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孙权活抓的时候 关羽为什么不提前自杀保名节
- 中文名:关羽(162年~220年)
- 别名:关云长,关长生,关公
-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 民族:汉
- 出生地:河东郡解良县(今山西运城)
- 出生日期:162年(延熹三年六月),待考
- 逝世日期:220年初(建安二十四年冬)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白马斩颜良,襄樊败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
- 官职:前将军 假节钺
- 封爵:汉寿亭侯
- 谥号:壮缪侯
- 本名:孙权
- 别称:吴大帝
- 字号:字仲谋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 出生时间:182年(东汉光和五年)
- 去世时间:252年5月21日(孙吴神凤元年)
- 主要成就: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到达夷洲
- 庙号:太祖
- 谥号:大皇帝
- 特征: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
- 籍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 在位时间:229年—252年
- 年号1:黄武(吴王时)、黄龙、嘉禾
- 年号2:赤乌、太元、神凤
- 陵寝:蒋陵
对三国中,关羽在被孙权活捉前,为何不选择自尽以全名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事实上,关羽在被活捉前,之所以不选择自杀,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大多数人都能看透,但后面两个原因却鲜少有人知晓!
关羽的结局
关羽是刘备手下的最强猛将,战斗力和军事能力都令众人钦佩,然而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却遭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失败,令人唏嘘。
当时刘备刚刚打赢汉中之战,志得意满,竟然自称汉中王,令曹操非常愤怒。在曹操看来,刘备不够资格和自己平起平坐,他自称汉中王的行为,是在挑衅自己,于是曹操决定出兵进攻汉中。然而曹操刚刚在汉中损兵折将,又怎么可能轻易攻下汉中呢?于是曹操在司马懿的建议下,准备联合孙权,共同图谋荆州!
曹操的计划被刘备探知了,于是刘备立马找诸葛亮前来商议,而诸葛亮给出的建议则是派关羽进攻樊城,以此震慑孙曹两家,就这样,襄樊之战爆发!
在刘备和诸葛亮看来,只要关羽出兵拿下樊城,便可以震慑住孙权和曹操,使得两家不敢结盟图谋荆州,哪知道关羽虽然将曹操打得狼狈不堪,但是孙权却在背后搞小动作,偷袭了荆州,致使关羽兵败麦城,最终被俘。面对孙权的劝降,关羽严词拒绝,最终遭到孙权的诛杀,自此,一代名将关羽,黯然陨落!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为关羽的遭遇而唏嘘,但在感叹之余,大家也不禁好奇,既然关羽有宁死不降孙权的心理,又为何不在被俘虏之前自尽呢?如果关羽在被活捉之前自尽,岂不是可以少却被俘虏的污名?
事实上,关羽之所以不在被活捉前自杀,以全名节,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大多数人都能看透,但后面两个原因却鲜少有人知晓!
一、关羽误以为孙权是个正常人
关羽之所以没有选择自尽,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错估了孙权的为人,他误以为孙权是个正常人了!
站在正常人的角度来看,虽然当时的天下被魏蜀吴三家瓜分,但曹魏的实力其实是最强大的,它的国力甚至超过了吴蜀两家之和,在这种局面下,刘备和孙权要想生存,必须得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赤壁之战就是一个例证!
当时曹操一统北方,又轻易拿下荆州,严重威胁到刘备和孙权的安全。若刘备和孙权任意一方去单独的和曹操作战,结局都将是必败无疑,然而当两人联手以后,竟然成功的击败了曹操,而且反推占领了大量的荆州土地,可见两人联手的实力是多么的强大。也正是因为忌惮孙权和刘备的联手,所以在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几乎再未对孙刘两家大举用兵,反而是出兵去攻打西凉马超、汉中张鲁了。
对于曹操的忌惮,孙权自然也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大方地把荆州南郡借给了刘备,并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其目的就是想更好的联合刘备,对抗曹操。即便孙刘两家因为各自的发展出现了小矛盾,最终双方仍然能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一直秉承着共同抗曹的目的行事。
比如当年的湘水之盟,其实就源于孙权和刘备的领土争端,孙权想要回南郡,刘备不愿意给,于是孙权出兵进攻荆州,刘备也率军前来迎战。最终在曹操的压力下,双方握手言和,刘备割让三个郡给孙权,以此换取南郡的归属。
总的来说,虽然孙刘两家时有摩擦,但双方一直秉承着共同抗曹的大方向,最终都能和平解决双方的争端。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所以当吕蒙率军偷袭荆州以后,关羽才会想方设法地和吕蒙取得联系,他一直不敢相信孙权会干这么蠢的事情,明明关羽在襄樊已经把曹操打了个半死,孙权在合肥继续努把力,完全可以趁机把曹操赶过黄河,他实在想不通,为何孙权会不打曹操,反而出兵偷袭关羽的后方?
怀着对孙权偷袭荆州行为的不理解,关羽一边撤退一边联系吕蒙,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就像之前孙权进攻荆州那次一样,结果吕蒙根本不给关羽正面回应,最终活捉了关羽。而关羽在被活捉之前,仍然不相信孙权会杀他!
