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名人故事 东吴偷袭荆州埋下了多少隐患 东吴为何要反这种重大错误

东吴偷袭荆州埋下了多少隐患 东吴为何要反这种重大错误

时间:2024-06-18 15:00:01 来源:网络

对为何说东吴袭取荆州得不偿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能相互掣肘制衡,其实也是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是三国之间的实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要有一方做大或弱小,打破相对稳定的对峙局势。

史实中,不光诸葛亮做过“草庐对策”,也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隆中对。东吴的大都督鲁肃,也曾给孙权提出过类似的“榻上策”,主张联刘抗曹。

然而就在鲁肃去世后没多久,东吴就突然袭取荆州、背弃联盟。史实中,东吴为何会犯下这种重大错误?袭取荆州又给东吴埋下了多少隐患?

一、外部:东吴袭取荆州前三国的格局

要想分析东吴袭取荆州之失,必然要先分析袭取荆州前三国的局势。毕竟此事在以“尔虞我诈”闻名的三国时期,显然极为降智,总要有些原因才能让东吴做出这种决策。

1.曹魏内忧外患的高发期

在东吴袭取荆州,甚至在赤壁之战后,曹魏的实力其实已经被削弱了不少。虽然曹操依旧雄踞北方,麾下武将谋士如云,兵力和后勤补给也已经愈发稳固。

但其实,赤壁的一把火不仅烧掉了曹魏不少士气,也烧出了更多内忧外患。内忧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曹操。

从公元190年追击逃往长安的董卓失败后募兵算起,截至襄樊之战开始时的219年,曹操的领内一共发生了约60起有史可考的叛乱,平均一年起码有2起。

尤其是赤壁之战过去3年后,马超韩遂趁曹操发兵汉中,带着十万关中联军突袭曹操,差点就杀了曹操。

虽然曹操后来很快就平定了这场动乱,但仅潼关一战就死伤了数万军民,进一步削弱了曹魏的实力。

除了此起彼伏的叛乱外,此时的曹操人才也有青黄不接的苗头。在和刘备争夺了两年汉中后,曹操不仅退回长安,还损失了夏侯渊这个柱石大将,遭受赤壁后的又一严重打击。

除了以上两个最大的内忧外,曹操平定北方后,也遭受了不小的外患。不仅孙刘联军虎视眈眈,还有外族部落隔三差五的进犯。

襄樊之战前一年,鲜卑首领轲比能协助乌桓南下攻打曹魏。曹魏花费了长达17年的时间,才彻底平定和稳固了北疆。

因此可以说,这段时间恰恰就是孙刘极佳的发展和反攻期。东吴之所以选择背刺袭击蜀汉,最大的原因还是蜀汉日益壮大。

2.蜀汉实力到达顶峰形成威胁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迅速拿下荆南四郡,并且从东吴手中借走了南郡。此时的荆州七郡,让刘备占了一大半。

刘备入蜀后,东吴马上要求已经占据益州的刘备履行约定,要么还南郡要么还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不过刘备以“取凉还荆”为由,婉拒了东吴的要求。随后,东吴多次派官吏去三郡上任,都被关羽赶了回来。

气量狭窄的孙权,被刘备气得直接发兵,试图武力夺取南郡,和关羽的五万大军相持在益阳。此时曹操看准时机立即拿下汉中,刘备因此不得不拿出长沙和桂阳两郡议和。

东吴这边在鲁肃的建议下,没有趁人之危,让刘备得以全力抗曹。

然而占据汉中后的刘备,坐拥益州和三分之一的荆州,麾下有以诸葛亮和关羽为首的谋士猛将。

此时的刘备对曹操的威胁远超孙权,汉中和上庸可以说是曹操的眼中钉。北可直取长安,东可发兵配合关羽拿下襄阳。

在这种情况下,东吴再想找刘备索要土地,刘备更不会答应了。更何况曹操内忧外患频发,刘备万一攻下长安,随后就能长驱直入中原。到那时,东吴的处境就更加尴尬。

因此,东吴选择在关羽进行襄樊之战这个关键节点,突然背叛同盟袭击荆州。

此时的东吴,其实已经将战略重心从“三分天下”,转为“二分天下”。其背后,其实也是东吴内部“反刘派”的话语权超过了“联刘派”。

二、内部:“三分天下”与“二分天下”的斗争

其实蜀汉此时的版图,基本和当年周瑜给孙权谋划的差不多。

《三国志·周瑜传》中就记载了周瑜的一段建议:“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这种说法,其实可以说是“二分天下”之策,因为周瑜根本就没有把刘备算上。

