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棺往南绳断下葬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有这个要求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对诸葛亮临死要求“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为何这么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其羽扇纶巾、神机妙算的文学形象可谓是妇孺皆知。
其真正本尊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众多发明,如运用八阵图行军,发明木车牛马运粮,发明孔明灯通信等等。可以说,精通天文地理、八卦玄机的他在罗贯中的神化下,成为了运筹帷幄的传奇军师。
而他的死,自然也留下了一段高深莫测的故事。从史书记录来看,他要求死后“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这显然是不符合古代下葬礼仪的,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五丈原落幕
诸葛亮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先是为他的儿子刘婵摆平了南方的叛乱,随后留下了名垂青史的《出师表》,吹响了北伐的号角。
不过司马懿也绝非等闲之辈,亲自率军抵抗,于是两军在渭滨对峙的时候,诸葛亮终于积劳成疾而去世。可以说,他为蜀汉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这一点从《出师表》里的恳切言语中也可看出。
而他也深知自己倒下后,刘禅很难成事,不仅为他钦点了几位可以信赖的智者以及武将,也用毕生所学给他留下了锦囊妙计。
传说诸葛亮死的时候,司马懿夜观天象,看到了代表诸葛亮的红色将星从东北方向坠向西南,也就是汉军的营寨中。
他大喜,说明汉军的军师诸葛亮终于身死,现在正是大举进攻的好时机。他也深知诸葛亮好施“空城计”,于是派斥候先去五丈原探探路。结果斥候一看,五丈原人去楼空,分明就是诸葛亮死后汉军紧急撤退的样子。
司马懿得知消息,更加坚定了要去追击的决心。于是他亲自率军,一路穷追猛赶,终于在山下见到了汉军。
他兴高采烈的同时,却又突然听到自己军队的后方传来一声巨大的炮响,而汉军突然急转方向,全员呐喊着冲向魏军。林中一辆四轮车由人抬着,上面一面大旗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中间端坐着的人正是羽扇纶巾的诸葛亮!
司马懿吓得大惊失色,居然自己又中了诸葛亮的阴谋,自己孤军深入敌人腹地,现在恐怕是九死一生。他也顾不得身后的魏军将士,赶紧掉转马头就开始狂奔。手下的将士看到了,也是群龙无首,一个个丢盔弃甲,四路逃窜。
而天色将明,那个坐轿里只是一个木人带着诸葛亮的服饰。汉军又一次借由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击退了魏军,留下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佳话,只不过这一次,诸葛亮却是真正地逝世了。
安排后事
据说就在诸葛亮自知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就曾写信给刘禅讲明了自己死后葬礼的要求。古代要求自己葬礼从俭的贤士不少,大多是表明自己清白一生,不给朝廷留负担。
不过诸葛亮的要求却是别有用心,他要求刘禅不必给他找什么风水宝地,墓穴也只要刚好能装下他棺材的就足够。
在信中,他留下了最著名的一句话“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字非常简单,却每个断句中都留有自己深谋远虑的打算。
“四人抬棺”,是因为古时下葬时陪同的人越多,说明仪式越高级,也就是死的人越位高权重。本来按诸葛亮作为蜀国宰相的级别,葬礼应该是至少几支仪仗队的,可他在渭滨正与魏军对峙,大肆宣扬排场只会引火上身。
他深知司马懿肯定盯着自己什么时候倒下,然后趁机进攻,于是他就故意不暴露自己的死讯。让普通四个壮汉抬着自己的棺材下葬,这在那时也就一般士官的待遇,在战场上非常常见,敌军一定很难猜到死者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其次他下令“往南走”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北边是曹魏的军队,越往北肯定越容易被敌军刺探到情报。尽管他留下了上文所写的锦囊妙计,但他也是希望这样的计谋最好是迫不得已才使用,毕竟是铤而走险,稍有不慎若被识破就是全军覆没。
墓地成谜
这三句话中,最神秘也最耐人寻味的就是第三句“绳断下葬”了。古代不像现在是用手和肩膀直接抬的棺材,而是用两根竹棒挑着棺材。且当时由于三国鼎立,四处战乱纷争,盗墓蔚然成风。
且当时有从曹操组建军队挖墓穴,司马懿招阴兵的传说,诸葛亮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去把自己埋进风水宝地。于是他就让刘禅派四名壮士把自己棺材抬着,什么时候绳子被磨断了,就地挖个土坑就把他棺材埋了
可如果诸葛亮就想到这么简单一层,自然也就不配被誉为这么老谋深算的军师了。如果这4个人偷懒,或是别有心机把他的墓穴位置告诉了魏军,自己依然有被盗墓的风险。
于是他料到肯定有人会走个2天就说服其他人自己主动把绳子割破,他就告诉了刘禅,这结实的麻绳,没有走个十几天,是肯定不会破的。
结果真的如他所料,这四人抬着他棺材走了2天就赶回来邀赏,准备拿了银子跑路。刘禅如诸葛亮所说,将四人处死,于是再也没人知道诸葛亮究竟葬在哪里。
除了怕自己被盗墓的风险,其实诸葛亮还怕司马懿对自己怀恨在心。他知道他一倒下,蜀国也将支撑不了太久,所以才急于出兵北伐。
但现在要是蜀国战败,司马懿若知道自己葬在什么地方,说不定就会掘他的墓来泄愤。为了自己能够死后安宁,他也就不得不采用这样多的计谋来迷惑对手了。
小结:
诸葛亮埋葬的地方到现在都依然成谜,反映了当时三国时期秘葬的文化特征。
曹操也有这样神秘的墓地传说,不过这段故事对于诸葛亮而言,则是又一次的神化,更多的出自于对他的崇拜和仰慕。
虽然也有一定的争议,后世学者认为是故意编造来扰乱敌人视野的,不过终究是建立在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一生之上。这样传奇的人物,也值得这样一个富有神秘故事的结局。
-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2024-05-27
-
朱灵为什么不被曹操重用?原因是什么 2024-01-20
-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2024-05-23
-
曹操手下最厉害的大将,曹仁最后是怎么死的? 2024-02-21
-
张辽和张郃都投降曹操 两人的官职为何完全不同 2024-05-30
-
被围困麦城时,关羽没有选择挟持诸葛瑾脱困是为什么? 2024-05-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