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刘备失去法正后,就是蜀汉开始衰败的开始?
- 本名:法正(176年~220年)
- 字号:字孝直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扶风郡(郿县小法仪镇)
- 出生日期:公元176年
- 逝世日期:公元220年
- 主要作品:《与刘璋笺》
- 职业:谋士、将领
- 主要成就:辅助刘备夺取益州、汉中
- 官职:尚书令、护军将军
- 谥号:翼侯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说刘备失去法正后,就是蜀汉开始衰败的开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三国乱世人才无数,不论是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帅之才还是在军营里指点江山的军师谋士都数不胜数呈百花齐放之态,各君主依靠这些人才贤者的辅助一步步奠定江山基础,慢慢站稳脚跟。三国时代最出名的君主莫过于魏蜀吴三家帝王,由于刘备匡扶汉室的正面形象历史的曝光率和评价都非常的高。
虽然刘备不是全才全能,有许多的缺点,智谋不如曹操,武力不及孙策,但是他仁得天下的品德和个人魅力吸引了无数英豪的响应,再加上他慧眼识珠,最终从一个个市井小贩变身成为了蜀汉的帝王。
从早期的关羽张飞到后来的卧龙凤雏都是惊世之才,最后在夺取益州时又得到了法正的辅佐,助其称霸益州平定汉中,眼看汉室可兴无奈法正英年早逝,最终蜀汉逐渐没落,刘备正因为失去了法正所以匡扶汉室的壮举没能完成。
接下来就由谷城浅说历史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法正的去世对蜀汉影响最大,匡扶汉室没有法正的辅佐就不行了吗?
法正的才能
法正自幼饱读群书,熟读兵法对天下大事和颇有研究,黄巾之乱时法正就料到天下必将动荡,于是和好友孟达逃往益州躲避战乱,果真之后十八路诸侯并起天下大乱。由于益州地处偏僻没有涉及战乱,法正在益州牧刘焉的帐下做事。
这之后刘备听取庞统的建议进攻巴蜀,因为刘焉的儿子刘璋过于懦弱,东汉乱世必定没有作为,所以法正看中了刘备的野心,帮助刘备里应外合夺取了巴蜀益州,至此刘备集团才有了真正的根据地。
接下来曹操进攻汉中,因为张鲁的投降益州直接面临汉中曹操军队的威胁,于是在法正的计策指挥下势如破竹,接连战胜魏军,更是大败张郃部队,定军山一战连曹操的亲信大将夏侯渊都战死沙场,此战法正的谋略表现的淋漓尽致。
法正的实力一直被多人认可,刘备尤为器重,诸葛亮也对其赞赏有加,水镜先生司马徽更是说过这样的话:“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孝直就是法正,由此可见法正的重要性,蜀汉也因为法正的去世没能匡扶汉室。
法正之于蜀汉
很多人会说,蜀汉人才济济只死了法正一人对战局真的影响这么大吗,没有人可以替代他吗?问题的关键就是法正的才能无法替代,蜀汉的人才大多是浴血沙场的将才,如五虎上将,魏延马岱等人,这些都只能奋勇沙场,想要一统天下匡扶汉室需要的是深谋远虑的军师。
诸葛亮虽然全才全能,但是他专精的能力还是内政方面,行兵打战相对欠缺,从他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就能看出来了,打了这么多年一点成效都没有,甚至把蜀汉的资源消耗殆尽。庞统又死于西川,即使庞统没有牺牲,以他的军事才能恐怕也不足以共谋天下,不然也不会中了张任这么明显的埋伏。
再来说说水镜先生司马徽提到的另一个人子初,子初名叫刘巴,虽有才能但是也只是经济内政的专家,发展经济建设城市有一手但是行军打仗不行,所以说蜀汉缺的就是像法正这样顶尖的军事人才,所以即使关羽没死也能以匡扶。
综上所述,因为蜀汉人才的偏科导致于法正死后没有可以替代的军师,正因为如此统一天下的大事难以迈开脚步,虽然曹操先前也失去了郭嘉,但是再谋略方面还有刘晔和荀攸等人可以顶替所以魏国才能如此强大。
-
张辽和关羽是什么关系 张辽最后是怎么死的 2023-12-17
-
曹操有多厉害,为什么说曹操是奸雄 2023-12-15
-
万人敌张飞其人性格怎样他有哪些优缺点 2023-12-16
-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大将徐晃跟和关羽是什么关系 2023-12-17
-
三国时期的费祎登仙的故事,费祎是怎么死的? 2023-12-23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2023-12-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