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作为清朝有名的大臣 刘墉为何始终进不了军机处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墉为何终其一生进不了军机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墉是清代历史上著名的大臣,与其父刘统勋被誉为“父子宰相”。他在民间的人气更高,素有“宰相刘罗锅”的称谓。然而正史上的刘墉,却与人们想象中有很大的差距。
放眼乾隆一朝,刘墉始终处于第二梯队,与同时期的阿桂、和珅、于敏中等差距甚大,甚至比王杰、董诰也稍逊一筹。
从任职的角度来看,刘墉至死也没有跨进军机处的大门,就连内阁大学士一职也是在乾隆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才授予他的。
那么刘墉作为根正苗红的官二代,且自身能力也不差的前提下,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的信任呢?
刘墉的仕途充满坎坷
刘墉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条件较一般的读书人优越很多。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几次乡试都未能中举。
乾隆十六年,31岁的刘墉因父亲刘统勋的关系,才获得了一个恩荫举人的身份,次年他参加会试考中二甲二名进士。
或可认定,刘墉若是出生在一般的家庭,那么他能否考中举人是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考中进士后,刘墉顺利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散馆后按惯例授予翰林院编修,三年后他获得乾隆的赏识,被提拔为从五品的侍讲。
如果按照这个路子走,不出几年刘墉的仕途必然会更进一步。但人算不如天算,乾隆二十年九月,时任陕甘总督的刘统勋,鉴于前线战事直言退守哈密被乾隆革职抄家。
身在京城的刘墉也被牵连,父子二人入狱。这次教训对刘墉来说是深刻的,让他时刻牢记“敏于世,纳于言”的圣训。自此,刘墉的锋芒被消磨一空。
乾隆对刘统勋还是信任的,不久后下旨宽免,并有意重用。同时从防微杜渐的角度出发,刘墉出狱后被放了外任,担任安徽学政。
自乾隆二十一年开始,直到乾隆四十六年,刘墉一直在地方为官,当过太原知府、冀宁道道员、陕西按察使、湖南巡抚等职。
这期间,刘墉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挫折。乾隆三十年,刘墉在太原知府任上时,巡抚和其衷令全省官员给知县段成功弥补亏空,结果此事被御史参劾。
乾隆得知这一情况后下旨严查,刘墉因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按律革职被判极刑。或许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乾隆才网开一面,将刘墉革职充军。
乾隆三十二年,刘墉被赦回在武英殿参与修书。两年后刘墉重新回到官场,被任命为江宁知府。
庆幸的是,刘墉在江宁知府任上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后来民间流传的关于刘墉破案的故事,大多来源于此。一部《刘公案》让刘墉的名气迅速走红大江南北。
刘墉此后的仕途,引来了一波小高潮,在经历了21年的宦海沉浮之后,终于位列三品。
就当刘墉大展宏图之时,刘统勋于乾隆三十八年去世,刘墉回籍守孝三年。再次出山时,以内阁学士之衔出任江苏学政。
乾隆四十二年,刘墉奉调回京任户部右侍郎,四十五年出任湖南巡抚,因功晋左都御史,此时的刘墉已经是62岁的老人了。当时担任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的阿桂只比他年长三岁,而比他小30岁的和珅也已经初露锋芒。
如履薄冰、无所事事的京官生涯
刘墉的后半生除了短暂担任直隶总督一职外,都在京城各部任职,当过左都御史、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
乾隆晚期朝政日衰,乾隆皇帝本人刚愎自用、挥霍无度,加上和珅擅权自专,刘墉又夹在阿桂、和珅中间,实在难有作为,他与挚友纪晓岚虚与委蛇两头讨好,日子过得十分不易。
以刘墉的资历,按说早该入阁拜相。但刘墉鉴于几次惨痛的教训,在京为官期间过于谨慎,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
不仅如此,刘墉还时不时地犯下一些小过错,比如他担任尚书房总师傅时,无端旷工,祭祀时又故意失仪。乾隆也是恨铁不成钢,几次训斥但也无可奈何。
有人说,这是刘墉的为官之道,他不断犯下一些小错误以求自保。但御史以为,这种看法并不全面。
究其根源还是君臣之间存在一种不信任感,早在刘墉担任江宁知府时,由于政绩突出获得大计卓异。
乾隆在引见的时候,批了一条很有内涵的评语“人聪明,可用”。何以乾隆只写下五个字的评语呢?这同刘墉20多年来时时以谨慎自律有直接关系,以至于乾隆竟然未找出他的弱点与不足。
皇帝不能发现臣子的弱点,这不是一个好信号。在乾隆看来,有弱点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尚未暴露出弱点的人。
刘墉在京为官的时候也是如此,乾隆向来对自己的驾驭能力很自诩,却不料终其一世也未能看出刘墉的破绽,这样的人,乾隆怎么敢重用,怎么敢把他放在军机处呢?
嘉庆二年大学士出缺,太上皇乾隆物色人选,发现只有刘墉一人能补缺。但在上谕中又不忘羞辱刘墉一番,谕曰:
“大学士缺出已有数月之久,现在各尚书内,刘墉资格较深,著补授大学士。但他向来不肯实心办事,行走颇懒,兹固无人可选,令他擢升此任。朕即加恩,务当知过,倍加感激,勿自满足,勉除积习,以副恩眷。”
在外人看来,这道上谕表明了乾隆对刘墉的不认可。但乾隆和刘墉心里都明白,这是他们君臣之间的无奈,或许到死这个疙瘩也解不开。
客观地说,刘墉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官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能出淤泥而不染做一个合格的官员已经十分难得了。
-
吴三桂早年引清军入关 为何晚年时期又举兵反清 2024-02-23
-
洪秀全和石达开是君臣关系 洪秀全为什么不阻止石达开带兵外出 2024-02-18
-
康熙早年抓到鳌拜后 康熙晚年为何又后悔了 2024-04-18
-
康熙的五皇子为何是孝庄抚养大的?那他为什么没参与夺嫡? 2024-02-22
-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是怎么死的?溥仪死后与谁陪葬? 2023-12-29
-
大阿哥胤禔是什么人?雍正登基后是如何对待他的? 2024-03-2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