这种战略,深受吕蒙等人的赞同,这批人就是“反刘派”。与此不同的,就是以鲁肃为首、主张“三分天下”的“联刘派”

从赤壁之战到袭取荆州,不仅是三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也是东吴内部的路线斗争。

1.“榻上策”逐渐不得人心

在史实中,被周瑜以“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推举为接班人的鲁肃,政治眼光和手段不亚于诸葛亮。

鲁肃在诸葛亮“草庐对策”前,就已经向孙权提出了“榻上策”:

“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这个“联刘抗曹”之策,不光孙权听进去了,就连周瑜也深以为然。

可以说,后来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舌战群儒”将东吴拉为盟友,背后离不开鲁肃、周瑜等“主战派”的帮助。而后孙刘联军虽然围绕荆州,进行了多次明争暗夺,但在鲁肃的尽力维持下,表面还是相安无事的。

不过即便鲁肃具有审时度势的大局观,他对刘备的一次次让步,也让吕蒙等激进将领逐渐不满。这些人,就是东吴内部的“反刘派”。

2.“反刘派”日益壮大

在孙刘争夺荆州、曹操挥兵汉中时,鲁肃通过对刘备强硬、对孙权劝谏,以刘备送还两郡为结果,暂时维持了孙刘联盟。

但是此时,逐渐崭露头角的青壮将领吕蒙,却在暗中建议孙权趁机杀了关羽,夺取刘备和曹操在荆州的领土。

考虑到鲁肃为首的“联刘派”话语权比较大,孙权虽然也同意吕蒙的建议,最终还是采纳了鲁肃的说法北上合肥。

结果孙权的十万大军因为轻敌,在逍遥津被张辽的八百人打得节节败退,就连孙权本人都对合肥产生了阴影。

合肥失利这个黑锅,孙权自然不会背,因此主张“联刘抗曹”的鲁肃成了罪魁祸首。是以,以鲁肃为首的“联刘派”话语权逐渐降低。战前主张袭击关羽的吕蒙,在孙权的暗中支持下,使“反刘派”的地位越来越高。

两年后鲁肃因病去世,吕蒙接替大都督一职。“联刘派”失去了主心骨后,“反刘派”得以迅速上位。从这时起,一直主张袭击关羽的吕蒙,时刻都在观察关羽的动向,等待将其一击毙命的时机。

公元219年,刘备将曹操彻底赶出汉中,东吴为了策应刘备也再次攻打合肥。实际上,东吴此番并无北上之心,而是为了蒙蔽镇守荆州的关羽。

果不其然,关羽为了扩大战果,趁机攻打曹操掌控的荆州北部,襄樊之战由此展开。关羽的全力攻曹,恰恰将弱点暴露给了东吴。

孙权在此时给关羽提亲,其实就是为了要一个背叛联盟的借口。看似是孙权受辱,其实背后就是吕蒙等“反刘派”的常年谋划。

东吴早在鲁肃死后,就已经开始对袭取荆州做准备。因此吕蒙才能通过“白衣渡江”背刺和杀害关羽,最终夺回心心念念的荆州。

然而相比较鲁肃等“联刘派”来说,吕蒙的“反刘派”不仅偏激,还十分目光短浅。

杀害关羽、袭取荆州,虽然让东吴占据荆州六郡,却也给东吴埋下了更多隐患。估计鲁肃泉下有知,定要气得揭棺而起。

三、目光短浅,损人不利己

如果将目光局限于荆州,那么东吴背刺蜀汉,可以说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不光赶走了刘备、削弱了曹操,还掌握了荆州七郡中的六郡。

