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三次易主是怎么回事?
说起黄权,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黄权,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
黄权在年轻时担任郡中小吏,之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令为主簿。建安十六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蜀帮助自己对付张鲁,黄权得知后认为一国不容二君劝解刘璋不要让刘备进川,刘璋不但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还将他贬为广汉县长。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反目成仇,两年后刘璋在简雍的劝解下开城投降,黄权在那之后选择归顺刘备,被封为偏将军。
建安二十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抵达阳平关,张鲁想要投降曹操。其弟张卫不肯投降率数万人马坚守阳平关,被曹操打败。张鲁随后听取阎圃的计策选择率军前往巴中,此时刘备一边与孙权议和评分荆州,一方面派遣黄权去迎接张鲁,但此时的张鲁已经选择投降曹操。曹操之后留夏侯渊、张郃等人镇守汉中,黄权便向刘备进言汉中之地汉中的得失,关乎蜀汉政权之安危,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率领驻军进入巴中。
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夏侯渊率军前来争夺定军山,被黄忠所杀,之后曹操亲提大军来争夺汉中被蜀军打败不得已退军。刘备因此获得汉中之战的胜利,汉中之战刘备能获得胜利,依然离不开黄权的谋划。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黄权也担任治中从事之职,成为蜀汉政权的核心成员之一。建安二十六年刘备与成都武担山之南即皇帝位,年号章武。两年后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黄权随后劝谏刘备坐镇成都,应该先派部队先行去试探,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试探出吴军的实力,即使失败了也就损失黄权一部,刘备可以全身而退。可是刘备没有听从,任命黄权位镇北将军,督领将被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刘备则在江南前线。
最后的结果证明,黄权的担忧和意见是有道理的,刘备此次用兵过于急躁、失于计较,最后遭受惨败。章武二年,蜀军在江南前线大败,刘备选择撤退。黄权也因为返蜀道路被曹魏阻断无法返还,他无奈之下只能率领部下投降魏国。事后刘备也并没有责怪她,还说黄权会投降是自己的过错。曹丕对黄权也是委以重任,拜他为镇南将军,任职侍中,受封育阳侯。第二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魏国上下朝臣都开始相互庆贺,只有黄权一人没有一丝笑意。之后黄权在曹魏的地位水涨船高,司马懿也经常赞赏器重他,他相继担任领益州刺史、车骑将军等职。
正始元年,黄权去世,谥号“景”,其子黄邕袭封爵位。
-
曹操明明知道刺杀董卓不会成功 曹操为什么还要去刺杀董卓 2024-01-16
-
刘备为什么要让儿子娶张飞的两个女儿?他是什么用意 2024-01-21
-
鲁肃是谁?一个被忽视三国中最大智若愚的人 2024-01-30
-
周仓:关羽帐下的猛将,在历史上为何不出名? 2024-02-10
-
三国演义中关羽不靠曹操的支援,会打败颜良、文丑吗? 2024-03-24
-
姜维最后因何被杀?真相是什么? 2024-06-0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