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知道汉朝大势已去 他为何还要推荐诸葛亮给刘备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还不知道:明知大势已去,水镜先生为何还要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是一个牛人,号称卧龙先生,帮助刘皇叔打下了偌大的蜀国江山。那么这样的一位人物它有没有老师呢,当然有的,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圣人”。诸葛亮的老师就是“水镜先生”,就连诸葛亮本人也是水镜先生举荐给刘备的,并且还是在当时汉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举荐诸葛亮给的刘备!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件事情!
我们大家所说的水镜先生,其实他就是三国时期一位十分低调的能人司马徽。这位先生平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做伯乐,看见谁有点能力就想着利用自己的关系去帮助别人一把,这样帮了帮去反而给他积累了许多的人脉。分别向当时还在落魄阶段的刘备举荐了庞统和诸葛亮,那么在当时汉朝大势已去的时候,水镜先生举荐诸葛亮给刘备的目的何在呢?
一、水镜先生对汉室仍怀有深厚的感情,或者是有难么一点同情心!
司马徽的家族几百年来世受汉室的皇恩,他这么有人脉也是他先辈给他留下的家底。所以尽管当时的汉室已经大势已去了,水镜先生任然希望自己的好学生诸葛亮,能够辅佐一心想要光复汉室的刘备。尽管刘备是一个落魄之人,水镜先生也选择他!
二、水镜先生十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诸葛亮,所以才投其所好推荐给刘备。
当时的诸葛亮虽然没有出山辅佐过人,但是却已经是盛名在外了。况且当时的诸葛家族也是不容小觑,水镜先生十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诸葛亮是一个不愿意老死在茅庐里面的人。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之下,没有比把诸葛亮推荐给汉室推荐给刘备最合适的了。当时的曹操虽然讲实力算的上是最大的,但是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并且手里的谋士又特别的多。
就算是诸葛亮去辅佐可曹操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可能还会受到曹操的猜疑,甚至是不被重用。以诸葛亮的高傲性格,如果自己不被曹操重用的话,可能就真的会隐匿在深山老林之中,一辈子不出来了。这就是有本事之人的通病!所以选来选去综合性能最好的就是刘备,水镜先生看破了学生的心思,所以把诸葛亮举荐给了汉室的刘备。
三、诸葛亮本人的意愿可能就是如此!
虽说当时的水镜先生也是名人,但是想要控制诸葛亮的想法有点不太现实。诸葛亮虽说是身住茅庐,但是人家的背后家族势力可是大的吓人。一般的小军阀们都惹不起诸葛家族,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时的汉朝虽然已经大势已去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总要比马大,就是剩下汉室的名头拿来唬人。
它也特别的好用,再加上诸葛亮本人当时特别的年轻呀,也就是三十多岁一心想着自己能够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而既然想自己去打天下,那么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就要选择最差的,这样以来才能够施展自己心中的抱负和所有想法!
当时的刘备除了一个振兴汉室的口号之外,基本上什么都没有了要城池没有城池,要兵马没有兵马,要粮草还没有粮草。唯一的一个谋士徐庶还没曹操被挖走了,基本上在这个时候只要是有个人能够跟着刘备,他就会拜为国士。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诸葛亮明知道振兴汉室的刘备啥都不行,还是义无反顾的投了过来为的就是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在这里要说明一点其实诸葛亮投了汉室,也有刘备做的好的原因。当时的刘备去请诸葛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被拒绝了一次又来了一次。一共是来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待的时间久这件事基本上在当地都已经传成佳话了。如果当时的诸葛亮在这种情况下,再不出来投汉室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两个情况,第一个情况是各地的诸侯不会再搭理诸葛亮。因为没有人选择去丢这个面子,刘备三次都请不来诸葛亮。
各路诸侯所以请四次诸葛亮呢,这样诸葛亮就真的出不了山了。第二种情况刘备虽然落魄了点,但是名义上代表汉室。诸葛亮家族几代人受汉室的恩惠,现在有人三次请诸葛亮出山振兴汉室都不出山。这样的能人谋士名声彻底的就坏了,所以水镜先生拿捏准了自己徒弟的脉门,才会在明知汉室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举荐诸葛亮去振兴汉室!
