局的呢?
第一,《马谡传》中记载,马谡临死前给诸葛亮一封信,也就是所谓的遗书。信中不仅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更是大打感情牌,希望自己死后,诸葛亮可以善待自己的后代。
如果他临死之前见过诸葛亮,那么这封遗书是完全没有必要写的。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街亭失守以后,他其实并没有见到诸葛亮,那么他回营负荆请罪一说,就存在争议了。
既然没有回营,那么斩马谡这件事,就不可能发生了。
第二,据《王平传》的记载,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杀了马谡、张休和李盛等人。
第三,《诸葛亮传》中记载,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调遣,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无处安身,带领军队来到汉中,“戮谡以谢众”。
这是《诸葛亮传》中唯一一处,提到怎么处理马谡的话。仅仅五个字,显示出什么信息呢?
明显看出,诸葛亮确实斩马谡以谢天下,到底这个处理结果怎么样?由谁实施?都没有确切的说法。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唯一知晓的信息是,马谡确实被诸葛亮杀了。可马谡之死,具体是怎么实施的?这个过程都没有说明,只是用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一笔带过。
不过《三国志》之《向朗传》这样记载,说向朗和马谡关系好。马谡逃亡这件事,向朗是知道的,但他选择了隐瞒。于是诸葛亮很生气,便罢免了向朗的官职。
向朗是丞相长史,可能因为诸葛亮经常和马谡接触的缘故。所以,向朗和马谡关系也很好。因此,如《三国志》所言的话,向朗帮助马谡逃亡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
也就是说,街亭失守,马谡根本没有回营请罪,而是可能选择了畏罪潜逃。
《三国志》之《马良附马谡传》倒是这么说的,街亭失守,马谡被抓,最终在牢狱里病死,诸葛亮痛哭流涕。
不难看出,当时诸葛亮并没有斩杀马谡,而是让他下了大狱,马谡最终其实是死在了监狱里。
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到“亮为之流涕”这样的转变中,我们会发现,不管马谡的结局是被斩还是在监狱里病死,诸葛亮都是非常伤心的。
可见他对马谡有很深的感情,从内心上来说,他其实并不想让马谡死。
有趣的是,《三国志》之《向朗传》、马良附马谡传》和《诸葛亮传》都是同一个人写的,而同一个作者写的同一个人物,居然有三种版本不同的结局,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野史或许可以儿戏,但这样的低级错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正史书上。
如果说非要在这几种结局中,找到一个认为逻辑合理的结果,那一更就认为,马谡在街亭失守之后,应该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但比起一死,他更希望活着,哪怕有军令状的存在。
一是,他笃定诸葛亮对自己的器重和感情。既然把自己当作接班人培养,那诸葛亮就不希望他的器重付之东流。
二是,马谡的性格决定他有可能这么想。一个只会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人,敢于接下镇守街亭这样的任务,他的自信心应该很强,甚至有些自大。
所以,他会有潜逃的想法,其实也不足为奇。
至于怎么个潜逃法,此时街亭已然失守,手下的将士人人自危,怕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倚靠的人。于是,向朗就进入了他的视线。
一来,他们之间关系较好;二来,向朗接触诸葛亮的机会多,有风吹草动可以及时告知马谡。
于是马谡假意告知大营他要负荆请罪,却借向朗之手畏罪潜逃,可惜潜逃没有成功,最后被抓回,关在狱中。
伐魏失败,诸葛亮找不到安身之所,五年后到达汉中,马谡也在其中。为什么没有立刻斩了马谡?这其中或许就是诸葛亮对马谡的惜才之情起了作用。
加上整支军队居无定所,对于马谡行为不能草草了事,要召开经验总结大会让将士们引以为戒,所以马谡才能在监狱中多活几年。只是他没有等来诸葛亮对自己的审判,就病死在狱中了。
当然,这一切只是一更基于史实做出的最合乎逻辑分析。
街亭失守,固然是马谡有直接原因,焉不与诸葛亮的任人唯亲有关系?
-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2024-05-10
-
荀彧收到曹操的空盒为何就自杀了 如果不自杀又会怎么样 2024-05-09
-
周胤:东吴名将周瑜次子,因犯罪而被免官为民 2024-05-12
-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打不过曹操?真相是什么 2024-02-06
-
何晏是什么人?他是什么样的结局 2024-02-12
-
三国曹魏政权中,许褚和典韦分别是什么地位? 2024-04-2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