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名人故事 东吴都已经向曹魏称臣了 曹丕为何还要先对孙权下手

东吴都已经向曹魏称臣了 曹丕为何还要先对孙权下手

时间:2024-06-09 10:39:02 来源:网络
  • 本名:孙权
  • 别称:吴大帝
  • 字号:字仲谋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 出生时间:182年(东汉光和五年)
  • 去世时间:252年5月21日(孙吴神凤元年)
  • 主要成就: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到达夷洲
  • 庙号:太祖
  • 谥号:大皇帝
  • 特征: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
  • 籍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 在位时间:229年—252年
  • 年号1:黄武(吴王时)、黄龙、嘉禾
  • 年号2:赤乌、太元、神凤
  • 陵寝:蒋陵
  • 中文名:曹丕(187~226)
  • 别名:魏文帝,曹子桓
  • 国籍:三国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谯县(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87年冬(丁卯年)
  • 逝世日期:226年(丙午年)6月29日
  • 主要成就:代汉称帝,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繁荣建安文学,开文学批评风气
  • 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寡妇诗》、《答临淄侯植诏》
  • 谥号:文皇帝
  • 庙号:高祖、世祖
  • 年号:黄初
  • 在位时间:220年12月10日——226年6月29日
  • 陵墓:首阳陵

曹丕为何要先攻打称臣的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最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时代,人们对于那段历史中的人物掌故也都耳熟能详。

现在我们一般将黄巾起义后的历史都归于三国,但实际上“三国割据”要等到孙权称帝,三帝并立才真正开始。

▲三国人物塑像

孙权作为当时三名称帝君主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为何要在最后称帝?他之前又为何要向曹丕称臣?这对东吴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呢?

一、孙权向曹丕称臣

曹操去世之后不久,曹丕就要挟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自己,成为了三国时代的第一位皇帝。

汉献帝退位之后,刘备便举起了复兴汉室的大旗,并于不久后即位称帝,与曹丕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

▲孙权游戏形象

而此时坐拥江东的孙权却并没有急着称帝,而是在两个老对手之间左右逢迎。

这主要是因为孙权论实力不如北面的曹魏,论称帝的正统性,又不如汉室后裔的刘备,因此孙权并不能贸然称帝。

在魏蜀两国君主纷纷称帝后,孙权在名义上保留汉臣的名分,对魏蜀两边打起太极推手,但实际上孙权还是更加倾向于曹丕一方的。

因为魏国的实力更强,对于东吴的威胁也更大,再加上前不久关羽死于东吴之手,其和蜀国的关系也更加紧张。

在刘备称帝后不久,其便发动大军开始伐吴,孙权知道曹丕也一直对江东虎视眈眈,为了稳定曹丕,孙权决定暂时向曹丕称臣,并接受其给自己的吴王封号。

此后他还多次派使者前往魏都,向曹丕进献了许多奇珍异宝。

曹丕认为孙权是真心归附自己,便没有在刘备伐吴时兴兵南下。

▲曹丕剧照

对于孙权来说投靠曹丕,显然是一个权宜之计,毕竟在赤壁之战结束后,他就和鲁肃商讨过称帝的相关事宜了。

但碍于情势所迫,他不得不向曹丕暂时低头,以便集中力量对付东进的刘备。

在孙权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东吴的紧张局势得到了缓解,刘备方面短时间内再无大举南下的能力了。

此时按照孙权以往的作风,应该立即修复与刘备集团之间的关系,以求达成联盟抵御魏国的进攻,但孙权却一反常态的继续站在蜀国的对立面。

比如在雍闿发动针对刘禅的叛乱时,孙权就站在雍闿这边,诸葛亮后来派邓芝出使吴国他也拒不接见。

他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向曹丕显示自己的“忠诚”,并希望其能够派兵攻蜀。

二、曹丕南征

但曹丕并没有中孙权的圈套,在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他们在短期内对曹魏不可能形成威胁。

