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是什么出身?他的能力如何?
- 中文名:司马炎(236年~290年)
- 别 名:司马安世,晋武帝
- 国 籍:中国(晋朝)
- 民 族:汉族
- 出生日期:公元236年
- 逝世日期:公元290年5月16日
- 职 业:晋朝皇帝
- 主要成就:南伐灭吴,统一中国,建立太康盛世
- 在位时间:265年—290年
- 陵 墓:峻阳陵
- 庙 号:世祖
- 谥 号:武皇帝
- 年 号:泰始(265年)、咸宁(275年)、太康(280年)、太熙(290年)
- 籍 贯:河内温县
司马炎为晋朝的建立者,谥号武皇帝,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一,出身显赫
司马炎是曹魏权臣司马昭之子,青龙四年(236年)出生,为人宽惠仁厚,深沉有度量。景元五年(264年),被其父晋王司马昭立为世子,任抚军大将军,开府、副相国。
当时司马昭欲立次子司马攸(被过继给司马师)为世子,常说:“天下是我哥哥司马师打下的,应该归他的后人所有。”何曾等人坚决反对,说:“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帝王之相,袁绍、刘表废长立幼,导致灭亡。”于是立司马炎为世子。
晋武帝的才能相比其弟司马攸差很多。司马攸礼贤下士,文学一流,深得祖父司马懿器重,晋武帝的威望才能都比不上司马攸。仅是因为古人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司马昭才立晋武帝为继承人。
二,篡魏称帝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死,司马炎成为晋王。不久强迫曹奂禅让,篡位称帝,国号晋,年号泰始。封弟司马攸为齐王,贾充为车骑将军、鲁公。泰始三年(267年),立子司马衷为太子。
篡魏前,曹魏大权已经牢牢掌握在司马氏手中,不甘心当傀儡的,企图反抗的曹芳被司马师所废,曹髦被司马昭所杀。晋武帝篡魏时,曹奂贪生怕死,心甘情愿地让位给他。晋武帝即位后,其弟司马攸众望所归,有不少官员希望立司马攸为继承人,但其猜忌司马攸,将其逼死。其子司马衷因为智力较低,并不能治理国家,晋武帝仍然立司马衷为继承人。若立司马攸为皇太弟,西晋绝不会那么早灭亡。
三,消灭东吴
泰始四年(268年),东吴入侵江夏、襄阳等地,被晋军击退。泰始六年(270年),吴将丁奉入侵涡口,被晋军击退。不久吴将孙秀投降,被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会稽公。
泰始八年(272年),吴将步阐投降,被封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宜都公。吴将陆抗讨伐步阐,晋武帝派车骑将军羊祜等救援,却被陆抗击退,步阐兵败被杀。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派镇东大将军琅邪王司马伷,龙骧将军王濬讨伐东吴,次年吴主孙皓投降,天下统一。
晋武帝统一天下时,蜀汉已被司马昭消灭,只剩下孤立无援的孙吴。本身晋武帝篡魏时曹魏占据北方,实力最强,蜀汉,孙吴对曹魏构不成威胁。晋武帝灭吴时,吴帝孙皓残暴荒淫,不得民心,对西晋并没有大的威胁。晋军攻灭东吴十分容易。
四,为政举措
司马炎注重发展经济,劝课农桑,使得三国以来的经济得到恢复,为灭吴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司马炎鉴于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终致灭亡,于是大封皇族为藩王,授予兵权,为西晋的灭亡埋下了隐患。晋武帝大封宗室,给予他们兵权,使得藩王有能力对抗中央。司马衷智力低下,无法控制朝政,导致八王之乱,西晋短命。
总的来说,晋武帝能力较差,凭借父辈打下的良好基础才一统天下,死前又埋下西晋灭亡的祸根,使得西晋短命,没有好的政治远见。
-
隋文帝为什么在皇后刚去世之后就开始沉迷女色? 2024-01-31
-
程咬金的儿子都是什么结果?老三最有出息 2024-02-06
-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2024-05-04
-
来护儿跟秦琼是什么关系?三个儿子被处斩,两个儿子弃武从文当上了宰相 2024-01-15
-
历史上杨玄感为何会起兵反隋?真相是什么 2024-03-17
-
杨秀:隋文帝杨坚第四子,奢靡骄纵,妄行不法 2024-04-0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