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为何会成为周瑜死后的新任都督?
- 中文名:鲁肃(172年~217年)
- 字号:字子敬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
- 出生日期:公元172年
- 逝世日期:公元217年
- 职业:战略家、外交家
- 主要成就:为孙权策划天下大计,联刘抗曹
- 代表作品:《榻上策》
- 官职:汉昌太守、横江将军、大都督
- 相关典故:单刀赴会
- 中文名:周瑜(175年-210年)
- 别 称:周郎,周公瑾
- 字 号:字公瑾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
- 出生日期:公元175年(乙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210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辅佐孙策平定江东,赤壁破曹操,南郡败曹仁、提出征伐益州方案
- 爵位:都督、偏将军、南郡太守
- 追 尊平虏伯(北宋)典 故曲有误,周郎顾
鲁肃为何会成为周瑜死后的新任都督?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鲁肃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都是一个才能平庸的老好人的形象。但实际上,这是对鲁肃的严重误解,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其实是一个最顶级的战略家。
鲁肃在东吴政权的出场次序,其实非常早。早在孙策还在世的时候,鲁肃就已经登场了。当时孙策正在扫平江东,在孙策率军过长江的同时,周瑜前去投奔孙策。而鲁肃早年则是和周瑜关系非常好,所以也和周瑜一起前去投奔了孙策。
而当孙策见到鲁肃之后,两人很快一见如故,孙策经过简单的攀谈之后,瞬间就意识到,鲁肃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才,丝毫不逊色于周瑜,所以便打算重用鲁肃。
但可惜的是,就在这个时候,鲁肃的奶奶病逝了。按照当时的习惯,鲁肃不得不回家守孝。也正是因为鲁肃回家守孝好几年,鲁肃错过了整个孙策时代。直到孙策去世,孙权掌权之后,这时候鲁肃才在周瑜的邀请下,再次来到孙家,开始正式替孙家效力。
再次来到孙家这边工作之后,鲁肃虽然错过了整个孙策时代,在资历上要比周瑜逊色很多。但是即便如此,孙权依然对其极为认可,并且对其委以重任。这主要是因为,鲁肃的战略眼光实在是太高了。
据史书记载,鲁肃刚刚见到孙权,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很多人都知道,三分天下这个概念,曾经是诸葛亮在隆中对当中提出来的。当时刘备多次去请诸葛亮,诸葛亮第一次见到刘备的时候,便给刘备勾画了隆中对的战略蓝图。但实际上,早在诸葛亮提出这个概念好几年之前,鲁肃就已经先一步向孙权提出这个概念了。
当然,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指的是‘曹操-孙权-刘备’这三方。而鲁肃所说的三分天下,指的是‘曹操-孙权-刘表’这三方。这倒不是说鲁肃不如诸葛亮聪明,而是因为鲁肃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刘备还只是刘表手下的一个普通将军。鲁肃就算能耐再大,他也只是一个战略家,而不是一个预言家。他可以预判到未来的大势走向,却无法预判到刘备的崛起。
不管怎么说,鲁肃和诸葛亮在‘三分天下’这个概念上的统一,足以证明,鲁肃的战略眼光,丝毫不逊色于诸葛亮,甚至犹有过之。此后整个三国时代,如果说蜀汉政权一直是按照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来发展,那东吴就是按照鲁肃的战略规划来发展的。而当鲁肃的战略规划,全部实现之后,再之后的东吴,就开始陷入发展瓶颈,不知道该向哪里发展了。
这足以说明,鲁肃在孙权眼里,到底有多重要了。
而当鲁肃到了孙权手下之后,接下来的几年里,鲁肃就开始在东吴政权内部,扮演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了。孙策刚去世的时候,东吴的情况其实并不算好。下面的几个郡守级人物,都蠢蠢欲动,甚至还有公然造反的情况。与此同时,孙家内部也有人想要发动政变,篡权夺位。传统江东士族,也不太看好孙家,大多和曹操或者刘表私底下往来甚多。而在江东地区的南方,还有数万山越人虎视眈眈。
在这种恶劣的局面下,孙权刚刚掌权的时候,东吴随时都有可能彻底解体。但接下来,鲁肃却开始利用自己独特的战略眼光,帮孙权出谋划策。接下来的几年当中,周瑜基本上就是负责对外领兵,而鲁肃则是充当孙权身边最得力的谋士,基本等同于诸葛亮对刘备的概念。
同时,当时以周瑜和鲁肃为首的少壮派,还尽力维护孙权的地位,和那些江东老牌士族相互制衡。正是因为周瑜和鲁肃等人的存在,此后的几年里,东吴逐渐转危为安。不但避免了江东六郡彻底解体的可能,同时还平定了南方的山越,甚至还拿下了荆州的江夏郡。尤其是最后的江夏郡,这可是当年孙策在世的时候,都没能拿下来的地盘。
再之后,就到了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赤壁之战开打的这段时间了。公元208年秋天,就在孙权刚刚拿下江夏郡不到一年之后,曹操便开始率领大军南下。偏偏在这个时候,荆州的刘表又忽然去世了。随着刘表去世,他的继承人刘琮,直接率领整个荆州投降了曹操。
