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是如何祸乱东汉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 中文名:贾诩(公元147年~公元223年)
- 别名:文和
- 字号:文和
- 国籍:东汉→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
- 出生日期:公元147年(东汉建和元年)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魏黄初四年)8月11日
- 主要成就:奇谋百出,算无遗策魏朝开国元勋
- 代表作品:《钞孙子兵法》《吴起兵法注》
- 官职:太尉
- 封爵:寿乡侯
- 谥号:肃侯
贾诩是如何祸乱东汉的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一,巧计脱身
贾诩少时没有声名,但名士阎忠对他十分称赞,认为他与张良、陈平不相上下。
贾诩曾被州郡推举为孝廉,后来因病辞官。一次外出游玩,被氐人捕获。他骗氐人说:“我是太尉段颎的外孙,你们别杀我,我家会拿很多钱赎我。”段颎威震凉州,氐人畏惧,便放了贾诩。
二,祸乱长安
董卓专权,封贾诩为平津都尉,命他与女婿牛辅镇守陕县。初平三年(192年),王允杀死董卓,牛辅。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张济等因此人人惶惶,想要逃回凉州。
贾诩对李傕、郭汜、张济说道:“我听说王允要杀尽凉州人,各位要是四散逃命,一个亭长就能把我们逮捕。不如聚集大军,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成功我们就能挟持天子号令天下,如果失败我们再跑那也不迟。”李傕、郭汜等人认为他说的对,便攻打长安。
李傕、郭汜等攻破长安,杀死王允,挟持汉献帝。李傕、郭汜为人残暴,在关中烧杀掳掠,关中百姓惨遭祸乱。
三,营救献帝
李傕、郭汜等人认为贾诩立有大功,便升他为左冯翊,又要封他为侯。贾诩推辞:“我出此计也是为了救自己的命,哪有什么功劳?”二人见他坚决推辞,便让他担任尚书仆射。
贾诩以自己没有威望,推辞尚书仆射。二人对他更加钦佩,让他担任尚书。他对二人的残暴行为有所劝谏,二人对他很亲近但也很畏惧他。
李傕、郭汜互相猜忌,因此爆发大战。李傕与贾诩商议想要劫持天子,贾诩极力反对,但李傕不听。贾诩丛中周旋,最后使李傕放了汉献帝。李傕又想杀文武百官,幸得贾诩劝谏,百官得救。
四,投靠张绣
贾诩救出汉献帝与文武百官,便辞行投靠段煨。因为贾诩威望很高,段煨的部下对他十分钦佩。段煨害怕贾诩夺他的兵权,表面上对贾诩很敬重,实际上对他处处提防。贾诩因此感到不安。
张绣听闻贾诩遭受段煨的猜忌,便派人邀请他前来相助。贾诩因此投靠张绣,有人劝他:“段煨对你那么好,你为啥要离他而去。”贾诩回答:“段煨为人多疑,对我十分忌惮,虽然对我很好,时间久了必然杀我。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我投奔张绣使他有了外援,他一定厚待我的家人。张绣缺乏谋士,一定会对我非常好。这样我和家人都能得到厚待。”
贾诩到了南阳,张绣对他十分恭敬,段煨对他的家人也非常好。贾诩劝张绣与刘表联合,共同对抗曹操。
五,智败曹军
曹操率军征讨张绣,不久退军。张绣想要率军追击,贾诩劝他不要追,追了必败。张绣不听,率军追击,结果惨败。
贾诩对张绣说:“现在追击曹军,一定会胜。”张绣惭愧地说:“不听君言,结果惨败。现在兵败,为何还要追击?”贾诩回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现在追击一定会赢。”张绣率军追击,结果大败曹军。
张绣问贾诩:“我以精兵追击败军,你说一定会败。我以败军追击胜军,你说一定会赢。都如你所说,为什么会这样?”贾诩回答:“这很容易知道。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虽然撤退,但曹操一定亲自断后。将军虽率精兵追击,但不是曹操的敌手,断后的曹军也是精兵,所以知道必败。曹操攻打将军没有竭尽全力就退军,一定是内部发生了变故。既然打败了将军,一定会加速返回。即使留部下断后,也没有将军勇猛,所以率军追击一定会赢。”张绣因此对贾诩十分佩服。
六,投靠曹操
