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临死前打开乾隆的保命诏书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东西
- 本名:钮祜禄·和珅
- 别称:善保
- 字号: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北京西城驴肉胡同
- 出生时间:1750年5月28日
- 去世时间:1799年2月22日
- 主要作品:《嘉乐堂诗集》
- 主要成就:位列紫光阁功臣
- 官职: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
- 封爵:一等忠襄公
- 旗籍:满洲正红旗
- 中文名:爱新觉罗·弘历
- 别名:乾隆帝、清高宗
- 国籍:中国(清朝)
- 民族:满族
- 出生地:北京雍亲王府(雍和宫)
- 出生日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 逝世日期: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 职业:皇帝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定大小和卓、灭准噶尔汗国
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
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汉学
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
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 - 代表作品:《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等
- 前任: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 后任: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 庙号:高宗
- 谥号:纯皇帝
- 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皇后:孝贤纯、纯帝继、孝仪纯
- 在位:60年
- 轶事典故:十八般兵器、乾隆帝南巡
- 前期主要大臣:张廷玉、鄂尔泰、傅恒
- 后期主要大臣:纪昀、刘墉、阿桂
- 相关重要武臣:岳钟琪、福康安、海兰察
- 逝世地:北京故宫养心殿
- 封爵:和硕宝亲王(1736年以前)
- 陵寝:清裕陵
和珅自尽前,打开乾隆赏赐的“保命诏书”,上面写着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前言
1799年正月,乾隆皇帝驾崩,和珅的靠山没了,嘉庆皇帝开始他的复仇计划。
他将和珅革职查办,抄没他的家产,几天后,嘉庆皇帝在公布乾隆遗诏的同时也下令将和珅抓捕入狱。
监狱里的环境极差,周围阴森森的、湿漉漉的,没有灯火照明,到了夜晚一片漆黑。耗子、蟑螂在地上爬来爬去。监狱生活对于一直养尊处优的和珅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当一个人处于艰难环境的时候他总是会反思一些事情,此时的和珅便是如此。自从职位被贬、家产被抄,和珅开始后悔,他后悔自己做事不留余地害得自己落到如今的地步。现在他什么都不想要,只希望能够存活。
几天后,嘉庆皇帝颁布谕旨要求和珅自尽,和珅内心极其不甘,他忽然想到乾隆皇帝生前曾赏赐给他一个“保命诏书”。
乾隆皇帝告诉和珅遇到危险的事可以用来救急,或许此诏书可以保命。和珅满怀期待的打开诏书,上面出现的三个字使和珅顿时泪流满面。
机敏果断 得天独厚
如果和珅没有贪污腐败,那么他的人生堪称“逆袭”。前期的和珅并不是不学无术、贪污枉法的人,相反,他还是一位知识渊博、外貌出众、刻苦求学的好青年。
和珅的身世不差,他出生于满族八旗的王族,有疼爱他的父母,他原本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简单的生活。
但是十岁那年他的父母早逝导致家道中落,他和弟弟被迫寄养在亲戚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和珅清楚的知道要想摆脱现状,有所成就必须努力学习考取功名。
和珅与弟弟在皇家贵族学校学习,在这里每个孩子都生于贵族,他们家境优渥,根本不懂人间疾苦,整日只知吃喝玩乐荒废时间。
和珅与弟弟则不同,他们每天给自己制定详细的计划,也要求自己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满文、藏文、蒙文、汉文、四书五经、书法、绘画、骑射等等,学校开设了哪些课程,他们就学习哪些。他们知晓唯有努力学习才能抓住机,这个机遇很快就到了。
和珅与弟弟本就聪明伶俐,外加上整日刻苦学习受到老师吴省兰的器重。
有一天,著名诗人袁枚到学校拜访吴省兰,吴省兰向袁枚讲述学校的现状并感慨学生不刻苦学习,唯有和珅二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袁枚听此对和珅很感兴趣,便要求前去看看。
袁枚发现和珅眉清目秀、谈吐不凡,甚是喜欢,激动之余为和珅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尚书英廉平日里喜欢读诗,也爱读袁枚写的诗,他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能让大诗人袁枚为他题诗。
他将和珅请到家中为他写匾额,只见和珅深思片刻提笔就写,英廉发现和珅确实有些才华,于是推荐和珅做乾隆的三等侍卫,至此和珅的官途正式开始。
