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在逃亡时,为何还能打败黄巢起义军?靠的时什么
- 本名:黄巢
- 别名:黄王、冲天大将军
- 所处时代:唐末
- 出生地:山东菏泽
- 出生日期:元和十五年(820年)
- 逝世日期: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
- 主要作品:《题菊花》、《咏菊》
- 主要成就:建立大齐政权、首创高层换届制度和四相制、拉开了唐朝覆灭的大幕
- 政权:大齐
- 年号:金统
- 中文名:李儇
- 别名:李俨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862年
- 逝世日期:888年
- 职业:皇帝
- 信仰:道教
- 主要成就:平定黄巢起义;招降朱温
- 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
- 庙号:僖宗
- 在位:873年-888年
- 年号: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 陵墓:靖陵
历史上逃亡的唐僖宗,为何能够击败黄巢起义军?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中和元年(881年),黄巢起义军得以顺利开进长安。史载,起义军进入长安之时,军势之盛曾令人瞠目结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唐朝皇帝的落魄。就在长安陷落的前夕,唐僖宗在为数不多的卫兵护送下狼狈西逃。而皇帝出逃的消息则宛若多米诺骨牌一般,一时间,长安城中皇室、官员等则也紧跟着展开了逃亡,但还是有许多人没能赶在黄巢起义军来到前逃离长安。
一面是起义军的势强,一面则是李唐皇室的暗弱。理论上讲,此刻唐朝的覆灭似乎已经无法在避免。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唐朝的历史并没有于此终结,而“黄巢起义”却在这之后不久土崩瓦解。这是因为,逃亡到川蜀之地的唐僖宗,在第二年便对黄巢展开了反击,以至于,在唐朝各方势力的打击之下,进入长安不过三年时间的黄巢,便败亡于山东狼虎谷。那么历史上逃亡的唐僖宗,为何能够击败黄巢起义军?
首先,黄巢起义军之败的原因可以说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来自于唐朝方面,再者便在于“黄巢起义”的内部,先说说黄巢起义军内部的原因。实际上,黄巢在攻克长安之后不久,便称帝建正朔,并建国号为“大齐”可见,黄巢本身是要重新构建完整的王朝体系,不然不会出现这种称帝的举动。但是,黄巢起义军本身却有着一定的不足,这就使得黄巢无法确立完整的王朝统治。
这是因为,起义军本身对于是否建立王朝统治本身并不感兴趣,并且黄巢也很难约束自己的手下。如在攻占长安之后,起义军曾大肆劫掠长安,而黄巢在劫掠之初,却并不能遏制这样的情况。而在日后,黄巢虽然按照唐朝的王朝体系完整的复刻了一个王朝,但王朝的效率却并没有得到体现。这就为日后黄巢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其次,黄巢起义军在进入长安之后,实际上控制的地域并没有那么多,只是控制了部分关中平原以及部分中原地区,这就为日后黄巢起义军陷入粮食危机,埋下了一个伏笔。究其根本,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流动式作战的一个结果,这就导致和黄巢起义军缺少稳固的根据地。此外,黄巢起义军因为一直以来都以劫掠为主,这就使得黄巢起义军在起义后期尽失民心。
最后,唐僖宗在逃离长安之后,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积极的方式来应对黄巢起义军,这就使得黄巢起义军陷入了无休止的征战之中。这中间,唐僖宗在来到蜀地之后不久,便急令天下军马征讨黄巢起义军,并且还引入了战斗能力极强的沙陀骑兵。一时间,黄巢起义军遭到了持续强度的攻击。外加上,这之后不久朱温的变节,更是使起义军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并且,相较于唐僖宗来讲,黄巢的号召力显然并不强。唐僖宗于蜀地振臂一呼之际,可谓应者云集。可黄巢在建立正朔之后,并没有得到各地藩镇的认可,除了如秦宗权之流选择依附黄巢外,大多数的藩镇要么选择置身事外,要么便是选择同唐庭一并围剿黄巢起义军。可见,胜利的天平在最开始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向唐朝方向倾斜。
历史就是这样,可能是唐朝的历史还没有到非给终结的地步,黄巢起义因此也成为了昙花一现。但就此后的历史而言,黄巢起义军的这一昙花一现却也成为了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在“黄巢起义”结束后不过二十年的时间,唐朝便土崩瓦解。
-
装傻三十余年登上皇位,李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2023-12-25
-
“杖杜宰相”李林甫是谁,李林甫是奸臣吗? 2023-12-17
-
殷开山是谁 殷开山和唐玄奘真的有关系吗? 2023-12-17
-
裴寂是谁 他和李渊是什么关系? 2023-12-18
-
文成公主——最成功的女外交官 2023-12-14
-
裴度是什么样的人 以全德始终的大唐宰相 2023-12-1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