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跟杜如晦是李世民的心腹,为什么李世民还要杀他们?
- 姓名:杜如晦(585年~630年)
- 字号:字克明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585年
- 逝世日期:公元630年
- 官职:秦王府从事中郎、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
- 主要成就:与房玄龄等策划玄武门事变,选拔人才
- 爵 位:蔡国公
- 追 赠:司空
- 地 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中文名:房玄龄
- 别名:房乔,房乔松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齐州
- 出生日期:579年
- 逝世日期:648年8月18日
- 职业:政治家、文学家
- 主要成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厘订典制
- 代表作品:《唐律疏议》《大唐新礼》
- 典故:房谋杜断
- 官职: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
- 封爵:梁国公
- 谥号:文昭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众所周知房玄龄跟杜如晦是李世民的心腹,那么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为何想要杀掉他们俩个呢?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来为各位朋友带来详细解答。
隋末,李渊从晋阳起兵,在自己儿子们的帮助下,很快就打下长安,建立了大唐。按照长子继承制,李渊封他的长子,也就是李建成为太子。如果不出意外,将来继承大唐皇帝位置的将会是李建成。
可是事情巧就巧在李建成有个更加能干的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李世民。在建立大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由于他不是长子,皇位始终与他无缘。另外,李渊为了补偿李世民,给了李世民很大的权力,这进一步滋生了李世民谋反篡位的野心。李建成作为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自然是不能容忍弟弟对皇位有想法,哪怕这个人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弟弟,由此,围绕皇位,李建成和李世民一直明争暗斗不断。
李建成深知,李世民是难以打倒的,但是李世民的秦王府人才济济,除掉这些人才倒是很容易。于是,为了分化李世民的阵营,李建成就想办法解决李世民的手下。房玄龄跟杜如晦便是首当其冲的两个人,李建成跟李元吉多次在李渊面前诬陷这两个人,最终李渊将他们二人逐出秦王府。
房玄龄跟杜如晦被赶走之后,秦王府上下人心惶惶。把李世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李世民就派他的大舅哥长孙无忌把房玄龄跟杜如晦请到秦王府商量如何对付李建成。然而,房和杜考虑到他们目前的处境,婉拒了去秦王府的提议。
李世民苦等许久,居然没有等到房玄龄跟杜如晦,只等到了长孙无忌。一问才知道房玄龄跟杜如晦不愿过来帮助自己,顿时大怒。于是摘下佩刀交给尉迟恭,命令尉迟恭火速把房玄龄跟杜如晦接到秦王府,如果他们不来,就杀了他们。
尉迟恭对李世民忠心耿耿,他接到命令后,就跟长孙无忌再次请房、杜二人回秦王府,帮助秦王夺取皇位。于是他们乔装成道士,潜入王府。当他们来到王府,就献上计策准备对太子李建成下手。
随后李世民发动政变,有了大家所熟知的玄武门之变,除掉了李建成跟李元吉,也逼迫李渊退位。后来在李世民称帝后,房玄龄跟杜如晦辅佐李世民,携手创造了一个盛世。
其实房玄龄跟杜如晦之所以第一次拒绝回秦王府,主要是为了坚定李世民谋反的心,毕竟对手是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给李世民一个台阶,示意是大臣希望李世民发动政变,而非李世民自己想谋反,维护住李世民的形象。
-
李世民知道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关系吗 李世民又是怎么想的 2024-05-06
-
王皇后是李隆基的原配,为何李隆基登基后废了她呢? 2024-05-31
-
薛万彻是什么结局?还是死在造反的路上 2024-02-01
-
李忱登基之后做了什么事情让唐朝由衰转盛? 2024-02-16
-
小鸟依人成语典故的由来,唐太宗与诸遂良的关系? 2023-12-16
-
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的正妻 长孙皇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 2024-04-0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