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和姜维相比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让蒋琬做继承人
- 中文名:蒋琬(不详~公元246年)
- 别名:蒋公琰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
- 出生日期:不详
- 逝世日期:公元246年
- 官职:大司马、大将军、益州刺史
- 主要成就:继诸葛亮执政,安定众心
- 代表作品:《丧服要记》《承命上疏》
- 封爵:安阳亭侯
- 谥号:恭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 中文名:姜维
- 别名:姜伯约
- 字号:伯约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
- 出生日期:202年
- 逝世日期:264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洮西大破王经,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
- 代表作品:《蒲元别传》
- 爵位:当阳亭侯,平襄侯
- 追封:开明王(西魏)
诸葛亮临终前,为何让蒋琬当继承人,而不是姜维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诸葛亮在死之前,为什么不选他,而是让蒋琬做他的接班人?
诸葛亮在西元234年在五台山去世,终年54。诸葛亮在弥留之际,任命蒋琬和费祎为继任者。诸葛亮死后,蒋琬并未坐上宰相之位,而是以尚书令、大将军,蜀汉朝政。相,诸葛亮重的维,因为蒋琬和费祎的关系,无法对中原进行大规模的进攻,直到两人都死了,姜维才真正掌控了蜀汉的军队。
问题是,为什么诸葛亮在死之前,没有选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对这一问题,作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作为魏军的一员大将,他在蜀汉的地位并不高。姜维,名伯约,生于天水郡冀县(今天甘肃省天水市的甘谷县)。姜维的生父姜冏,曾经是天水郡立下汗马功劳,姜冏为了保护他而战死沙场,姜维受封为少尉,天水郡的兵马。
诸葛亮在228年首次征讨中原。此战,马谡因疏忽失去了城楼,致使诸葛亮铩羽而归。不过,作为一名大将,姜维的投降,却让诸葛亮稍稍松了口气。诸葛亮在闲聊之后,夸奖了姜维。从那以后,诸葛亮率领姜维北上中原,可以说是对他的期望很高。
然而,从西元228至西元234年,姜维只在蜀汉呆了7年,这就使得他的经验和声名都有所欠缺,尤其与蒋琬相比。刘备在荆州的时候,蒋琬就跟着他,诸葛亮死后,蒋琬为蜀汉服务了几十年,蜀汉对蒋琬继位并没有太大的异议,因为蒋琬的地位和地位,比他更高。
《三国志》等历史资料中,诸葛亮死后,四野皆惊。蒋琬很优秀,坐在文武百官之中,脸上没有悲伤,也没有喜悦,说话也很正常,渐渐的,大家对她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其次,诸葛亮死后,蜀汉的首要任务不是向中原进军,而是要恢复元气。诸葛亮从228年起五次征讨中原,不但使蜀汉军队伤亡惨重,而且还削弱了其实力。所以诸葛亮死后,蜀汉必须停止对北方的战争。而姜维作为一名将军,却是冒着战争的危险。
魏延虽然资历更老,但却没有被诸葛亮选中。而魏延,则是被马超的亲哥哥马岱斩掉。所以,蒋琬这个提倡恢复实力的人,无疑更适合。从后来的发展可以看出,蒋琬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确是有能力的,这也就是国家实力的复兴,为蜀汉的继续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诸葛亮在世时,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本地派等都是蜀汉的派别。面对如此纷乱的局势,他并不擅长处理。相比之下,蒋琬和诸葛亮都是荆州派的人,也就是说,蒋琬可以继承诸葛亮的势力,将蜀汉的势力联系在一起,这是姜维没有的。
更有甚者,直至蜀汉末年,姜维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还比较小,例如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就是要夺取姜维的军力,太监的黄浩,更是让姜维不敢返回成都,只好驻扎在沓中。反倒是蒋琬,费祎,董允,这些人还活着的时候,黄皓根本不会放肆。
总之,姜维虽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却终究只是一个将军,而非一个大臣。于是,在诸葛亮的遗愿下,刘禅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蒋琬和费祎。
-
周泰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孙权都有哪些贡献? 2024-05-26
-
蒋干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荆州的丢失与他有何联系? 2024-04-26
-
霍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对蜀汉做出了哪些贡献? 2024-06-03
-
夏侯光姬:征西将军夏侯渊的曾孙女,晋元帝司马睿的生母 2024-04-23
-
陈到被刘备刻意隐藏,为什么还得不到重用? 2024-02-03
-
许攸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被许褚杀掉 2024-02-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