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关羽为何要打这场仗 此战是刘备授意的吗
- 中文名:关羽(162年~220年)
- 别名:关云长,关长生,关公
-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 民族:汉
- 出生地:河东郡解良县(今山西运城)
- 出生日期:162年(延熹三年六月),待考
- 逝世日期:220年初(建安二十四年冬)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白马斩颜良,襄樊败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
- 官职:前将军 假节钺
- 封爵:汉寿亭侯
- 谥号:壮缪侯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对襄樊之战是关羽主动发动还是刘备授意?此战的战略意图又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获得假节钺,有资格自主发动战争,不用左请示右汇报,但是发动襄樊之战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获得刘备首肯的。至于后面战况不佳,关羽未撤出战斗跟他想立功确实有很大的关系。
不管是史书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关羽对黄忠官封后将军与自己同列是颇有微词的。
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
黄忠是凭战功坐到这个位置的,关羽为什么会生气?
虽然诸葛亮解释说黄忠的功劳关羽未能亲见,一下子就和关羽同列,关羽必然不高兴。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黄忠斩杀夏侯渊关羽虽然没有亲见,但功劳是实打实的,这个做不了假。黄忠斩杀夏侯渊直接扭转了汉中的战局,这个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关羽之所以如此生气,主要是因为黄忠的官职以前是远不如自己的。去了西川之后,凭功劳超越了赵云,现在都跟自己平起平坐了。再过两年打雍州和凉州,是不是得反超自己呢?
武将就是靠军功升职的,镇守一方虽然也算功劳,但是总比不上军功来得实惠,所以关羽就生气了,不是气黄忠,而是向刘备传达自己也想立功的意愿。
当然这个事情很快就解决了,使者费诗给关羽戴了高帽,狠狠吹捧了他一番,更重要的是关羽从费诗这接到了刘备让他攻打襄樊的命令,这正好是立功的机会。
战争初期关羽打得不错,打败于禁使关羽的名气达到了顶点,然而收押于禁的三万兵马给关羽的粮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其实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关羽应该早些退兵,重整旗鼓而后寻机再战才是正确的选择,至少应该先解决一下粮草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关羽有些骑虎难下,一方面他退回荆州,粮草的问题也不大好解决。另一方面,关羽退回去,之前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打不下樊城功劳就少了一大块。一旦刘备在汉中缓过劲发动攻略雍凉的战争,关羽在荆州就只能打配合。黄忠这样能打的武将在功劳方面很可能就会超越关羽,哪怕黄忠没有抓住机会,在川中的张飞、赵云、马超也是有很多机会超越他的。真要有人超越了关羽,一向自傲的他肯定难以接受。
所以即使再困难,关羽也咬牙坚持,希望尽快打下樊城。一旦樊城到手,粮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很可惜,徐晃的支援尤其是东吴的背刺,使得关羽唯一的希望破灭。
另外处于后方的糜方之所以投降东吴,以及后来关羽的军队迅速溃逃,其实就是粮草严重不足造成的。这么严重的问题,立功心切的关羽并没有引起重视或者说在关羽看来唯一解决的的办法就是打下樊城。
在这样心态的趋势下,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关羽终于还是没了后路。
-
曹节:魏帝曹丕的妹妹,她为何诅咒哥哥亡国? 2024-01-22
-
张郃被诸葛亮射杀后,蜀汉里谁最开心? 2024-01-17
-
文聘跟赵云是什么关系?一生无败绩却鲜有人知 2023-12-26
-
刘备没有夺取汉中造成了什么影响? 2024-04-24
-
曹操和关羽都是乱世豪杰,为什么关羽能封神曹操却被后世唾骂? 2024-02-27
-
关羽和张飞都只是民间小贩 他们是如何成为三国名将的 2024-05-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