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派人招降张绣,共同夹击曹操。张绣想要投靠袁绍,贾诩却对袁绍的使者说:“袁绍连自己的弟弟都容不下,怎么能容纳天下人?”张绣十分震惊,说:“为什么要这样?你这样做了,我还能依靠谁?”贾诩回答:“不如投靠曹操。”
张绣说:“袁强曹弱,我与曹操有杀子之仇。怎么能投靠曹操?”贾诩回答:“这正是我们投靠曹操的理由。现在曹操奉天子的命令号令天下,这是第一个理由;袁绍强大,我军弱小,袁绍得到我们一定不会重视。曹操较弱,得到我们一定很高兴,这是第二个理由;曹操有图谋天下的大志,一定会不计前嫌,放过仇敌,来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恩德,这是第三个理由。希望将军不要怀疑。”张绣于是投靠曹操。
七,助曹灭袁
曹操见到贾诩很高兴,对他说:“让我的恩德名扬天下的是你呀。”于是封贾诩为执金吾、都亭侯。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粮草不足,便问贾诩该怎么办。贾诩回答:“主公英明,勇猛,用人,决策都胜过袁绍,有这四大优势却半年没有击败袁绍,是为了想要一个万全之策。时机一到,很快就能消灭袁绍。”曹操十分高兴,率军出击,大败袁绍。
八,反对南征
曹操消灭袁绍,升任冀州牧,封贾诩为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夺取荆州,想要沿江东下,消灭孙权。
贾诩劝曹操:“丞相北灭袁绍,南定荆州,军势浩大。可以用荆州的富饶,供养将士,安抚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那么孙权就会不战而降。”曹操不听,结果兵败赤壁。
九,平定西凉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兵西征张鲁。马超、韩遂怀疑曹操是图谋西凉,起兵反曹。
曹操率军与马超、韩遂在渭南大战,曹军胜多败少。马超、韩遂便向曹操求和,贾诩劝曹操假装答应。曹操便问贾诩:“如何平定西凉?”贾诩回答:“用反间计就行。”曹操听从。
曹操使反间计,马超、韩遂互相猜忌,争斗起来。曹操趁机打败马超、韩遂,西凉平定。
十,拥立曹丕
曹丕与曹植为了世子之位,互相争斗。曹丕询问贾诩计策,贾诩对他说:“希望将军弘扬道德,加强修养,像普通人一样勤恳学习,孜孜不倦,孝顺父母就行了。”曹丕听从。
曹操私下询问贾诩立谁为世子,贾诩沉默不答。曹操说:“我刚才问你,为何不回答?”贾诩回答:“我刚才想到了一件事,所以没来得及回答。”曹操又问;“想到了什么?”贾诩回答:“想到了袁绍,刘表都因废长立幼而亡。”曹操大笑,于是立曹丕为世子。
十一,劝谏曹丕
曹丕篡位为帝,封贾诩为太尉、寿乡侯。曹丕问他:“我想要讨伐叛逆,一统天下。该先伐吴还是先伐蜀?”贾诩回答:“夺取天下靠武力,治理天下靠教化。陛下顺应天意,建立大魏,应该以文治为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则消灭吴蜀不难。吴蜀虽然弱小,但有山川大江之险。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懂虚实,陆逊会用兵。他们凭借山川大江之险,短时间难以平定。用兵之道,要先有胜算才能用兵。知彼知己,才能万无一失。臣认为群臣没有才能胜过刘备、孙权的。即使陛下亲征,也不一定能必胜。以前大舜用仁德使三苗臣服,臣认为应该先文治然后用武力来统一天下。”曹丕不听,讨伐孙权,结果惨败。
-
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人 关羽最后为何不得善终 2024-05-19
-
三国历史上,盘点用大斧作为兵器的四位大将 2024-01-22
-
张辽和张郃都投降曹操 曹操为何区别对待两人 2024-04-15
-
滕胤: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2024-05-18
-
张飞的死真的跟刘备有关系吗?真相是什么 2023-12-24
-
在东吴四大都督当中 其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2024-05-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