虽然被推荐做三等侍卫,但是和珅并没有骄傲,他依然每天早起晚睡温习课本。有人嘲笑和珅整日只知死读书,不懂得官场的规矩,和珅并不理会。
有一天,一个犯人逃跑了,乾隆皇帝很生气,他一怒之下背诵了《论语》里的内容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众人纷纷感到疑惑,他们根本不知道皇帝究竟在说什么,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和珅听后内心狂喜,这正是他前几天刚刚背过内容,于是他紧接下句。
乾隆皇帝甚是惊喜,破格将和珅升为一等侍卫。和珅又一次享受到学习带给他的机会。
当然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
乾隆时期,清政府很重视对西藏的治理,西藏也渴望与清政府进一步沟通,此时出现了一个问题:两国语言不通,交流出现了障碍。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在避暑山庄收到了六世达赖喇嘛的书信,可是身边没有一个人能够读懂这封信。
这时,乾隆突然想到和珅在学校里面系统学习过多种语言,他肯定能够看懂,于是他命令和珅立即赶往避暑山庄为他翻译这篇书信,于是和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书信的内容翻译出来了。
乾隆很高兴,他认为和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将建造喇嘛庙的任务交给和珅全权负责。和珅发挥自己的才能参与设计,并且在现场监督工作。
没过多久,喇嘛庙就建好了,乾隆皇帝甚是满意,将和珅留在自己身边,时刻陪伴着自己。
和珅除了知识渊博,他还会察言观色。这项技能或许与他的经历有关,小时候为了生存,他只能通过观察亲戚的脸色做事,生怕做错事被扫地出门。
如今他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察言观色,只要读懂皇帝的心思,他就可以衣食无忧,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和珅很会讨好皇帝,模仿皇上的字体。每次皇上要吐痰,他会恭恭敬敬拿着痰盂去伺候,平日里他也喜欢揣测皇帝的心意。比如,抓捕贪官李侍尧。
李侍尧在位期间罔顾王法,贪污腐败引起公愤,大家纷纷举报他。为了平息大家的怒火,乾隆派和珅去处理这件事情。
经过调查,和坤得知李侍尧大部分赃款都进贡给了皇上,也就是说,皇上大部分的私房钱都来自李侍尧,如果处死李侍尧,就会断了皇上的财路。
于是在大家要求处死李侍尧时,只有和珅上奏请求缓办,这正中皇上的心意。经过此事,和珅又拉近了与皇上之间的距离。
贪婪成性 权大窃威
如果和珅不忘初心,一直本本分分待在皇上身边,为皇上分忧,那么他过目不忘的、精通多种语言和周密的理财本领一定可以使他做出一番成就,他极大可能会成为深受世人敬佩的伟人。
但是,从小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和寄人篱下的经历使他极度没有安全感,和珅认为只有当自己拥有无限的权力和用不完的钱财才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点满足。最终,和珅还是没能管住自己内心的欲望,走向了贪婪腐败的道路。
和珅的钱财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靠自己做不正当生意所得,另一部分靠贪污所得。
和珅自幼聪明伶俐,他极有经商的天赋。在封建社会,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没有人愿意与商人为伍,但是和珅不一样,他不仅整日与商人打交道,自己还经营了许多买卖。
清朝时期,采矿技术还不太成熟,风险巨大,管理复杂,时间长久,一般人没有资金也没有勇气经营采矿业。
和珅根据多年做生意的经验,他知晓采矿业是朝阳产业,于是他投资开了煤矿,后来他靠着煤矿业挣了不少的钱财。
除此之外,和珅涉及房地产产业。乾隆末年白莲教起义,这件事直接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四处躲藏希望躲避灾难,于是出现了许多人急着出让土地,很少人会购买土地的现象。
于是和珅用最少的钱买到了许多土地。买到土地后,和珅想办法发挥这些土地的价值,于是和珅将这些土地进行出租。
这种想法在当时属于前所未闻的,和珅不需要做什么,每天就有很多钱财流入他的口袋里。
根据资料统计,和珅仅在北京就有35处出租屋,粗略估计大概一千零一间半房间,每年大概能赚取银两一千二百六十八两三钱。
除了出租房屋、开采矿业,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他在自己的土地上开设了75间当铺,设立了大大小小300多间银号。和珅经营这些生意虽然不算贪污腐败,但是从法理上来说,他的商业活动属于违法活动,是以权谋私。
由于乾隆皇帝很信任和珅,他便将一些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交给和珅处理,这直接方便和珅贪污。
众所周知,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很注重与周围国家或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联系很密切。他们为了表达自己对清朝的忠心经常会派使者来到京城献贡品。
在当时,各地送来的贡品都需要交给和珅检查,确认无误后再上交给皇上。
刚开始,和珅只是偷偷的留下一两个宝物,结果他发现皇帝根本没发现,于是他的欲望愈发强烈,很多奇珍异宝都成为了和珅的囊中之物。
西藏进贡便是很好的例子。当时清朝和西藏建交,六世班禅为了表达自己与秦朝友好相处的愿望,他派使者送去了很多名贵的物品,比如水晶、罗扎、珊瑚串珠等等。使者将宝物全部交给和珅过目,等送到乾隆皇帝那里的时候只剩下一半了。