但是蜀地易守难攻,如果曹魏贸然进攻的话,很有可能会陷入持久战之中,让东吴坐收渔翁之利。

▲孙登游戏形象

而且在和孙权的交涉中,曹丕也发现这位“大魏吴王”似乎并不是真心归附。

首先是在夷陵之战后,曹丕曾经要求孙权对蜀国的残兵败将进行追击,但吴军显然就是做做样子,吴国将领甚至还在暗地里和蜀国将领有过交涉,这让曹丕对孙权针对蜀国的强硬态度打了个问号。

其次从孙权表示归附之后,曹丕便要求孙权将世子孙登,送到自己身边作为人质。每次提及此事时,孙权都非常痛快地答应下来。但到临行前他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进行推脱,这让曹丕十分失望。

当时曹丕取代汉朝称帝本就存在反对的声音,因此他迫切需要建立功勋来稳定舆论。

于是,他在又一次要求孙权交出质子孙登遭拒后,便举三路大军南征,意欲一举吞并吴国。

不过此时孙权早已在暗中恢复了和蜀国的关系,并在对应方向上布置了精兵强将,抵御魏国的进攻。

曹丕对于此次南征做出的准备并不充分,再加上魏国水军在水战中,并不是东吴的对手,这让曹丕的南进攻势,遭遇了极大的阻力,最终不得不班师回朝。

在此后几年间曹丕又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南征,但最终都是无功而返。

曹丕在经历了三次失败后,对于东吴的力量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也放弃了一举吞并东吴的想法。

孙权则借助几次胜利,成功与曹魏政权“脱钩”,并为东吴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空间。

三、“大魏吴王”是黑历史吗?

在曹丕死后,曹魏政局陷入了短期动荡之中,孙权瞅准时机反客为主进行了多次北伐。

在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后,天下三分鼎立的局势,最终被确定下来,孙权也在不久之后正式称帝,中国自此正式跨入“三国时代”。

孙权称帝前归附于曹魏的经历,令其一直饱受历史爱好者的嘲笑。

不过在笔者看来孙权虽然自称大魏吴王,但是其对于内部和江东父老展现出来的态度,却是足够强硬的,因此当时他的这一举动,并不会动摇其称帝的根基。

▲复原的武昌城楼

东吴的臣子们固然知道孙权的选择是为了稳定局势,防止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江东的百姓其实也知道孙权并不甘心俯首为人臣,这从其迁都的决定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当时孙权为了兼顾荆州和扬州这两个主要战场,特地将自己的治所迁到了湖北鄂州,并为其取了“武昌”的名字。

这个名字,充分显示出了孙权的战斗决心。

孙权知道东吴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武力基础上,而且他也确实做足了战斗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东吴的末代君主孙皓,又将治所从武昌迁到了建业,之后不久他就向晋朝投降了,每思至此不免令人唏嘘。

▲孙权帝王像

更关键的是,针对曹丕的三次北伐,让曹魏政权的正统性大打折扣,这也为孙权的称帝提供了先决条件。

因此如果孙权没有经历过“大魏吴王”这段黑历史的话,恐怕其距离登基,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孙权和东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注:

关于孙权称帝前后政治举措的相关内容,参考自《试论孙权抗击曹丕南征》,刊登于《鄂州大学学报》2021年11月刊

标题:东吴都已经向曹魏称臣了 曹丕为何还要先对孙权下手
链接:https://www.lishimingren.com/gushi/8810.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更多
三国皇帝列表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

三国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

100个历史典故读懂中国历史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

2024-06-09
姜太公钓鱼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

2024-06-09
勾践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2024-06-09
梦周公的典故来源

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 周公是西周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辅助成王摄政,为周朝立下了重大功勳,后世

2024-06-09
《成化十四年》电视剧是那个朝代,剧中人物原型介绍

《成化十四年》这部剧也是即将要开播的了,这部剧的名字其实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年份,成化是明朝皇帝朱见深的年

2024-06-09
伊尹,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

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挚,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帮助商汤统一了国家,又帮太甲中兴商朝,世人尊为元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