但是从长远角度分析,东吴此举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三国之所以能够互相掣肘,就是因为彼此都占据了一些别人没有的优势。

曹魏拥兵百万,在北方的根基难以撼动且日益坚固,邓艾等青年才俊也逐渐扛起大任;

蜀汉虽然实力差,但是依托蜀地天险和诸葛亮等英杰的辅佐,对曹操的威胁大于东吴;东吴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再加上娴熟的水军,曹操和刘备也难以快速吞掉东吴。

在这种情况下,东吴既被动也可以主动。

刘备拿下长安、打到洛阳或者曹操吞掉刘备,东吴都会被逼缩在江东。必须要等魏蜀鹬蚌相争,才能见机行事夺得渔翁之利。

但此时刘备刚入蜀,虽然占了汉中,却要将重心放在安抚益州旧将,就连凉州也无暇攻取。关羽攻打襄樊,虽然给东吴造成了威胁,却也提供了良机。襄阳作为曹魏在荆州的大本营,必然会让曹操全力防守,此时合肥就会再次空虚。

如果东吴全力攻合肥,没准还能长驱直入,打北海或者陈留都是不错的选择,并且能够在刘备之前进入中原。结果东吴目光短浅,为了拿下荆州背刺蜀汉。不仅削弱了蜀汉实力,还帮曹操解了襄樊之围,让其得以获得喘息机会。

这不光给蜀汉北伐造成了阻力,也让东吴自己很难再有北上的机会。最终孙刘相争,反倒让本就强盛的曹操得利。

2.信任就像玻璃

东吴袭取荆州最大的败笔,并不是占了六郡,而是直接将擒获的关羽斩首。

东吴自作聪明,以为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就能祸水东引将矛盾转嫁给曹操,实际上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杀了关羽,让刘备不得不亲率大军伐吴。张飞在行军途中被暗杀,首级被送到东吴,让刘备更加怨恨东吴,最终在夷陵之战因失去理智大败而归,托孤白帝城。

刘关张三兄弟的命,对蜀汉来说,都是东吴一手酿成的血债。即便后来诸葛亮出面,再次修复了孙刘联盟,双方也再也回不到最初的信任。

曹魏柱石刘晔,就在刘备伐吴时建议曹丕发兵:

“吴、蜀 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 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 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

曹丕当时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担心真打过去,孙刘会当场再次结盟反攻。

结果后来曹丕三次伐吴,发现蜀汉虽然和东吴结盟,却并没有进行有力支援,因此万分后悔当初没有采纳刘晔的建议。

经过东吴袭取荆州后,当初的孙刘抗曹,逐渐演变为互相对立。曹魏攻打蜀汉或者东吴,双方再也无法重现赤壁的熊熊烈火。

可以说,东吴袭取荆州之过失,掌控荆州六郡是小事,杀害关羽才是大事。假如当时东吴释放关羽,就算拿下刘备在荆州的底盘,也并不会招致刘备如此强烈的怒火。

毕竟刘备“有借无还”本就理亏,更何况赤壁之战后东吴本就应该掌控荆州。但是杀了关羽,使以“仁德”立国的蜀汉,对东吴始终抱有国仇家恨。

此举让东吴的荆州暂时不受威胁,却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成为打破三国鼎立的导火线,可谓得不偿失、糊涂至极。

参考资料

《魏书》

《吴书》

标题:东吴偷袭荆州埋下了多少隐患 东吴为何要反这种重大错误
链接:https://www.lishimingren.com/gushi/9249.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更多
三国皇帝列表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

三国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

姜太公钓鱼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

2024-06-18
100个历史典故读懂中国历史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

2024-06-18
勾践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2024-06-18
伊尹,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

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挚,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帮助商汤统一了国家,又帮太甲中兴商朝,世人尊为元

2024-06-18
梦周公的典故来源

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 周公是西周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辅助成王摄政,为周朝立下了重大功勳,后世

2024-06-18
《成化十四年》电视剧是那个朝代,剧中人物原型介绍

《成化十四年》这部剧也是即将要开播的了,这部剧的名字其实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年份,成化是明朝皇帝朱见深的年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