乾隆皇帝不仅不知道和珅的所作所为,甚至大力赞赏和珅。乾隆皇帝认为如果不是和珅精通藏文,清朝与西藏之间的建交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和珅在位期间贪污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但是最终致他于死地的并不是贪污腐败而是权大窃威。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因为身体的原因选择传位给嘉庆,但是此时的嘉庆只是一个空壳皇帝,真正的权力还是掌握在乾隆皇帝的手上。
当时乾隆皇帝已经八十多岁,虽然他的身体比较健康,但是听力、视力却退化严重。乾隆看不清奏章,便将奏章的副本交给和珅处理。
和珅明白乾隆皇帝信任自己,嘉庆皇帝不待见自己,要想一直保住自己的权势,必须想办法延长乾隆皇帝的寿命,于是和珅采取“只报喜不报忧”的方法,为此他隐瞒了很多真实情况。
没过多久,乾隆说话变得含糊不清,除了和珅无人知晓他到底说了什么,于是和珅成为了乾隆皇帝的“嘴替”,他所说的话便相当于皇帝所说的。
在众大臣眼中,和珅相当于第二个皇帝。和珅的所作所为对于嘉庆皇帝来说就是一种威胁和挑衅,若想往后不受他人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铲除和珅。
保留全尸 事出有因
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终于驾崩,嘉庆皇帝终于可以铲除和珅了。为了让计划顺利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断和珅与外界的联系。
为此,嘉庆皇帝命令和珅留在宫中处理国丧大事,昼夜守灵,不得擅自离开,也不允许其他人进宫打扰和珅。为了一举消灭和珅,嘉庆皇帝得抓紧完成计划。
初四,嘉庆皇帝以和珅部下将领玩忽职守为理由解除了和珅的军机处大臣职务。初五,嘉庆皇帝故意引导大臣上奏弹劾和珅,他以此为理由将和珅革职。
没过几天,嘉庆皇帝以和珅贪污腐败为理由抄没他的家产并将他逮捕入狱,一切快而有秩序。
对于嘉庆皇帝来说,铲除和珅是自己一直以来的预谋。众大臣见和珅倒台,纷纷上奏举报和珅的一切罪行并建议将和珅凌迟处死。
当时嘉庆皇帝对和珅恨之入骨,他也希望用这个残忍的手段结束和珅的一生,但是最后嘉庆皇帝改变了心意,他只是让和珅在狱中自尽,保留他的全尸,让他优雅地死去。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嘉庆皇帝改变了心意呢?
此事与两人有关——和孝公主与乾隆皇帝。
和孝公主是清朝最受宠爱的一个人。因为和孝公主在乾隆皇帝65岁的时候出生,属于老来得女,所以乾隆十分宠爱这个女儿,并将她整日抱在怀中。
但是,和孝公主与其他公主不同,她从小跟着父皇与众大臣会面,熟知政务,平日里还会女扮男装围场狩猎,她从不仗着父亲的偏爱而胡作非为,反而知书达理、性格刚毅、果敢英武。
而且,嘉庆皇帝也特别喜欢自己的妹妹,对她关爱备至,当他听到妹妹嫁给和珅儿子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气不打一处来。
和珅出事以后,嘉庆皇帝知道妹妹迟早会知道这件事情,他十分担心妹妹。没过多久,和孝公主果真哭哭啼啼地跑到宫里替和珅求情,请求哥哥不要将和珅凌迟处死,留他一个全尸体。嘉庆皇帝不忍妹妹伤心,他经过三天的考虑改变了凌迟的决定。
嘉庆皇帝留和珅全尸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和珅在监狱里听到一点风声:嘉庆皇帝要将自己凌迟处死。慌乱之下他突然想到四年前“千叟宴”上,乾隆皇帝曾和自己说过一句话,他说:“可惜你不是我儿子,否则……。”
这句话代表着乾隆皇帝已将他当作亲人一样对待,关系一定不一般。
和珅记得乾隆皇帝生前曾留给他一个“保命诏书”,并告诉他遇到生死关卡的时候可以将其打开,或许那个诏书可以保命,于是他大喊要面见圣上,请求他免自己一死。
嘉庆皇帝知道后十分不屑,临死前还在做不必要的挣扎,为了让和珅死心。嘉庆皇帝让和珅看了乾隆皇帝留下的遗诏,上面只有三个字:“留全尸”。这三个字顿时让和珅心灰意冷,泪流满面。
总结
众所周知,和珅是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腐败官员,他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取之不尽的钱财,但是很少人知道和珅之前是一位反贪能臣,他做事果断、精通各国语言、心思细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皇帝的器重。
只可惜和珅没有守住内心的底线,没有抵挡住内心的欲望,最终从一位清廉的大臣变成了贪污腐败的奸臣。
参考文献
[1]历史的囚徒 历史的荷尔蒙2 古人的热血与彷徨[M]
[2]佚名 和珅怎样得到乾隆的赏识[N]幸福 2018年第5期
[3]仲青 嘉庆帝为何能在半月内铲除和珅[N]中外文摘 2022年第3期
[4]张宏杰 贪官和珅会理财[N]文史博览 2013年第1期
-
清朝真正的第一宠妃是谁?皇后为她陪葬 2024-02-01
-
白彦虎是叛乱者还是爱国者?真相是什么 2024-02-04
-
固伦和静公主:乾隆最疼爱的女儿,她的一生过得如何? 2024-02-24
-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又是舅舅 雍正为什么要囚禁他 2024-04-29
-
鳌拜的功劳与权力有多大?康熙为何忌惮他? 2024-02-01
-
清朝历史上最悲剧的皇帝,勤政节俭却成最丧权辱国的君主 2023-12-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