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孟获让他臣服 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孟获来救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对诸葛亮当初七擒孟获,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他来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可谓是书中十分精彩的一段。不过令很多人疑惑的是,孟获武艺高强,作为南方蛮族的首领诸葛亮当初七擒孟获收服此人,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他来救呢?
《三国演义》中,不止后来的剧情中没有他,就是在蜀汉最为危机,将要灭亡的时候也不见他的身影。
一、诸葛亮收服孟获是为了稳住后方
在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为了能够匡扶汉室,诸葛亮经过整备,准备出征北伐。诸葛亮北伐出祁山,被后世认为是错误的,其实是没看明白诸葛亮与刘禅的想法。
诸葛亮北伐是要干什么呢?最明显的目的肯定是要打败曹魏势力,一统天下。不过在刘备夷陵之战失败之后,在蜀川的刘备嫡系势力已经大大地被损耗了。而此消彼长,蜀川本地势力却在增长。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那么本地势力与诸葛亮和刘禅代表的外地势力的矛盾就会爆发。如果诸葛亮北伐一次失败,那么诸葛亮还可以继续北伐,蜀川内部势力当然会憎恨他。
但是这就给了刘禅一定的腾挪空间,一方面刘禅支持诸葛亮北伐,在私下里,刘禅就可以拉拢反对诸葛亮的势力,这样蜀川内部朝局就可以相对平稳。
不过在诸葛亮准备开始北伐之际,蜀川的中南发生了一次叛乱,叛乱的代表就是孟获与雍闿。在《三国演义》中,孟获是诸葛亮在南征中遇到的一个对手。孟获在南方少数民族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是益州南部多民族部落的一个强盛势力的首领。
在当时中原的开发程度还不高,所以还有很多的部落氏族生活在中原周围,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在中原稳固、强盛的时候活动受到中原地区节制,但是一旦中原混乱,他们先是对中原地区进行劫掠,然后逐步占据中原形成自己的势力。
孟获在刘备去世前后,就觉得自己有机会占据更有利的环境,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侵扰蜀川。所以诸葛亮才会定下先稳住南方的战略。
总之诸葛亮往北北伐,最重要的还是先平稳住后方。因为后方不稳,诸葛亮深入北方,刘禅所在地很可能有被偷袭的危险,到时候,诸葛亮腹背受敌,就会十分危险。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也是考虑到要真正打服孟获才会使得南方安定,不会再度叛乱。很多人后来疑问,为何孟获被收服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呢?其实诸葛亮在一开始南方进兵的时候,就已经想好此行的战略目的,那就是要求南方稳定。
只要把孟获打的不敢出来叛乱,诸葛亮的目的就达到了 以至于孟获在今后能够帮助蜀川,成为蜀川势力,诸葛亮根本没有那种想法,因为诸葛亮最需要的并不是南方的部落氏的部队。即使孟获愿意带领部族归顺于他,也很难解决根本问题。
因为当时诸葛亮最需要的军种是骑兵。为何诸葛亮一直想要拿下并且稳住街亭,因为街亭的西边就是西域,西域有着很多良马,有了良马,再训练好骑兵,那么诸葛亮就可以从陈仓快速突击到长安围住长安之后继而拿下陈仓,最后占据关中。
而后可以控制西域与蜀川。控制住两大地方之后,他可以直逼洛阳,洛阳拿下也就距离拿下天下不远了。
只不过诸葛亮并没有真正稳定住街亭,对方的战略也很清楚,一旦诸葛亮占据街亭,马上就在街亭与关中发动突袭,为了后方粮草不被中断,很快诸葛亮就会撤兵。
所以孟获对于诸葛亮来说意义并不大,不能改变关键地缘的问题。所以,诸葛亮费大力气征服孟获仅仅是为了后方的安定,事实上,诸葛亮也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直到诸葛亮去世时,南方都很稳定,没有什么叛乱的事情发生。
二、孟获与他部队只适合丛林战斗
孟获是在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他们长久以来生存在蛮荒之地和树林中。少数民族的战斗方法与内地军队的战斗方法不同。我们很难说战斗的方法的先进与落后,只能说战斗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
如果让孟获用内地军队的士兵那样去战斗,那么我相信那他肯定是不适应的。而诸葛亮的军队在刚刚进入孟获所在的地方时,也是十分不适应。诸葛亮之所以能打败孟获,不过是克服了种种困难,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做战方法。
才让自己军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才打败了孟获。而如果让孟获带领自己的部队去打仗,那么还需要适应内地战争的打发,甚至还需要专门的训练。
而如果孟获带领蜀川的部队打仗,孟获可能还需要学习如何带兵打仗,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学习与训练,而且,他们本身可能还不愿意学习。
这些都还是表面上的困难,更不用说还有文化与真正融合上的冲突。要想让孟获安定的在部族里不造反,比较容易,还想让他在蜀汉危机的时候出来救,就很难了,出来他们的领地,无异于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上成为敌人的练兵靶子。
三、蜀汉大势已去,很难挽救
蜀汉的危机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蜀汉不够强大。在三国后期,北魏能打进蜀汉,而蜀汉打不出去。况且蜀汉的刘禅最后还有三万兵马住成都,而且前方还有姜维与钟会鏖战的情况下,他就投降了。
如果刘禅坚持不投降,那么很有可能刘禅政权还能坚持几年。不过刘禅已经看得很明白了,等到过几年,自己的能力再下滑,到时候万一被打败了,还不如趁现在北魏还给自己不错的承诺,赶紧投降了,最后还能善终。
到时候万一被打开城门,想要善终都不行。在后来历史上,刘禅被人说是一个“愚蠢”、“无能”的君主,其实还是很偏颇的评价,一个“愚蠢”、“无能”的君主,怎么肯能在刘备与诸葛亮去世之后,维持蜀川政权四十多年。
只不过后来刘禅投降了,还说“此间乐,不思蜀。”人们就诟病他是“愚蠢的”。那么刘禅如果不投降,会有善终吗?如果刘禅不说“此间乐,不思蜀”能活到明天吗?
反正本来刘禅就不是四川人,只不过刘禅是拿一个空有的地位换了一个最后的安全,难道不是聪明的表现吗?
以至于说在危机之时孟获为什么不出来救。因为在三国后期距离刘备时期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了,很可能孟获已经去世,就是不去世孟获也成为一个老人,还有什么价值呢?
总结
喜欢蜀汉的人可能很可惜蜀汉为什么没能成功,其实,蜀川的失败是在刘备时期几乎就已经注定了。刘备自己称王,就已经得罪了天下的贵族,贵族们不会认同刘备自己封自己的汉中王,更不会承认他蜀汉政权的合法性。
蜀汉的失败在刘备没有忍住自己权力诱惑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只是在这之后如何维持一个政权。刘禅很聪明,没有迈上一位蜀川之主刘璋的后尘,在差不多的时候,出卖了姜维,自己获得了善终。
由于是刘禅自己决定投降的,那么无论是谁再去救都没有意义,因为天下的大势,早就已经不在蜀汉了,而在北方的魏那里。
-
三国第一鬼才郭嘉,他最有名的一场战争是什么? 2024-01-31
-
全琮的儿子分别都是哪些人?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2024-04-19
-
董卓手下有哪些大将?哪个大将最厉害? 2024-06-01
-
夏侯霸是谁?与蜀有仇的夏侯霸为何投蜀? 2024-01-20
-
孙权的位置都是孙策给的 孙策后代为何断子绝孙 2024-05-23
-
何夔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是让曹操最头疼的人? 2024-03-2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