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的王妃赵氏是什么结局?死后只能用衣冠与丈夫合葬
- 本名:李显
- 别称:李哲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时间:656年11月26日
- 去世时间:710年7月3日
- 主要作品:《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登骊山高顶寓目》
- 主要成就:神龙政变,恢复唐朝
- 年号:嗣圣,神龙,景龙
- 庙号:中宗
- 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 陵寝:唐定陵(陕西富平)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中宗的王妃赵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王爷最后当上了九五之尊的君王,但他的王妃却没有陪他走到最后。比如唐高祖李渊的妻子窦氏在隋朝末年就去世了,李渊追封她为皇后;又比如李渊的曾孙唐中宗李显的王妃赵氏也是如此,只不过她的离世,却是因为遇到了一位恶婆婆。
赵氏不光是李渊的曾孙媳妇,而且还是李渊亲外孙女,也就是说赵氏是唐中宗的长辈,这个关系是不是有点乱?原来,李渊最小的一个女儿是常乐公主,她嫁给右领军卫将军赵槐后,便生下了赵氏。从辈分上来说,赵氏比唐中宗要长一辈,但因为常乐公主是李渊的小女儿,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年龄相差很大,所以实际上赵氏和唐中宗李显在年龄上应该是相当的。
鬼知道当时谁想出的这个亲上加亲的馊主意,就让赵氏嫁给了时为英王的李显。作为李显的母亲,这桩婚事本应该是武则天点过头的,但是此后她却对儿媳赵氏越看越不顺眼。
倒不是身为王妃的赵氏得罪了这位强势的婆婆,而是因为常乐公主身兼姑母和亲家母双重身份,唐高宗李治对她十分亲厚。这也是《新唐书》中所称的“高宗於公主恩尤隆”。也不知道武则天哪根神经搭错了,她为此小事怒火中烧,对常乐公主非常不满。
这种不满,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向公主发泄,便发泄在公主的女儿、自己的儿媳赵氏身上。借口对自己不恭谨,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废掉了赵氏的王妃身份,并将她幽禁在内侍省。别人关着,依然不失贵族待遇,然而武则天却愤怒地吼着,不准人给赵氏送熟食,只能送一些生冷的食物。
内侍省的女牢之中,没有地方可以生火煮饭,这样一位养尊处优的王妃,竟然活生生地饿死在狱中,杀害她的凶手就是自己的婆婆。《旧唐书》中不无惋惜地写道:
妃既囚,扃键牢谨,日给饲料。卫者候其突烟数日不出,披户视之,死腐矣。
王妃赵氏死得很早,轻易就被武则天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她的死却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简单的分两条线来给读者讲述。
一方面,她的父母对武则天怀恨在心,当垂拱四年越王李贞反抗武则天,赵瑰作为寿州刺史积极响应,而常乐公主更是满腔愤怒地对越王使者喊出了同生共死的口号,铁心要与武则天不死不休。只不过因为这次谋反很快被平息,赵瑰夫妇及家人全部被武则天诛杀。
另一方面的影响就更大了,因为赵氏的过早离世,李显当太子时,她没有当上太子妃,李显即位登基时,她没有当上皇后。这个便宜都让一个韦氏女子捡了去,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韦皇后。在艰苦的岁月中韦皇后陪伴在李显身边不离不弃,鼓励李显忍辱偷生,终于等到了两度为帝,并且大权独揽的时机。此时,赵氏也被追封为“恭皇后”。
然而这个韦皇后,却也是如同武则天一样残暴的野心家。她并不满足六宫之主,而是要效仿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她甚至下毒毒死了共同经历患难的丈夫李显,并且立五岁的李重茂为皇帝。
眼见唐朝的历史又要重蹈武则天的覆辙,李唐宗室将面临再一次清洗的时候,时为临淄王的李隆基挺身而出,铲除了韦皇后一党,并将自己的父亲李旦推上皇位。李旦继位之后,就是唐睿宗,此时韦皇后被废为韦庶人,自然没有资格为唐中宗陪葬,那么陪葬的对象就只有死去多年的赵氏。
但当时连赵氏的尸身也找不到,大臣们也考虑过用招魂的方式,但这只是民间的做法,皇家没有先例。最后无奈之中,只好追封赵氏为和思皇后,以皇后的凤袍,代表赵氏陪葬在唐中宗身边。其实这凤袍,赵氏一天也没穿过。
这一系列的后果,完全是因为被婆婆饿死的可怜女子过早去世造成的。试想如果赵氏能顺利当上皇后,以她的高贵身份压住韦氏,那么唐朝历史的走向也许完全不一样。是不是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明朝内阁首辅严嵩为何被称为“奸相”,他的结局怎样 2023-12-20
-
长孙无忌为何他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他是不是奸臣 2023-12-17
-
唐朝名相宋璟有什么贡献,他的《梅花赋》主要是写什么? 2023-12-19
-
女皇的后宫没有女子,她选男宠的标准是什么? 2023-12-10
-
唐明皇是谁?唐玄宗当真抢了儿子的老婆吗? 2023-12-16
-
张柬之是谁?他和狄仁杰是什么关系? 2023-12-1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