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后迁居洛阳,此人为何还不离不弃跟着?
- 本名:刘禅
- 别称:刘禅
- 字号:公嗣;升之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时间:207年
- 去世时间:271年
- 主要成就:发展经济,与民生息,后自摄国事
- 职业:皇帝→安乐公
- 谥号:思公(晋)、孝怀皇帝(汉赵)
- 庙号:仁宗(汉赵)
- 年号: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 在位:42年
- 享年:65岁
提及三国蜀汉,想必不少人都会想到第二位君主刘禅的窝囊行为。最后为了求生,阿斗被迫身入曹营,转居洛阳。蜀汉朝中大臣无一人愿追随,但是,有一人却是抛弃妻子儿女紧随主公,最后反倒是成就一番事业。
刘禅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可不大好,最初阿斗在众人面前露面是赵子龙相救,父亲刘备没有忙着关怀儿子,而是将阿斗朝地上一摔,以此为手段表示自己对爱将的重视。之后阿斗的作为让人只能评价无能两个字。
在诸葛死后没多久,蜀国就走向了末路,刘禅被逼迫着前往洛阳迁居。当初表忠心的臣子无一人愿意追随,唯独郤正这个不出名的小臣子却是紧随主公,也因此找到了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
郤正在三国小说中并没有重点提及,但是三国志正史中却是有记载他的生平,郤正祖父本是益州刺史,可是天下大乱时,此人先逝,郤正父亲追随孟达,最后我们都知道,孟达降了魏国,此人也紧随而去。
虽然父亲降魏,但是郤正依旧在蜀国为政。因为才华不俗,郤正应了朝廷征召进入蜀国政治场,当了秘书吏。本来郤正想要借此一展宏图,可是之后他却是再无进迁机会。
一方面,郤正父亲降了魏国,正常人难免会对其生出猜忌,另一方面,此时宦官作乱,诸葛丞相死后,蜀国已经呈现出衰败之势。郤正这样的特殊身份自然不敢多言,只能保身,将自己沉醉于诗书中。
蜀灭之后,晋主自然不可能将阿斗继续安心放在蜀国原址,他下令招其来魏。当时除了郤正之外,仅有张通愿意追随,两人皆抛弃自己在蜀国的家庭,只为了尽最后的忠心。
一路上,郤正照顾主公的生活日常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这让刘禅大为感动,贫贱之时才可以看出真正的忠臣。后来到洛阳之后,郤正也是时不时叮嘱主公,让他谨慎自己的言行,亡国之主,自然要小心处事。
对于郤正的忠心,刘禅十分后悔,他懊恼自己当初没能够发掘这么一位人才,直到此时已经太晚。不过,虽然郤正事事叮嘱,阿斗终究是扶不上墙。
有一次司马昭询问他是否想念故土,刘禅却是回答对方,这里这么有趣,已经不想念蜀国了。这却是引起了晋主的怀疑,怎么会有人不想念自己的亡国和故土呢?郤正得知此事之后劝导主公,下次再被问就装作悲痛样子,说自己日日夜夜想念蜀国。
果然,过了些日子,司马昭还是不放心,又一次问对方这个问题,刘禅这回学乖了,按照郤正的话一字不漏的答复对方。司马昭却是诧异这种话怎么会是阿斗说出来的,果然一追问,就是郤正教导的。
对于郤正的护主,司马昭没有感到不满,反而是欣赏对方的人品,也因此彻底放松了对刘禅的警惕。最后,刘禅得以安享一生,而郤正也是被封为关内侯。
后司马炎称帝之后对郤正也是十分欣赏,经常对手下说:郤正非常聪明,有大智慧,而且很忠诚,应该让他做大官他之所以还愿意跟随落魄狼狈的刘禅,一则是因为他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借助刘禅的身份,自己才有出头之日,否则作为一个亡国奴,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欺负自己!二则,郤正表现出对旧主足够的忠诚,也就可以吸引到新主,也就是司马炎关注,才有青云直上的可能!
很快,将其提拔为朝中高官,做了巴西太守。这在晋国可是最上层的官员,可是这个位置却是给了降臣,可见在魏主眼中,郤正的才能有多么难得。在蜀国郤正没有找到出路,到了魏国,他却是发挥出了才能。
这或许也是刘禅灭亡的原因,如此重要的臣子,当初在蜀国受到的对待却是冷遇和不重视,如果蜀国换一位明君,最后一统的是蜀国也不一定。那么,在大家看来,倘若刘备不死,蜀国能否一统呢?
-
徐晃和关羽是什么关系 力战关羽不败的名将徐晃怎么死的 2023-12-16
-
吕布:我不该叫“三姓家奴” 2023-12-15
-
举贤任能人心所向一代明主——孙权 2023-12-13
-
三国史上最神勇的突围:常山赵云赵子龙单骑救主 2023-12-23
-
张飞拿的是什么兵器?张飞的武器叫什么? 2023-12-24
-
关羽宁死不进曹营,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3-12-2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