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和曹操的发家起点差不多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 中文名:董卓
- 别 称董太师、董仲颖
- 字 号仲颖
- 国籍:中国(东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颍川郡纶氏县(今河南登封)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192年5月22日
- 主要成就:与羌族大小百余战;北芒救驾;专擅朝政,威震天下
- 官职:太师,相国
- 封爵:郿侯
还不知道:董卓和曹操起点都一样,为何董卓最后却败亡了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董卓发家和起点于曹操差不多,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但最后为何曹操能成事,而董卓却是天怒人怨,天下共伐。自己被义子吕布所杀。众叛亲离。董卓死后,就是三国真正乱世的开端。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董卓(?-192年),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董卓属于凉州集团出身,属于当时最善战的地区,董卓武将出身,以并州刺史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在平定凉州之乱中屡立战功,后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京讨伐十常侍有大功,杀掉丁原,废杀汉少帝及何太后,拥立汉献帝刘协即位,自此开始掌权,专断朝政,威震天下。但受到袁绍组织的关东联军讨伐。公元192年5月22日,司徒王允施展反间计,为部下吕布所杀。客观讲,董卓的形象有很大被妖化的成分,由于最后失败丧失了话语权,所以董卓的失败被归咎于擅权专政,残忍好杀。有谋逆和取代皇权之心。这是董卓败亡的主因,但问题是,我们看看曹操,同样也是专权,擅政,玩弄皇权一点也不逊色于董卓。但曹操成功了。显然董卓的失败是另有原因。因为历史赋予董卓的使命是破坏,而不是重建。
董卓能成事首先“归功”于何进,这个当时最大的外戚和帝国实际掌舵人兼大将军实际上就是杀猪的。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汉少帝继位,何进与太傅袁隗(袁绍和袁术的叔叔, )共掌尚书台。何进因与宦官不和,于是诛杀蹇硕,以及废董太后,随即想一举铲除宦官,完成何进对权力统一。而最初招董卓进京的是袁绍,但何进反对。为了阻止董卓进京。何进准备提前动手杀宦官,但没有想到自己被骗入宫被杀。再往后就是袁绍入宫诛杀宦官,长安暴乱,董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入京的。可以是说董卓有救驾之功。但可惜的是董卓出身低微,不是世家门阀,别说不如袁绍,就连曹操都不如。应该说仅仅就是因缘际会,凭着袁氏故吏和家臣的身份得到了袁家的青睐。 但在废除少帝刘辩立刘协之后,董卓的个人野心极度膨胀,认为以废立皇帝的“霸权”足以让自己成为霍光和王莽第二。
但董卓没有意识到的是,在离开了袁隗以及士族之外,他什么也不是,因为在袁隗以及士族面前董卓就是一个武夫,董卓怎么做,怎么“礼贤下士”也无济于事。因为二者不是 一个阶层的人。情急之下的董卓杀了自己的故主袁隗及其宗族,更是犯了汉末的大忌。而曹操虽然也对这些士族十分反感和忌惮,也为此提出了“唯才是举”。对于士族却始终采取了“合作”的态度。杀士族也是曹操晚年和成事之后,所以在这一点上,董卓差曹操很多,说白了就是没有政治远见。
董卓失败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洛阳是不是董卓的,凉州才是。后来曹操是把汉献帝迎到自己的根据地许昌,自己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洛阳,袁隗和袁绍等世家才是帝国的根本利益,他们在洛阳一带拥有根深蒂固的势力。董卓仅仅依靠武力控制洛阳就以为能掌控世家,实在的过于天真。卓控制洛阳城的过程如同儿戏。如同空中楼阁。稍有异动就会失败。董卓最后还是死于士族之手。关东豪门士族集团是董卓无法结局和控制的政治势力 。董卓没有士族支持,和没有政治基础的情况下,董卓又错误地掌控了帝国政治最高权力,为了长期把持朝政,又采取了种种激化矛盾的做法,失败就是必然。
-
钟会是什么出身?他自立为王的想法为何没能实现? 2024-06-07
-
历史上刘备选择定居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2024-03-21
-
曹操当初如果杀了司马懿 曹操最后能不能统一三国 2024-04-23
-
夏侯惇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 夏侯惇就不怕死吗 2024-05-24
-
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2024-04-22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马谡真的是一个蠢才吗 2024-01-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