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写给吕不韦一封信,看后就服毒自尽了,信上是什么内容?
- 中文名: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 别名:赵正、始皇帝、秦始皇
- 字号:祖龙
- 国籍:秦朝
- 民族:汉族(当时称华夏)
- 出生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 出生日期:公元前259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10年
- 职业:秦朝皇帝
- 信仰:法家思想
- 主要成就:首次统一华夏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打通西南
- 在位时间:公元前246年—前210年
- 享年:50岁
- 陵墓:骊山陵(今西安市临潼区下河村)
- 中文名: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
- 别 名:吕子
- 国 籍:卫国→秦国
- 民 族:华夏族
- 出生地: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 出生日期:公元前292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35年
- 职 业:商人、政治家
- 信 仰:兼儒墨,合名法
- 主要成就:扶立秦庄襄王,任秦国相邦,灭东周国,主持编纂《吕氏春秋》
- 灭东周国,主持编纂《吕氏春秋》
- 代表作品:《吕氏春秋》
- 封 爵:文信侯
- 学 派:先秦杂家
- 墓 冢:吕母墓
对秦始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吕不韦是嬴政的恩人,没有他,嬴政就做不了皇帝。嬴政的生母,以前是吕不韦的歌姬,俩人早就欢好一起,只是当时吕不韦势力太大,所以没人敢告诉嬴政而已。后来因为嫪毐事发,连带着送嫪毐入宫的吕不韦,也因此而浮出水面,牵连之下被罢官流放。就是在这个时候,嬴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上面写道: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看完信后,他服毒自尽。
这一封短短三十个字的信为何会让吕不韦饮鸩自尽呢?我想主要有这几点。
一、嬴政要亲政,吕不韦自知被他盯上,与其被羞辱而死,还不如自尽
此事发生的时候,嬴政已经有21岁,已经有了自己理政的能力,但是此时的朝廷里,形势却有点棘手。干扰他亲政的最大的人,就是这个一手将自己推上王位的吕不韦。此人门下宾客无数,掌握着朝中的军政大权,在过去的时间里,他已经掌握了整个朝廷的运作。在这之前,嬴政是没有借口突然解除他的权利的。
而且这段时间内,除了吕不韦,又新兴起一股势力。嫪毐受到太后宠幸,这太后不但愿意给他生孩子,还多次向嬴政索求,不但封了他侯爵,还赐给了封地。经过几年的发展,连这个家伙门下都有千人的食客。有这么两股势力,嬴政当然不爽。于是在获悉母亲的不堪一面后,不久就消灭了嫪毐的势力。那作为引荐人,吕不韦自然很快也被查出来,于是嬴政就有了理由将其罢官。如果吕不韦不死, 他的那些宾客就会以他为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作乱,而朝中多年和他交好的人,也很可能作乱,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嬴政必然要杀死吕不韦,而吕不韦也深知这一点,所以选择了自尽。
二、吕不韦真的是嬴政的父亲,不想被儿子下令处死,而服毒自尽
如果他们的关系属实,吕不韦确实是嬴政的父亲,那他用毕生的努力,将儿子扶上王位,自然对于儿子是非常在意的。不管儿子知不知道,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他肯定还要继续对自己下手的,儿子杀了父亲,这样的事情外人听了是个笑话,而对吕不韦来说,这肯定是极为难受的,所以为了不出现那种惨剧,他宁愿自尽。
三、为了家人考虑,必须自尽
不管是哪个朝代,几乎都有连作的处罚,有时候后甚至是九族并除。如果自己不是嬴政的亲爹,那他更会下手,如果自己执意不肯自尽,那贬谪之后可能就是斩首。到那个时候,也许嬴政会很生气,直接将自己的族人都给斩杀,所以为了自己的家人,他必须这样做。
其实,嬴政的信里面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对于他的功劳,嬴政奖励过了,关系也相处很融洽,那就是说嬴政做得也够意思了,所以现在他犯下这样大的罪,让他去西蜀居住已经是很便宜的事情了,也许后面的惩罚,就在他去西蜀的路上。而他自尽以后,家人并没有受到伤害,显然他是懂了这封信的含义了。
-
李斯对汉字有什么影响 李斯为什么是法家 2023-12-21
-
孟姜女哭长城真相:竟是后人栽赃秦始皇 2023-12-22
-
历史上的蒙恬是什么人 蒙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2023-12-15
-
胡亥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叫胡亥 2023-12-19
-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旅游开发的第一大功勋 2023-12-22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皇后 2023-12-2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