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当初差点就打败康熙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功败垂成
- 本名:吴三桂
- 字号:字长伯,一字月所
-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辽东
- 出生时间:1612年6月8日
- 去世时间:1678年10月2日
- 主要作品:《喝火令》
- 主要成就:明末镇守山海关,康熙年间发动全国性叛乱、建立政权
- 爵位:平西伯(明)、平西王(清)
- 建立政权:吴周
- 庙号:太祖
- 谥号: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
- 年号:昭武
- 官职:明辽东总兵、清平西大将军
- 中文名:爱新觉罗·玄烨
- 外文名:The Kangxi Emperor;Kayser King
- 别名:康熙帝;恩赫阿木古朗汗
- 国籍:中国(清朝)
- 民族:满族
-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景仁宫
- 出生日期: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
- 逝世日期: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
- 职业: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 主要成就:蠲免赋税、发展经济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主要成就:收复台湾,开府设县
抵制沙俄侵略,大败准噶尔汗国
编修文化典籍 - 代表作品:《御制道德经讲义序》、《四书讲疏义序》、《庭训格言》等
- 年号:康熙
- 庙号:圣祖
- 陵墓:景陵
- 前任: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 后任: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 在位时间:1661年—1722年
吴三桂差点就能打败康熙,为何后来会功败垂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回顾历史,总是有那么多的惋惜与叹息。想那强汉独强而亡,看那盛唐因乱而衰,亦是富宋的积弱久矣,以及最后明朝自缢的崇祯皇帝,每每观之,甚为叹息。对于明朝的迅速灭亡,以及清朝的一统天下,从古至今,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对其作出了深入的研究。而在其中,有一个历史人物走进了世人的眼中,那就是吴三桂。有诗云:“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话所描绘的人物就是指的吴三桂。这也是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吴三桂。都知道他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爱妻,灭了大顺朝的人。
但是你知道吗?在历史当中的吴三桂,也是差一点就能灭了大清王朝的人。吴三桂差一点就能灭了由千古一帝康熙所领导的大清帝国,只可惜他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导致了满盘皆输,一败涂地。到底是什么错误的决定使得吴三桂失败的呢?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番吧。
为红颜一怒,成藩王大位
首先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吴三桂。吴三桂,字长伯,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他的父亲是曾任锦州总兵的吴襄。因此,吴三桂将门出身,年少就能练就一身武艺和骑射,这也为其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基础。后来,吴三桂在崇祯皇帝年间,高中了武举人,又屡建奇功,因此被升任宁远团练总兵。
后来,明朝末年,农民军起义不断。其中,最具有实力的就是李自成所领导的大顺军。后来正是由李自成所带领的大顺军攻入了京城,使得崇祯皇帝自缢。事已至此,本来就仅仅是中原地区正常的改朝换代,只不过是由大顺取代了大明,由朱姓天下,变成了李姓天下。而关外的吴三桂也是看的清楚,有着投靠大顺的想法。要真是这样,或许也真就没有满清什么事情了吧。
可是,历史总是那么不如人意,只能让后人去无限的遐想。攻入京城的李自成或许惦记起了陈圆圆的美貌;又或者是担心吴三桂难以控制,怕他和明军南北夹击大顺;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李自成居然杀了吴襄满门,还强行的霸占了吴三桂的妻子陈圆圆。故此,便有了开头诗词所言的那一幕“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可不仅仅是吴三桂的随便一怒,他这一怒,便起兵造反,归降了大清王朝,并引清军入关,这彻底改变了明末的结局。后来的故事,便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吴三桂同清军一起,参加了山海关之战,并打败了李自成,消灭了李自成的势力。最终,他替清朝杀害了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因功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并且同当时的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一起,一人在云南,一人在福建,一人在广东,成为了当时天下的三大藩王,合成三藩。
