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是什么身份?他是怎么死的?
- 中文名:李弘(652年~675年)
- 国 籍:唐朝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652年
- 逝世日期:675年
- 主要成就:唐高宗第二位太子 武则天长子
- 谥号:孝敬
- 庙号:义宗(705年-718年)
- 陵墓:唐恭陵
- 母亲:武则天(武曌)
- 妻子:裴氏
李弘是武则天与唐高宗的长子,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武则天自14岁进宫,而后出家感业寺,被唐高宗李治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在此之后,武则天开始一飞冲天。
在古代女子最为安稳的投资,就是子嗣,更何况是有皇位继承的皇家?
武则天一生孕有六个子女,两个女儿和四个儿子。
在武则天还是昭仪的时候,生下了长女安定公主,只是早早夭折。也是因为安定公主之死,武则天在后世被谣传为杀女上位。
因为在安定公主死后,李治当时的王皇后被打入冷宫,武则天成为新一任皇后。
武则天的另一个公主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太平公主,也是历史上唯一的镇国公主。
太平公主之死,是因为和侄子李隆基抢权利,所以被杀。
武则天的四个儿子,两个不到而立之年早逝,两个坐上皇位。
李旦是武则天的幼子,也是第四子。
李旦登基的时候,是妹妹太平公主掌权和儿子李隆基平分秋色,李旦这个皇帝做的非常没有存在感,但是是武则天六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善终结局。
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是李治定下来的继承人,是太子。可是李治死后李显登基,武则天这个皇太后一直想干掉儿子自己上位。
李显两次登基为帝,可是时间加在一起也不过5年。而李显之死,是被枕边人妻子以及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杀的。
李贤是武则天的第二子,历史对于李贤的身份有很大的质疑。李贤犯罪,李治想要赦免,可是武则天不肯,最终导致李贤自尽。很多人都说,或许李贤不是武则天的儿子,否则哪有母亲逼死儿子?李贤自尽时,不过29岁。
李弘是武则天和李治的长子,因为李治对武则天的偏爱,导致对这个儿子爱屋及乌。
李弘三岁被封王,四岁被封太子,李治信任李弘,经常让李弘监国处理政事。
而李弘也无愧太子之名,李弘一生,从未在礼节上犯过错,待人待事,宽厚仁善贤良。
李弘在位时,无论是百姓百官,还是皇亲皇帝,无不称赞李弘宅心仁厚,是大唐之福。
可是被李治寄予厚望的李弘,死在大有可为,未来可期的23岁。
23岁的李弘,随着父皇李治母后武则天一起前往洛阳,然后毫无征兆的猝死在洛阳宫殿。
李治面对爱子的死亡,悲痛不已,下令追谥太子李弘为皇帝,以天子之礼下葬。
太子被追封为皇帝,这是历史上第一例。
李弘的骤然去世,让人开始疑惑他的死因,很多人认为,是武则天用毒酒鸩杀李弘。
原因一,李弘的宽仁治国和武则天的狠辣之道相悖,母子两个在政治上有很大的矛盾,这是武则天的杀人动机。
原因二,武则天为李弘选择的太子妃,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奸淫。武则天杀了贺兰敏之,同时也怨恨儿子李弘。
原因三,武则天曾经的敌人萧淑妃去世后,还留下两个女儿在掖庭受苦,李弘不忍心,这直接戳了武则天的肺管子。
综上所述,就是武则天杀害儿子的动机。
可是三个原因,都经不起推敲,甚至莫名其妙。
武则天杀子被盖棺定论,出自北宋时期的《新唐书》,里面把武则天形容成一个为了皇权杀女,杀子,杀夫的毒妇。
那么问题来了,时隔还几百年,北宋怎么会知道唐朝的事情?以及,李弘因为什么去世?
首先,北宋写的《新唐书》,对武则天全都是造假抹黑。而后,李治亲口说,李弘婴孩时就有病,心肺功能有问题,长大以来长久的案牍劳形,导致肺结核,前去洛阳也只是希望温暖的环境能更好地休养身体,但是李弘事必躬亲,最终还是导致病发,身亡去世。
所以无论是野史,还是北宋的正史,有关武则天杀子,都只是谣传以及抹黑。
-
李渊手中握有大权 面对李世民逼宫为何就将皇位交出去了 2024-02-25
-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2024-03-26
-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2024-05-11
-
历史上李治废王立武的真相是什么? 2024-02-16
-
屈突通是什么人?他选择归顺唐朝的原因是什么 2024-05-25
-
秦琼和尉迟恭二人被称为门神,是因为什么? 2024-05-2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