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为何会相信邓艾造反的消息?真相是什么?
- 中文名:邓艾(197~264)
- 别 名:邓范、邓士载
- 国 籍:曹魏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
- 出生日期:公元197年
- 逝世日期:公元264年
- 主要成就:治理魏国西方,与姜维多次对峙;率兵偷渡阴平,攻灭蜀汉
- 代表作品:《济河论》
- 官 位:兖州刺史、征西将军、太尉
- 封 爵:关内侯、方城亭侯、邓侯
- 典 故:期期艾艾,邓艾大志
- 中文名:司马昭(公元211年~公元265年)
- 别称:晋文帝、晋太祖、司马文王
- 字号:字子上
- 国籍: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河内温(今河南温县)
- 出生日期:211年
- 逝世日期:265年9月6日
- 主要成就:专揽国政,攻灭蜀汉;奠定西晋基础
- 官职:大将军、相国
- 封爵:新城乡侯→晋公→晋王
- 庙号:太祖
- 谥号:文王→文皇帝
- 陵墓:崇阳陵
邓艾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段故事,灭蜀的两名统帅邓艾和钟会因为争功互相看不起,结果是钟会联合部分大臣诬告邓艾谋反,司马昭相信了钟会的诬告,杀掉了邓艾。历史上邓艾和钟会其实是代表当时的两个不同的阶层,邓艾代表寒门,钟会代表世家。
邓艾从小是个放牛娃,因为自身才学脱颖而出,被司马氏看重,得到了司马懿、司马昭父子两代的提拔任用,并被司马昭委任为两路伐蜀大军的统帅之一。这在以世家大族为政治主流的三国时期是极不寻常的,邓艾也深知寒门出头的难处,所以不惜冒险偷渡阴平抢先进入成都,欲夺得灭蜀的主要战功,他也成功了,成功逼降刘禅让他的风头一时无二。
可恰恰是他占据了灭蜀的主要功劳让世家大族们不满了,汉朝一直到三国时期,朝堂上的主流就是这些世家大族,灭蜀这么大的功劳事后封赏肯定丰厚,怎么能让一个寒门出身的小子给拿去了?更何况后面还有灭吴之战。如果让邓艾得到封赏后再去参加灭吴,那世家大族不都被寒门骑在头上?于是代表世家的钟会就出来了,钟会是颍川世家大族出身,他爹钟繇在曹魏官至太傅。钟会抓住邓艾的某些跋扈举动诬告邓艾要谋反,朝堂上也有一批人支持。这个时候司马昭就必须要做出选择,是支持世家大族还是力挺邓艾。毫无疑问的,司马昭选择了代表天下的世家大族,他也知道邓艾一介寒门哪有机会造反,只不过政治上要选择对他有利的一面,所以毫不犹豫的支持了世家大族,认定邓艾谋反并诛杀之。
如果邓艾在灭蜀时不是抢先进入成都,而是辅助钟会得此大功,就不会有后来的被陷害。邓艾做为军人需要战功没错,但政治上不成熟,没有考虑到以他的出身能否独占灭国之功。而且灭蜀后邓艾也的确有些高兴过头,擅自对蜀国皇帝和官员进行封赏,让世家们抓住了把柄。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的结局是必然的。他和钟会的争功是寒门和世家的碰撞,显然邓艾不是世家的对手,他所依靠的司马氏也没法和庞大的世家抗衡,所以邓艾最终被抛弃。
-
关羽和张飞相比,刘备更看重谁? 2024-01-21
-
诸葛亮错杀的两位猛将是谁?若有一人不死,蜀汉都有机会一统三国 2024-01-23
-
倾国倾城的甄宓,最后结局为何那么惨? 2024-02-21
-
吕蒙三国东吴一代名将,因为什么事情被贬千年? 2024-02-10
-
盘点董卓手下的四大名将,排第一的是谁? 2024-01-05
-
三国时期的蔡瑁是奸佞小人吗 蔡瑁张允被杀真实原因 2023-12-2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