引三藩之乱,威大江以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历史的轨迹却常常如出一辙。曾经,商汤被藩周所灭,大汉受七国之乱,而那西晋更是引起了八王之乱,导致汉家衰微,五胡乱华。因此,可以见之,往往存在强大藩王的朝代,那些藩王总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在吴三桂成为了藩王以后,顺治帝在位时期,因为考虑到吴三桂手中握有兵权,因此对其采用了怀柔的手段,对其加以控制。而到了康熙在位,因其本就少时为帝,血气方刚,又知道大清饱受三藩困扰,便决定裁撤三藩。削藩,削的是什么?是王位,是军权,是他们的命。这严重动了藩王的利益蛋糕。因此,吴三桂对朝廷的削藩政策并不服气,又或者是他早就蛰伏了多年,便借助这个由头,起兵率先造反,自称为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事已至此,三藩之乱正是开启,清朝康熙时期的最大的兵变就此拉开了序幕。
起兵之初,或许是吴三桂蓄谋已久,亦是清帝康熙年少缺乏经验,导致清廷准备不足,而吴三桂蓄势待发,宛如猛虎,虎啸山林。仅仅数月,吴三桂便一举攻克了贵州和湖南等地区,在长江与荆州的清军隔江而望。此外,他更是派遣大将,成功的拿下了川蜀之地。与此同时,三藩的另外两王靖南王和平南王也纷纷响应,分别在福建和广东发兵声援。尤其是靖南王,其兵锋势如破竹,更是打入了江南两浙和江西东部,差一点就饮马长江。
除此之外,因为清朝在中原统治时间不长,地方统治方式对待汉人残暴,百姓都仍就怀念着明朝。而汉家的有志之士更是纷纷揭竿而起,地方汉家州长,总兵也纷纷响应,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来尊吴三桂为大将军。更有甚者连台湾的郑家都响应吴三桂的号召,准备带领台湾大明之兵,反清复明。
划江而治,延误战机
因此,当时中原之地,尤其是长江以南的形式一片大好。清廷的统治力甚至几乎要脱离南方诸省,而且清廷准备不足,防线空漏,地方人心叵测,难以一时间抵御吴三桂以及诸多反清复明的起义军。而这时吴三桂的众多将军谋士纷纷请战,有的希望在荆州集结兵力,一鼓作气与荆州清军决战,直接打过长江直逼京师,将满清赶出关内。有的希望吴三桂能够效仿当年的汉高祖刘邦,汉昭烈帝刘玄德,去从西川之地,出兵攻取汉中,进而出兵关中,占据长安,立于不败之地,积攒实力,待天下有变,夺取天下。
而吴三桂最倚重的谋士,则指出可以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先攻取江西,与靖南王会师合兵,再攻取江南诸州,拿下南京,切断清王朝的粮道命脉,据江而守,以待天时,北伐中原,反清复明。这些方案在当时无疑都是极好的,都是的的确确有可能帮助吴三桂推翻清朝,一统天下的。这时候,或许就有朋友要问我了,哎不对啊,你明明说吴三桂做错了,失败了啊,可是我看这些方案都是有可行性的啊?
这些方案确实没错,但是可惜,吴三桂却全部都并未采取,而且仅仅聚兵于荆州对岸,按兵不动长达三个月。没错,就是三个月,正所谓兵贵神速,一鼓作气,而这也就给了清王朝机会。那这三个月吴三桂在干嘛呢?这也就是吴三桂所做错的决定。他居然放弃了大好优势,去跟康熙谈人生!谈什么人生?吴三桂居然打着和清王朝议和,想要同清王朝划江而治,并且让清王朝放回吴三桂的质子。
可笑,他一个五十岁的糟老头居然想和康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讲人生。康熙根本就不理会他,跟着他拖延时间,待一切都筹备好后,杀掉了吴三桂的质子和孙子。事已至此,大好形势全无,清朝也准备恰当,而义军内部却开始分崩离析。最终,被清王朝一一消灭。
结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都能听到一句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命运”,放在吴三桂身上,可以说是非常的贴切。吴三桂放任大好的机会白白流失,任由清王朝准备力量,而不是在清王朝来不急准备的时候,直接给予致命一击,可谓是遗憾终身,更是遗憾千古。最后我想问一下各位读者朋友,如果你是吴三桂,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
嘉庆上位为什么要除掉和珅 嘉庆是贪图和珅的钱吗 2024-05-10
-
富察氏的谥号是怎么来的?死后4年才被安葬 2024-01-02
-
清朝时期的隆科多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2024-04-26
-
清朝被称为“小康熙”时期的皇帝是谁?道光改革为何最后收效甚微? 2024-02-27
-
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跟岳钟琪?原因是什么 2024-01-09
-
清朝乾隆时期的重臣纪晓岚的巧趣故事 2023-12-1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