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英布齐名的大将蒲将军 为何一战成名后就消失不见了?
- 中文名: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淮阴(今江苏淮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1年(辛丑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96年
- 职业:大将军、左丞相
- 主要成就: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
- 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 封爵:齐王→楚王→淮阴侯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 中文名:英布
- 别 名:黥布
- 国 籍:秦末汉初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六县(今安徽六安)
- 逝世日期:公元前196年
- 主要成就:大破景驹、秦嘉,随项羽灭秦与韩信等共灭项羽
- 结 局:因谋反被杀
- 王 爵:九江王、淮南王
- 地 位:汉初三大名将之一
在楚汉争霸的历史上,刘邦和项羽这两大阵营中,都涌现出了无数名将,而且不少名将还在楚汉两方轮流游走,比如韩信和英布,原来都是项羽的手下,最终却全都投靠了刘邦,成为了大汉的开国功臣,两人的区别不过是韩信一直不受项羽重用,而英布原本就是项羽“左膀右臂”一样的人物。
而在这些名将之中,有一个人确实最为特殊的,此人名叫蒲将军,他在项羽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是可以和英布齐名的名将,最为著名的战例就是为项羽在钜鹿之战的胜利,立下了大功。我们知道,项羽的钜鹿之战靠的是破釜沉舟的勇气,自断退路,彻底激发了项家军的斗志与潜能,毕竟在项羽破釜沉舟之后,项家军只剩下战胜章邯这一条路可选,如果不赢就是死,这完全是一种不要命的打法,而战场上最可怕的敌人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他能拿出同归于尽的必死勇气,正所谓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空有一腔勇气,仅仅靠着破釜沉舟匹夫之勇,就能在钜鹿大胜章邯也是有难度的,所以说项羽能够战胜章邯的二十万秦军,除了不要命的态度外,章邯的后方不稳,补给丧失,也是钜鹿之战失败的原因,因为被动没粮食的秦军看到主动扔粮食的项家军,这种此消彼长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为项羽摧毁章邯的补给线的人,就是英布和蒲将军,他们二人作为先锋,率领两万人先渡过黄河,击败了章邯最重要的支援力量,王离的部队,这才保证了项羽在正面战场上的所向披靡,所以这场大胜,是项家军整体作战的胜利,也正是凭借此战绩,英布才彻底成为了天下扬名的一线武将。
可是,在英布成名的背后,蒲将军却“消失”了,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史册中,就是极不光彩地与英布联手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而后再也没有他的任何记录,然而通过蒲将军这些为数不多的行踪记录,能够看出,项羽还是非常器重信任他的,那此人为什么就彻底没有音讯了呢?
关于此事的解释,历来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始终也没有定论,应该说,蒲将军的身份是个迷,去向也是个迷,好像是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还算有一定影响力的角色,突然间被作者遗忘了一样,所以他的未来,我们很难下定论,但是在老乐各人看来,蒲将军的名字与身份,没那么复杂,更倾向此人姓“蒲”名“将军”的观点。原因很简单,汉朝之前百姓的取名,一直都是相对随意的,而这样一个人,史书也没必要为他避讳,以“将军”这种职位称呼。关于这个观点,我们还可以再举个例子,荆轲刺秦的准备过程中,那把匕首正是出自铸剑大师徐夫人之手,而这位徐夫人,并不是一位“姓徐的夫人”,按照史学家的考证,他姓徐名夫人,是个男人。
既然徐夫人都可以是男人的名字,蒲将军作为姓名,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
嬴政和燕丹从玩伴到仇人,除了立场不同其实还有私仇? 2023-12-09
-
秦始皇之母赵姬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3-12-09
-
战国四大名将最终结局是什么?最聪明的将领王翦的一生 2023-12-09
-
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 中华第一勇士:蒙恬 2023-12-09
-
千古一相 秦朝丞相:李斯 2023-12-09
-
秦始皇死前遗诏是让谁继承皇位? 2023-12-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