一方面,关羽乃是天下名将,实力超群,有了他将非常有助于提升己方实力,所以关羽认为孙权不会杀他,而会像曹操一样,对他“上马金、下马银”,努力争取让他改换门庭;另一方面,关羽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很高,诛杀关羽乃是和刘备集团决裂的行为,而失去了刘备的配合,孙权不可能打赢曹操,不可能逐鹿中原,所以关羽认为,孙权为了东吴的前途,绝对不可能杀他!
然而,关羽错误地估计了孙权的战略眼光!孙权这哥儿们,压根儿没有争霸天下的雄心,他压根儿没有想着联合刘备去击败曹操,最终一统天下,他的想法仅仅是偏安一隅而已,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出兵偷袭了荆州,将整个长江防线掌握在自己手中,认为只要拥有了长江防线,便可以彻底的高枕无忧了。
站在正常人的角度来看,孙权本不应该偷袭荆州,即便偷袭了荆州,也不应该诛杀关羽,因为留着关羽,可以让刘备投鼠忌器。然而大家都高估了孙权的智商,他完全就不是一个正常人,有如此强大的敌人曹操在一旁,他还敢去捅盟友刀子,还敢去诛杀关羽,彻底和盟友撕破脸皮,这完全不是一个正常人能作出的事!
二、关羽并不认为自己会被活捉
关羽走南闯北,闯荡天下这么多年,什么险境没有见过,当年的吕布、曹操那么强悍,都没有伤到他一根毫毛,现在的孙权又怎么可能伤到自己呢?所以说从始至终,关羽其实都不认为自己会被活捉!
当吕蒙偷袭荆州的消息传到关羽耳中时,如果他选择逃跑,他完全可以跳出吴军的包围圈。即便他已经确认东吴彻底翻脸时,其实他也有能力跑回益州,只不过他不愿意而已。当时关羽率众撤退至麦城,本可以再进一步,跑到上庸刘封的地盘,结果他却停下了脚步,就地构建工事,想要阻挡吴军,趁机让廖化回去报信,搬取援兵,令人大为震撼!
原文:关公从之,催促残军前至麦城,分兵紧守四门,聚将士商议。赵累曰:“此处相近上庸,现有刘封、孟达在彼把守,可速差人往求救兵。若得这枝军马接济,以待川兵大至,军心自安矣。”
可以看到,当时的关羽以及他的手下亲信们,大多不愿意就此返回益州,他们想的是在麦城拖住吴军,等待上庸援军到来,再等刘备发兵而至,这样不仅可以解了麦城之围,还可以重新抢回荆州,就如同湘水之盟一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关羽才没有选择自尽。而当关羽发现刘封不愿意救援以后,他立马选择了突围,准备回益州去找刘备。反正从始至终,关羽就没想过自己会被活捉!既然他没想过被活捉,自己也就没想过自尽了……
三、关羽的身份特殊,不能够自尽
往大的方面说,关羽是汉献帝亲封的汉寿亭侯,他如果选择自尽,有辱汉室名声。往小的说,关羽乃是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他对荆州的情况了如指掌,一旦他死了,刘备就彻底失去了对荆州的掌控,而且会极大的伤害刘备集团的人心,所以关羽不能选择自尽。
关羽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同刘备一起创业的元老,是刘备集团蒸蒸日上的象征,他绝对不能轻易死去。即便死,也要战死沙场,这能够激励人心,让更多的人有感于他的忠义,为蜀汉集团效力。而一旦关羽选择自尽,那么这些人将会大受打击,你想,连集团二号人物都选择了自尽,这岂不是意味着蜀汉要亡?
更为重要的是,荆州的得失,还没有最终决定!孙权虽然靠偷袭拿下了荆州,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军力强于刘备,一旦刘备反应过来,派出援兵,孙权不一定能够抵挡。关羽毕竟在荆州经营了这么多年,对当地的地理、人情都非常了解,一旦刘备出兵荆州,关羽绝对是统兵的最佳人选,即便不让关羽统兵,关羽提供的情报也会给予刘备极大的助力,所以说关羽绝对不能自尽,他活着更加有利于刘备集团!
结语
综合来看,关羽在被活捉前,之所以不选择自尽,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关羽误以为孙权是个正常人,不会对他痛下杀手;二、关羽并不认为自己会被活捉;三、关羽身份特殊,不能选择自尽,战死沙场都比自尽好!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
盘点曹魏的历代皇帝,他们的结局分别怎么样? 2024-01-23
-
关羽女儿的婚姻和他的死有挂钩 关羽的女儿最后嫁给了什么人 2024-01-13
-
盘点三国中死得最冤的大将,其中最冤的是谁? 2024-02-06
-
张春华作为司马懿的妻子 司马懿晚年时期为何绝情的对待糟糠之妻 2024-04-29
-
李严之前都是默默无闻的 刘备为何选择他作为托孤大臣 2024-04-19
-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2024-05-2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