曹操平定北方,耗时八年左右时间,刘表刘备孙权为什么不敢北上?
三国时期,风起云涌。各路英雄豪杰纷纷自立,群雄逐鹿。可以说是个英雄辈出的乱世,而在这其中曹操显然就是各路诸侯当中最为成功的那一个。他先是起兵征讨董卓,后来又占据青州等地,随后北上一路直接在官渡之战灭亡袁绍,耗费足足八年时间,最后统一了当时的北方地区。成为了当时最大的诸侯,而后在赤壁之战惨败,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是要注意的是曹操从征讨袁绍开始,到最后统一北方,可以说足足用了八年时间。那在这段时间了里面,其他的诸侯譬如刘备,刘表,孙权等人,为什么不去征讨曹操。而是眼睁睁的看着他统一北方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曹操能够顺利统一北方。
首先先来说一说孙权。
当时孙策在,遇刺身亡,而年少的孙权刚刚接任孙策的位置,成为了江东大地的主人。而据史书描述:“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从这段史书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因为孙权年纪小,许多的地方豪强对于他都不是那么服气。各地都有谋反自立的现象出现可以说给当时的江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不过幸亏孙权有着周瑜鲁肃等忠心耿耿的臣子,跟随他一起征讨平定。
最后才勉强稳定了江东的局势,可以说在当时曹操北上和袁绍决战的过程当中,孙权正在和世家豪强打内战。不过即便是这样,在这八年当中,孙权的地盘还是向北方略有扩大。只不过因为内部争斗的原因而没有派出大军进军北方阻止曹操统一北方罢了。
其次再来说一说这荆州刘表在忙什么。
要说起来这刘表,其实也是诸侯当中比较强悍的一个了。本身就占据了荆州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南方地区的一个强者。据《后汉书·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下》:
初,荆州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尉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闿、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从此可以看出,刘表其实单单看他治理地方的能力还是可以的,在政治方面他积极行办教育,招揽儒生等人才,安抚流民。当时荆州军队带甲十万,可以说是离不开刘表的治理的。
但是如果说刘表是个内政人才,但是他显然在军事方面能力一般。早年面对曹操的威胁,他选择扶持盟友张绣作为屏障。而在曹操和袁绍会战于官渡的时候,刘表又按兵不动,作为一个主公,这样的战略眼光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如果当时刘表趁机率领荆州军北上,兴许这天下的局势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而且他在立嗣这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也就难怪陈寿如此评价他: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这八年刘备在忙些什么。
其实刘备当时还在为了自己的地盘而奔走,公元200年,刘备当时在被曹操打败之后,率领军队投奔袁绍。此后与曹操交战失利,就以联结刘表为名头,前往汝南地区,此后又从袁绍转而投奔荆州刘表。
后来刘备在荆州地区安定下来作为刘表的部下,他击败了曹军将领夏侯惇的进攻,直接杀退了曹军。而这八年当中,刘备最大的幸运就是招揽到了诸葛亮,为他后来开创蜀汉,奠定了基础。
其实说起来这三个人,孙权是因为后院着火,不得不留在老家救火平叛。刘表是因为胸无大志,就想着守卫好自己荆州这一亩三分地,没有进取谋求天下的决心。而刘备则是因为颠沛流离,寄人篱下而且没有什么兵马,因此无法北上。可以说这三个人各有各的原因,这也就导致了后来曹操统一北方的结局。
-
智斗周瑜力阻关羽,曹仁的实力有多强? 2024-03-05
-
袁夫人:吴大帝孙权嫔妃,她为什么拒绝成为皇后? 2024-04-21
-
魏延作为一个忠臣 魏延死后为何会被灭三族 2024-05-08
-
历史上诸葛亮一共有过几次北伐?结果怎么样 2024-04-24
-
诸葛亮得了什么病 换做现在能够治疗吗 2024-05-05
-
三国第一阴谋家陈平的结局是什么?意外得到善终 2024-02-1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