这一下,地处江东的东吴政权,瞬间就危险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整个东吴高层,基本上都主张直接投降。唯有周瑜和鲁肃等人,坚决主张抵抗。而且接下来,同样也是周瑜率军在前线抵抗,鲁肃先去联系了刘备,准备和刘备联合。
在三国演义当中,孙刘两家联手,似乎完全就是诸葛亮一手促成的。但在正史上,其实是鲁肃和诸葛亮一起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还是鲁肃先去找的刘备。当时刘备刚刚在长坂坡地区战败,鲁肃却敢找他联合。不得不说,鲁肃的战略眼光,真的是非常准。
再之后的事情,就是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在赤壁之战当中大获全场。在赤壁之战当中,鲁肃的戏份就没那么多了。因为鲁肃当时的身份,主要还是以谋士为主。至于前线,基本上都是周瑜在主持。所以赤壁之战期间,鲁肃也没有直接带兵上前线,自然就没什么战绩了。
不过,赤壁之战结束后,鲁肃的戏份就开始暴增了。因为在这之后,没过多久,周瑜就病逝了。而周瑜去世之前,则是力主向孙权推荐了鲁肃,希望鲁肃能够接替自己的位置。孙权对鲁肃本就非常认可,而且当时在整个东吴,基本上也没有人比鲁肃更适合继承周瑜的位置。
所以,周瑜去世之后,鲁肃直接成了周瑜的继承者。就连周瑜拥有的四千私人武装,也全都被周瑜交给了鲁肃。而鲁肃继承了周瑜的位置之后,接下来他的成绩,那就更为惊人了。
首先,鲁肃接班之后,在战略上继续保持‘联合刘备,对抗曹操’。但同时,随着曹操败退回北方,孙刘联盟内部,也开始出现竞争态势。这时候,鲁肃高超的手腕,就展现出来了。
在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荆南四郡,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实际地盘。但是再之后,刘备却并没有继续往南进攻,而是转而向西发展。同时,东吴则是开始南下,继而占领了整个交州。
对此,史书上记载得非常隐晦,并没有明确说明,鲁肃在这个过程当中,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但毫无疑问,正是鲁肃担任东吴军界一把手期间,东吴政权快速扩张。短短数年之内,就占领了整个交州,地盘直接翻了一倍!
要说在这个过程当中,鲁肃没有发挥什么作用,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光是牵制关羽,阻止刘备集团南下交州。这个贡献,就已经相当大了。
其次,拿下了交州之后,接下来,鲁肃又开始向荆州地区发力,企图占领刘备管辖的荆南四郡。在三国演义当中,这段历史最有名的就是‘关二爷单刀赴会’的桥段。在三国演义当中,这段故事主要是从刘备集团的角度出发,烘托关二爷的伟大。但在正史上,这次单刀赴会的结果,其实是鲁肃占了大便宜。
在正史上,当时是东吴集团先出手,由吕蒙率领军队,占领了荆南四郡当中的长沙郡和桂阳郡。然而在这之后,在鲁肃的斡旋之下,孙刘双方的联盟关系,非但没有破裂,反倒是让刘备捏着鼻子认可了这个结果,将整整两个郡的地盘,拱手让给了东吴。
既能从刘备手底下,夺回两个郡的地盘,同时还能继续保持孙刘联盟,没有让孙刘两家就此撕破脸。这其中,固然有当时刘备被曹操牵制的原因,但是鲁肃的存在,无疑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后来吕蒙所谓的白衣渡江,虽然也占领了两个郡,但是却导致孙刘两家彻底撕破脸。从政治手腕上来说,吕蒙显然要比鲁肃更逊色一些。
在夺回了荆南两郡之后,没过两年,鲁肃便因病去世了。鲁肃去世之后,孙权依然按照鲁肃生前制定的战略,继续发展东吴。甚至到了孙权称帝的时候,孙权还对大家说:东吴从他掌权,一直到他称帝的这段发展,其实都是按鲁肃的规划进行的。
鲁肃在世的时候,孙刘两家虽然已经矛盾重重,但大体上还可以维持联盟的局面,没有彻底撕破脸。而鲁肃去世之后,孙刘两家的联盟,很快就破裂了。这其中鲁肃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总之,历史上真实的鲁肃,真的是一个非常牛的战略家。他或许不是顶级名将,也不是顶尖的内政人才。但是光凭战略眼光这一项,就足以让鲁肃继承周瑜的位置了。另外,鲁肃掌权期间,还大力为东吴培养了许多后备人才。比如吕蒙和陆逊等人,就都是在鲁肃掌权期间,逐渐脱颖而出的。
对于东吴集团来说,鲁肃的存在,就好比是一块指路牌。如果没有鲁肃的存在,说不定东吴早就走向了其他错误的道路。要是那样的话,恐怕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早在曹操派大军南下的时候,东吴集团说不定就已经被消灭了。
-
臧霸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扮演着什么角色? 2024-04-20
-
曹魏政权中的五子良将,分别都是什么官职? 2024-04-19
-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2024-05-27
-
曹操在抓到吕布之后 曹操为什么还是将人杀了 2024-05-03
-
三国时期魏延始终攻不下陈仓,是因为什么? 2024-05-20
-
张辽在曹魏中排名多少 有谁能够打败他 2024-04-3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